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名缅甸远征军详细资料~~!!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6:33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3:18
这是一个长达半世纪的寻亲故事,93岁的重庆远征军老兵朱凯在缅甸已病入膏肓,今年5月第一批远征军战士回国,他因找不到在重庆的亲人而放弃。昨日,在记者的多方联系下,终于找到了他在重庆的亲人。朱老在缅甸的女婿蔺以富在电话中对记者说:“他最近生病了,快死了,真的想回家。”
“我打死过很多日本兵”
昨日上午,缅甸密支那南堤(音),当女婿将话筒递到朱老手上时,朱凯自顾自地用乡音对记者说:“我快死了,可能真的回不来了。”记者听出他的口音是川东口音。
朱凯的女婿蔺以富说:“他听力下降得很快,最近老说自己要死了,回不来。”朱凯会说缅甸语和四川方言,这么多年来,他坚持收看收听中国电视频道和广播。朱凯总说:“怕自己到家了,家乡话都不会说,找不到家人。”
朱依稀记得自己的部队番号,他是*第五军第22师第66团第二营第二连重机*手。女婿蔺以富用很不流利的中文说,他是被*军队当时抓壮丁抓去当兵的,早年随第五军在广西昆仑打过仗,1942年进入缅甸在密支那和印度边境打仗。朱至今还保存了当年*发的远征军勋章。他对女婿说:“我在密支那打死了很多日本兵。”这段经历,蔺以富也是最近才听他说的,此前根本不知道这个拄拐杖的瘦弱岳父竟然是个重机*手。
缅甸远征军战斗尾声,朱凯由于撤退时和部队失去联系就留在缅甸印多举,这一留就是60余载。从20年前开始,70多岁的朱凯就开始找寻国内的亲人,他当时写了一封信寄回重庆,也收到了回信地址为“合川县尖山乡朱家场武街(音)”的家乡信,这让老人十分兴奋。
目前老人手上仅有的信息是一系列亲人名字,哥哥朱绍云(荣)、侄儿朱中良、朱中林。而这些人究竟在哪?今年5月,缅甸第一批远征军老兵回国,他因没有找到亲人而失去了回国的机会,女婿记得那天他一直念着:“回不去了,这辈子回不去了。”
寻亲川女想给他一个家
而就在这个老人寻找家人的同时,家在四川眉山但在无锡打工的女子邹璐也在寻找她的家人。
邹璐说:“自己有家人参加过*军队,也出国打仗。”她指出自己的家人跟老人的家人提供的名字一模一样,邹璐丈夫的爷爷名叫朱中林,家人中也有叫朱中良的。她找的也是朱凯。邹璐得知朱凯在缅甸时欣喜若狂,她说:“那天全家人都非常高兴,终于找到了。”第二天,邹就通过缅甸远征军老兵找到了朱凯的电话号码,而这次通话并不十分愉悦,邹说:“他说自己是重庆的,不是四川眉山,也没有去过眉山。”
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邹璐真错了,邹昨日对记者说:“我不知道是对是错,如果错了,我想如果老人能够回国,我愿意去圆这个善意谎言,给老人一个家。”
67年来首和重庆家人通话
记者昨日在网上只搜到合川尖山镇,而朱家场武街则无法查找,随后记者致电合川*部门,一工作人员称,如今的尖山乡已合并到大石镇,而大石镇工作人员称,时隔这么多年,地名肯定有变,这个地名没听过。
记者随即通过合川户籍民警查寻,寻找到一个1924年生的朱绍云,但已过世,他的后人否认曾有家人到缅甸作战。经多番寻找,大石镇方面终于传来消息,朱老侄儿朱中林就在大石镇玻仑村二社,朱中林和朱凯终于通上电话,这是他到缅甸67年后第一次听到重庆家人的声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3:19
初夏的云南瑞丽市多雨湿润,天气炎热。这个位于中国西南边境的口岸城市,半夜还能听到路摊边喝啤酒的人熙熙攘攘的声音。位于瑞丽的国家级口岸畹町如今是中缅贸易商品的重要集散地,但在六十余年前中国远征军从这里走出国门抗战。
