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6:43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23:44
人民币从1949年到1952年用浮动汇率制度。从1953年到1973年,以计划经济制度,人民币与美金有正式的挂钩,汇率保持在在1美元兑换2.46元人民币的水平上。但是在这时代中国*的外国贸易很少,所以人民币汇率意义不是很大。
1973年,由于石油危机,世界物价水平上涨,西方国家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汇率波动频繁。为了适应国际汇率制度的这种转变与现实中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有利于推行人民币计价结算,便于贸易,为国外贸易所接受的原则,人民币汇率参照西方国家货币汇率浮动状况,采用“一篮子货币”加权平均计算方法进行调整。
为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1973年的l美元兑换2.46元逐步调至1980年的1.50元,美元对人民币贬值了39.2%,同期英镑汇率从 1英镑兑换5.9l元调至3.44元,英镑对人民币贬值41.6%。
从1980年到1994年,中国*有双重汇率制度。1981年至1984年,初步实行双重汇率制度,即除官方汇率外,另行规定一种适用进出口贸易结算和外贸单位经济效益核算的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格,该价格根据当时的出口换汇成本确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人民币官方汇率因内外两个因素的影响,其对美元由1981年7月的1.50元向下调整至1984年7月的2.30元,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了53.3%。
1985至1991年4月复归单一汇率制度。汇率继续向下调整,从 1984年7月的2.30下调到1985年1月的2.80,之后又多次下调。这阶段虽然恢复了单一的汇率制度,但在具体的实践中随着留成外汇的增加,调剂外汇的交易量越来越大,价格也越来越高,因此名义上是单一汇率,实际上又形成了新的双重汇率。
1991年4月至1993年底。这一阶段对人民币汇率实行微调。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官方汇率数十次小幅度调低,但仍赶不上出口换汇成本和外汇调剂价的变化。到1993年底,人民币对美元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分别为5.7和 8.7。
可见,这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化与改革的特点是: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并存、官方汇率逐渐向下调整。人民币在1994年起与美元非正式地挂钩,汇率只能在1美元兑8.27至8.28元人民币这非常窄的范围内浮动。 2005年7月21日,人民银行突然宣布,经*批准,人民币汇率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改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变相升值2%,并且不再与美元挂钩。
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
人民币汇率一篮子机制就是综合考虑在中国对外贸易、外债(付息)、外商直接投资(分红)等外经贸活动占较大比重的主要国家、地区及其货币,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并分别赋予其在篮子中相应的权重。具体来说,美元、欧元、日元、韩元等自然成为主要的篮子货币。
此外,由于新加坡、英国、马来西亚、俄罗斯、澳大利亚、泰国、加拿大等国与中国的贸易比重也较大,它们的货币对人民币汇率也很重要。
2005年9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通知,扩大了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交易价的浮动幅度,从原来的上下1.5%扩大到上下3%。
2005年12月29日,外管局批准13家银行开展做市商服务,包括工、农、中、建4家国有商业银行,交行、中信、招商、兴业4家股份制银行以及花旗、渣打、汇丰、荷银以及蒙特利尔5家外资行在内的总共13家银行获得了首批人民币做市商牌照。2006年1月4日,13家人民币做市商开始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引入询价交易方式,同时保留撮合方式。
2006年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完善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的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6〕第1号)规定,自2006年1月4日起,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上引入询价交易方式(以下简称OTC方式),同时保留撮合方式;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个工作日上午9时15分对外公布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汇率中间价,作为当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含OTC方式和撮合方式)以及银行柜台交易汇率的中间价。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向所有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询价,并将全部做市商报价作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计算样本,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将剩余做市商报价加权平均,得到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权重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根据报价方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量及报价情况等指标综合确定。
2007年5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自21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
受隔夜美元大涨影响,2010年8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及即期汇价双双创下一个半月的新低。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1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8015元,即期市场开盘报6.7958元。
有交易员认为,人民币汇价大跌,主要是由于隔夜美元大涨,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浮动所致。美元指数11日强势反弹,上涨1.94%。在美联储承认经济复苏状况不佳之后,公布的经济数据表明美国贸易赤字意外扩大及亚洲经济出现增速放缓迹象,加重了投资者对全球经济状况的担心情绪,避险资金再度青睐美元。
2007年6月19日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连续升值将近2%。9月21日,人民币汇率上升0.1%至一美元兑6.7079人民币,创造了1993年汇改以来的最高值。
此外,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国际美元走强,除投资者对美国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忧虑外,欧元区各种利好因素释放殆尽后的投资者回补美元头寸也是美元走强原因之一。
