导致蛋白尿的原因有哪些?该注意些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8:00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0:50
蛋白尿是指常规尿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反应者。正常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有选择滤过作用,能有效地阻止绝大部分血浆蛋白从肾小球滤过,只有极少量的血浆蛋白进入肾小球滤液。当肾患病时,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高,使大量蛋白质滤过到肾小球滤液中,远远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蛋白质进入终尿中造成蛋白尿。这种原因多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循环障碍、缺氧等,尿蛋白可以少量至每日数10g以上,多数>2g/ 24h尿,通常是以白蛋白为主。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肾小球滤液中的蛋白质重吸收减少,也造成蛋白尿,常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肾小球间质疾病,如肾盂肾炎、镇痛药肾病、抗生素肾损害、重金属中毒、先天性多囊肾以及各种先天性肾小管疾病等。这类蛋白尿一般含量<2g/24h尿,大多在1g/24h尿左右,以小分子量蛋白为主,白蛋白较少。影响蛋白滤过的因素还有:①蛋白质分子大小: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的三层结构对血浆蛋白有机械屏障作用,蛋白质分子量越大,滤过越少或完全不能滤过;②蛋白质带电情况:正常肾小球滤过膜带负电荷,构成了静电屏障,基于同性电荷相斥的原理,带负电荷蛋白质清除率最低,而带正电荷者清除率最高,肾小球疾病时,使肾小球滤过膜带负电荷的涎酸成分明显减少,使带负电荷的白蛋白易于滤过而形成蛋白尿;③蛋白质的形状和可变性;④血液动力学改变。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0:50
蛋白尿
代谢性疾患见于痛风肾。
根据病变滤过膜损伤程度及蛋白尿的组分分为两种:
①选择性蛋白尿:以清蛋白为主,并有少量的小分子量蛋白,尿中无大分子量的蛋白(IgG,IgA,IgM,C3,C4),半定量多在+++~++++,典型病种是肾病综合征。
②非选择性蛋白尿:说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有严重损伤断裂,尿中有大分子量的蛋白质,如免疫球蛋白,补体;中分子量的清蛋白及小分子量蛋白质,尿蛋白中,免疫球蛋白/清蛋白比值>0.5,半定量为+~++++,定量在0.5~3.0g/24h之间,多见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膜性或膜增生性肾炎等,及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糖尿病肾炎、红斑狼疮性肾炎等。出现非选择性蛋白尿提示预后较差。
剧烈运动、长途行军、高温环境、发烧、严寒环境、精神紧张、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也可出现蛋白尿。
1.体液性蛋白尿
又称溢出性蛋白尿,如多发性骨髓瘤。
2.组织性蛋白尿
如恶性肿瘤尿中蛋白质,病毒感染产生的宿主蛋白等。
3.下尿路蛋白质混入尿液引起蛋白尿
见于泌尿系统感染、泌尿道上皮细胞脱落和泌尿道分泌粘蛋白。
右键复制网 址: 955。cc/aV7R(,粘贴到浏览器地址栏,回车就打开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0:51
(一)肾性蛋白尿
1.肾小球性蛋白尿
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各型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炎,隐匿性肾炎。
继发性见于狼疮肾等自身免疫性疾患,糖尿病肾病,紫癜性肾炎,肾动脉硬化等。
蛋白尿
代谢性疾患见于痛风肾。
根据病变滤过膜损伤程度及蛋白尿的组分分为两种:
①选择性蛋白尿:以清蛋白为主,并有少量的小分子量蛋白,尿中无大分子量的蛋白(IgG,IgA,IgM,C3,C4),半定量多在+++~++++,典型病种是肾病综合征。
②非选择性蛋白尿:说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有严重损伤断裂,尿中有大分子量的蛋白质,如免疫球蛋白,补体;中分子量的清蛋白及小分子量蛋白质,尿蛋白中,免疫球蛋白/清蛋白比值>0.5,半定量为+~++++,定量在0.5~3.0g/24h之间,多见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膜性或膜增生性肾炎等,及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糖尿病肾炎、红斑狼疮性肾炎等。出现非选择性蛋白尿提示预后较差。
剧烈运动、长途行军、高温环境、发烧、严寒环境、精神紧张、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也可出现蛋白尿。
2.肾小管性蛋白尿
最常见各种原因引起的间质性肾炎,肾静脉血栓形成,肾动脉栓塞,重金属盐类中毒等。
3.肾组织性蛋白尿
又称分泌性蛋白尿。由于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小管代谢产生的蛋白质渗入尿液中所致。
(二)非肾性蛋白尿
1.体液性蛋白尿
又称溢出性蛋白尿,如多发性骨髓瘤。
2.组织性蛋白尿
如恶性肿瘤尿中蛋白质,病毒感染产生的宿主蛋白等。
3.下尿路蛋白质混入尿液引起蛋白尿
见于泌尿系统感染、泌尿道上皮细胞脱落和泌尿道分泌粘蛋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0:52
你好,导致蛋白尿的原因有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生理性蛋白尿就是正常人每天从尿中排出的蛋白质,上限为3.5g/l:病理性蛋白尿是指尿蛋白增多,排泄增加每天排出蛋白质超过3.5g/l,尿蛋白检查阳性,一般见于肾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