二战期间,由于日军封锁了中国所有的海上通道,畹町成了中美英盟军的大本营和物资集散地,几十万中国抗日远征军也从这里出入国境。此后,由于种种原因,部分远征军留在了缅甸,六十多年来,他们回国的愿望日益强烈。五月三十日,九名远征军老兵回国探亲,他们的老家分布在四川、山东、广东、湖南、江苏以及河南等地,年龄最小的逾八十岁,他们分别居住在缅甸的密支那和曼德勒。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这些抗战老兵从走出国门的畹町口岸开始,今天重新踏上离别了六十余载的土地。
在畹町定居多年的远征军老兵蔡子斌今年九十六岁。五月三十日他特地起了个大早,由于腿脚不方便,由儿子用轮椅推他来到了畹町桥。他特意将两块分别由**及香港《大公报》颁发的荣誉勋章挂在胸前。因为他要在此迎接当年生死作战的兄弟。
蔡子斌告诉记者,上世纪初期,自己远赴新加坡劳工,一九三一年毅然回国成为中国赴缅远征军的一员。战事结束后,由于历史的原因并没有返回老家广州,而是留在中缅边境的畹町。对于当年的战况,蔡老人已经记得不清晰了,只有留下“打日本人”、“死了很多人”、“很多老兵不知去向”的记忆。他认为,“当年从这出发,现在还从这回来,这是流落缅甸战友余生最后的光荣,虽然更多的人已经客死他乡。”
对于这点,在缅甸做生意的华侨王荣森老人很赞同。他认为,这些老兵初期在缅甸生活十分艰苦,缅甸人认为他们是“侵略者”,很多华人认为他们是“逃兵”,到现在流落在缅甸的老兵也只剩下几十人。这也是王荣森长期致力于寻找老兵的初衷。他告诉记者,这次组织老兵回国,不管是否探亲,但是要让他们看看祖国的强大,看看当年他们作战地方的变化,这些都有他们的一份功劳。“对于这些年事已高的老人,能从当年跨出国门去抗击日本人的畹町回到中国看看,就已经很心满意足了。”
很多人可能想从这些老兵的身上探访出更多关于那场战争的记忆。但对于这些耄耋老人,他们早已习惯了把那一场被多数人遗忘的战事放在心里。他们一直认为自己打过日本人,为国家作出过贡献。但为了证明他们的贡献,必须还原那一段滇缅抗战史。今年三月,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在中国内地热播;更多的志愿者探访老兵,帮助他们“口述历史”;各类媒体大篇幅的报道相关内容。这些都让王荣森老人感动在心:“社会开始认可这些老兵了,他们会得到证明的。”
此次回国探亲,刚进入中国境内,老兵们就受到了热情的款待。瑞丽市政协*岩板在欢迎晚宴上对老兵们感慨地说,“六十七年前,日军给祖国边疆人民带来了深重的伤害,边疆人民经历了血腥灾难。你们和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祖国的安全,换来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发展,而你们却流落他乡为异客,饱尝了游子的辛酸和与祖国亲人割舍的痛苦。边疆之所以有今天的发展,是因为有你们的付出,历史将不会忘记你们,祖国和人民也都将不会忘记你们。”
王森荣老人向记者透露,他们还在筹备一个中国远征军联谊会,无论身在何处的老兵,通过联谊会组织,让这些老兵再聚首,“为了证明一些东西,更为了怀念一些事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3:19
左边的是刘昭回 中间和右边的不是这次回来的 这张截图应该是刘昭回爷爷回四川了之后的 因为他脖子上挂的那枚纪念章是家乡人民送他的
回国探亲的九位远征军老兵是
刘昭回 四川岳池县人,现居缅甸腊戌
钟云清 广西北流人,现居缅甸曼德勒
杨子臣 四川三台县人,现居缅甸密支那
王之平 河南孟津人,现居缅甸曼德勒
林峰 广东梅县人,现居缅甸曼德勒
张浩东 现居缅甸木邦一保,河南
经明清(经乘国)江苏句容人,现居缅印边境
王子安 湖北武汉人,现居缅甸木姐