而12日人民币中间价低开,体现了人民币汇率更多参考一篮子货币,双向波动的特征,体现了央行重启汇改的意图。 2010年,美国国会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于当地时间9月15日开始举行为期两天的听证会,讨论人民币汇率问题,企图对人民币升值施压。
听证会今天将出结果,外界普遍关注国会会否通过迫使人民币升值法案。美国财政*蒂莫西·盖特纳在听证会上发言时表示,人民币依然被低估,不排除宣布中国为汇率操纵国的可能。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1年4月29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4990元,1欧元对人民币9.6348元,100日元对人民币7.9718元,1港元对人民币0.83639元,1英镑对人民币10.8130元,1人民币对林吉特0.45655林吉特,1人民币对卢布4.2311卢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6.5。 1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991,首次突破6.40整数关口,再创汇改以来新高。而单日涨幅亦扩大至176个基点,再度刷新9个月来的单日涨幅纪录。
2014年3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易纲在北京指出,今后人民币汇率将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汇率双向浮动将成为常态;存款利率改革是今明两年金融改革的重点。
2014年5月12日,网易等媒体报道,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延续前两个交易日的跌势,当日下跌44个基点,报6.1625,这也是近8个月来的最低点。受中间价下跌影响,当日的即期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贬值近100个基点,离岸市场上的人民币也出现小幅贬值。
2014年21日-26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下跌,创下年内新低。自2014年2月以来,人民币汇率一改连续近10年的上升趋势,出现急速贬值。截至目前,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已经贬值3.4%,而去年全年的升值幅度是2.91%,回吐了去年全年的涨幅。
2015年11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154,较前一交易日(10月30日)中间价6.3495升值341点,创2005年7月以来最大百分比升幅。
2015年12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设于6.4236元,较前一日下调96基点,并再度刷新2011年8月以来最低水平。
盘面数据显示,2015年11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累计下跌1200余基点,跌幅已达1.9%,而自11月底加入SDR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累计下跌426基点,跌幅为0.67%。离岸人民币贬值更明显。截至12月10日18:30,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自11月初以来累计下跌超过2000基点,跌幅超过3.3%;其自11月底以来累计下跌逾880基点,累计跌幅超过1.3%。
2015年12月14日,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设于6.4495元,较前一交易日大跌137个基点,为连续第六天下调,创2011年7月25日以来新低。
2015年12月17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设于6.4757元,较前一交易日再跌131基点,为连续第九日下调。两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盘中继续走弱,其中在岸人民币跌逾100点,并跌破6.48元,收报6.4837元,迎8年来首个十连跌,再创2011年6月以来新低。
2016年2月15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118,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96个基点,涨幅达0.30%。与此同时,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当日收盘价报报6.4944,较上个交易日收盘价大涨751基点,创下2005年7月汇改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23:45
焦点:人民币汇率涨跌有迹可循市场化波动反令投资者变冷静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23:44
人民币从1949年到1952年用浮动汇率制度。从1953年到1973年,以计划经济制度,人民币与美金有正式的挂钩,汇率保持在在1美元兑换2.46元人民币的水平上。但是在这时代中国*的外国贸易很少,所以人民币汇率意义不是很大。
1973年,由于石油危机,世界物价水平上涨,西方国家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汇率波动频繁。为了适应国际汇率制度的这种转变与现实中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有利于推行人民币计价结算,便于贸易,为国外贸易所接受的原则,人民币汇率参照西方国家货币汇率浮动状况,采用“一篮子货币”加权平均计算方法进行调整。
为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1973年的l美元兑换2.46元逐步调至1980年的1.50元,美元对人民币贬值了39.2%,同期英镑汇率从 1英镑兑换5.9l元调至3.44元,英镑对人民币贬值41.6%。
从1980年到1994年,中国*有双重汇率制度。1981年至1984年,初步实行双重汇率制度,即除官方汇率外,另行规定一种适用进出口贸易结算和外贸单位经济效益核算的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格,该价格根据当时的出口换汇成本确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人民币官方汇率因内外两个因素的影响,其对美元由1981年7月的1.50元向下调整至1984年7月的2.30元,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了53.3%。
1985至1991年4月复归单一汇率制度。汇率继续向下调整,从 1984年7月的2.30下调到1985年1月的2.80,之后又多次下调。这阶段虽然恢复了单一的汇率制度,但在具体的实践中随着留成外汇的增加,调剂外汇的交易量越来越大,价格也越来越高,因此名义上是单一汇率,实际上又形成了新的双重汇率。
1991年4月至1993年底。这一阶段对人民币汇率实行微调。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官方汇率数十次小幅度调低,但仍赶不上出口换汇成本和外汇调剂价的变化。到1993年底,人民币对美元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分别为5.7和 8.7。
可见,这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化与改革的特点是: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并存、官方汇率逐渐向下调整。人民币在1994年起与美元非正式地挂钩,汇率只能在1美元兑8.27至8.28元人民币这非常窄的范围内浮动。 2005年7月21日,人民银行突然宣布,经*批准,人民币汇率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改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变相升值2%,并且不再与美元挂钩。
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