蔡振基,广东梅县人,现居缅甸棒赛
我的级别不够 传不了照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3:18
这是一个长达半世纪的寻亲故事,93岁的重庆远征军老兵朱凯在缅甸已病入膏肓,今年5月第一批远征军战士回国,他因找不到在重庆的亲人而放弃。昨日,在记者的多方联系下,终于找到了他在重庆的亲人。朱老在缅甸的女婿蔺以富在电话中对记者说:“他最近生病了,快死了,真的想回家。”
“我打死过很多日本兵”
昨日上午,缅甸密支那南堤(音),当女婿将话筒递到朱老手上时,朱凯自顾自地用乡音对记者说:“我快死了,可能真的回不来了。”记者听出他的口音是川东口音。
朱凯的女婿蔺以富说:“他听力下降得很快,最近老说自己要死了,回不来。”朱凯会说缅甸语和四川方言,这么多年来,他坚持收看收听中国电视频道和广播。朱凯总说:“怕自己到家了,家乡话都不会说,找不到家人。”
朱依稀记得自己的部队番号,他是*第五军第22师第66团第二营第二连重机*手。女婿蔺以富用很不流利的中文说,他是被*军队当时抓壮丁抓去当兵的,早年随第五军在广西昆仑打过仗,1942年进入缅甸在密支那和印度边境打仗。朱至今还保存了当年*发的远征军勋章。他对女婿说:“我在密支那打死了很多日本兵。”这段经历,蔺以富也是最近才听他说的,此前根本不知道这个拄拐杖的瘦弱岳父竟然是个重机*手。
缅甸远征军战斗尾声,朱凯由于撤退时和部队失去联系就留在缅甸印多举,这一留就是60余载。从20年前开始,70多岁的朱凯就开始找寻国内的亲人,他当时写了一封信寄回重庆,也收到了回信地址为“合川县尖山乡朱家场武街(音)”的家乡信,这让老人十分兴奋。
目前老人手上仅有的信息是一系列亲人名字,哥哥朱绍云(荣)、侄儿朱中良、朱中林。而这些人究竟在哪?今年5月,缅甸第一批远征军老兵回国,他因没有找到亲人而失去了回国的机会,女婿记得那天他一直念着:“回不去了,这辈子回不去了。”
寻亲川女想给他一个家
而就在这个老人寻找家人的同时,家在四川眉山但在无锡打工的女子邹璐也在寻找她的家人。
邹璐说:“自己有家人参加过*军队,也出国打仗。”她指出自己的家人跟老人的家人提供的名字一模一样,邹璐丈夫的爷爷名叫朱中林,家人中也有叫朱中良的。她找的也是朱凯。邹璐得知朱凯在缅甸时欣喜若狂,她说:“那天全家人都非常高兴,终于找到了。”第二天,邹就通过缅甸远征军老兵找到了朱凯的电话号码,而这次通话并不十分愉悦,邹说:“他说自己是重庆的,不是四川眉山,也没有去过眉山。”
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邹璐真错了,邹昨日对记者说:“我不知道是对是错,如果错了,我想如果老人能够回国,我愿意去圆这个善意谎言,给老人一个家。”
67年来首和重庆家人通话
记者昨日在网上只搜到合川尖山镇,而朱家场武街则无法查找,随后记者致电合川*部门,一工作人员称,如今的尖山乡已合并到大石镇,而大石镇工作人员称,时隔这么多年,地名肯定有变,这个地名没听过。
记者随即通过合川户籍民警查寻,寻找到一个1924年生的朱绍云,但已过世,他的后人否认曾有家人到缅甸作战。经多番寻找,大石镇方面终于传来消息,朱老侄儿朱中林就在大石镇玻仑村二社,朱中林和朱凯终于通上电话,这是他到缅甸67年后第一次听到重庆家人的声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3:19
初夏的云南瑞丽市多雨湿润,天气炎热。这个位于中国西南边境的口岸城市,半夜还能听到路摊边喝啤酒的人熙熙攘攘的声音。位于瑞丽的国家级口岸畹町如今是中缅贸易商品的重要集散地,但在六十余年前中国远征军从这里走出国门抗战。
二战期间,由于日军封锁了中国所有的海上通道,畹町成了中美英盟军的大本营和物资集散地,几十万中国抗日远征军也从这里出入国境。此后,由于种种原因,部分远征军留在了缅甸,六十多年来,他们回国的愿望日益强烈。五月三十日,九名远征军老兵回国探亲,他们的老家分布在四川、山东、广东、湖南、江苏以及河南等地,年龄最小的逾八十岁,他们分别居住在缅甸的密支那和曼德勒。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这些抗战老兵从走出国门的畹町口岸开始,今天重新踏上离别了六十余载的土地。
在畹町定居多年的远征军老兵蔡子斌今年九十六岁。五月三十日他特地起了个大早,由于腿脚不方便,由儿子用轮椅推他来到了畹町桥。他特意将两块分别由**及香港《大公报》颁发的荣誉勋章挂在胸前。因为他要在此迎接当年生死作战的兄弟。
蔡子斌告诉记者,上世纪初期,自己远赴新加坡劳工,一九三一年毅然回国成为中国赴缅远征军的一员。战事结束后,由于历史的原因并没有返回老家广州,而是留在中缅边境的畹町。对于当年的战况,蔡老人已经记得不清晰了,只有留下“打日本人”、“死了很多人”、“很多老兵不知去向”的记忆。他认为,“当年从这出发,现在还从这回来,这是流落缅甸战友余生最后的光荣,虽然更多的人已经客死他乡。”
对于这点,在缅甸做生意的华侨王荣森老人很赞同。他认为,这些老兵初期在缅甸生活十分艰苦,缅甸人认为他们是“侵略者”,很多华人认为他们是“逃兵”,到现在流落在缅甸的老兵也只剩下几十人。这也是王荣森长期致力于寻找老兵的初衷。他告诉记者,这次组织老兵回国,不管是否探亲,但是要让他们看看祖国的强大,看看当年他们作战地方的变化,这些都有他们的一份功劳。“对于这些年事已高的老人,能从当年跨出国门去抗击日本人的畹町回到中国看看,就已经很心满意足了。”
很多人可能想从这些老兵的身上探访出更多关于那场战争的记忆。但对于这些耄耋老人,他们早已习惯了把那一场被多数人遗忘的战事放在心里。他们一直认为自己打过日本人,为国家作出过贡献。但为了证明他们的贡献,必须还原那一段滇缅抗战史。今年三月,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在中国内地热播;更多的志愿者探访老兵,帮助他们“口述历史”;各类媒体大篇幅的报道相关内容。这些都让王荣森老人感动在心:“社会开始认可这些老兵了,他们会得到证明的。”
此次回国探亲,刚进入中国境内,老兵们就受到了热情的款待。瑞丽市政协*岩板在欢迎晚宴上对老兵们感慨地说,“六十七年前,日军给祖国边疆人民带来了深重的伤害,边疆人民经历了血腥灾难。你们和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祖国的安全,换来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发展,而你们却流落他乡为异客,饱尝了游子的辛酸和与祖国亲人割舍的痛苦。边疆之所以有今天的发展,是因为有你们的付出,历史将不会忘记你们,祖国和人民也都将不会忘记你们。”
王森荣老人向记者透露,他们还在筹备一个中国远征军联谊会,无论身在何处的老兵,通过联谊会组织,让这些老兵再聚首,“为了证明一些东西,更为了怀念一些事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3:19
左边的是刘昭回 中间和右边的不是这次回来的 这张截图应该是刘昭回爷爷回四川了之后的 因为他脖子上挂的那枚纪念章是家乡人民送他的
回国探亲的九位远征军老兵是
刘昭回 四川岳池县人,现居缅甸腊戌
钟云清 广西北流人,现居缅甸曼德勒
杨子臣 四川三台县人,现居缅甸密支那
王之平 河南孟津人,现居缅甸曼德勒
林峰 广东梅县人,现居缅甸曼德勒
张浩东 现居缅甸木邦一保,河南
经明清(经乘国)江苏句容人,现居缅印边境
王子安 湖北武汉人,现居缅甸木姐
蔡振基,广东梅县人,现居缅甸棒赛
我的级别不够 传不了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