人民币汇率一篮子机制就是综合考虑在中国对外贸易、外债(付息)、外商直接投资(分红)等外经贸活动占较大比重的主要国家、地区及其货币,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并分别赋予其在篮子中相应的权重。具体来说,美元、欧元、日元、韩元等自然成为主要的篮子货币。
此外,由于新加坡、英国、马来西亚、俄罗斯、澳大利亚、泰国、加拿大等国与中国的贸易比重也较大,它们的货币对人民币汇率也很重要。
2005年9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通知,扩大了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交易价的浮动幅度,从原来的上下1.5%扩大到上下3%。
2005年12月29日,外管局批准13家银行开展做市商服务,包括工、农、中、建4家国有商业银行,交行、中信、招商、兴业4家股份制银行以及花旗、渣打、汇丰、荷银以及蒙特利尔5家外资行在内的总共13家银行获得了首批人民币做市商牌照。2006年1月4日,13家人民币做市商开始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引入询价交易方式,同时保留撮合方式。
2006年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完善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的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6〕第1号)规定,自2006年1月4日起,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上引入询价交易方式(以下简称OTC方式),同时保留撮合方式;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个工作日上午9时15分对外公布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汇率中间价,作为当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含OTC方式和撮合方式)以及银行柜台交易汇率的中间价。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向所有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询价,并将全部做市商报价作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计算样本,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将剩余做市商报价加权平均,得到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权重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根据报价方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量及报价情况等指标综合确定。
2007年5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自21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
受隔夜美元大涨影响,2010年8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及即期汇价双双创下一个半月的新低。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1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8015元,即期市场开盘报6.7958元。
有交易员认为,人民币汇价大跌,主要是由于隔夜美元大涨,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浮动所致。美元指数11日强势反弹,上涨1.94%。在美联储承认经济复苏状况不佳之后,公布的经济数据表明美国贸易赤字意外扩大及亚洲经济出现增速放缓迹象,加重了投资者对全球经济状况的担心情绪,避险资金再度青睐美元。
2007年6月19日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连续升值将近2%。9月21日,人民币汇率上升0.1%至一美元兑6.7079人民币,创造了1993年汇改以来的最高值。
此外,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国际美元走强,除投资者对美国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忧虑外,欧元区各种利好因素释放殆尽后的投资者回补美元头寸也是美元走强原因之一。
而12日人民币中间价低开,体现了人民币汇率更多参考一篮子货币,双向波动的特征,体现了央行重启汇改的意图。 2010年,美国国会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于当地时间9月15日开始举行为期两天的听证会,讨论人民币汇率问题,企图对人民币升值施压。
听证会今天将出结果,外界普遍关注国会会否通过迫使人民币升值法案。美国财政*蒂莫西·盖特纳在听证会上发言时表示,人民币依然被低估,不排除宣布中国为汇率操纵国的可能。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1年4月29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4990元,1欧元对人民币9.6348元,100日元对人民币7.9718元,1港元对人民币0.83639元,1英镑对人民币10.8130元,1人民币对林吉特0.45655林吉特,1人民币对卢布4.2311卢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6.5。 1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991,首次突破6.40整数关口,再创汇改以来新高。而单日涨幅亦扩大至176个基点,再度刷新9个月来的单日涨幅纪录。
2014年3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易纲在北京指出,今后人民币汇率将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汇率双向浮动将成为常态;存款利率改革是今明两年金融改革的重点。
2014年5月12日,网易等媒体报道,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延续前两个交易日的跌势,当日下跌44个基点,报6.1625,这也是近8个月来的最低点。受中间价下跌影响,当日的即期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贬值近100个基点,离岸市场上的人民币也出现小幅贬值。
2014年21日-26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下跌,创下年内新低。自2014年2月以来,人民币汇率一改连续近10年的上升趋势,出现急速贬值。截至目前,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已经贬值3.4%,而去年全年的升值幅度是2.91%,回吐了去年全年的涨幅。
2015年11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154,较前一交易日(10月30日)中间价6.3495升值341点,创2005年7月以来最大百分比升幅。
2015年12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设于6.4236元,较前一日下调96基点,并再度刷新2011年8月以来最低水平。
盘面数据显示,2015年11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累计下跌1200余基点,跌幅已达1.9%,而自11月底加入SDR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累计下跌426基点,跌幅为0.67%。离岸人民币贬值更明显。截至12月10日18:30,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自11月初以来累计下跌超过2000基点,跌幅超过3.3%;其自11月底以来累计下跌逾880基点,累计跌幅超过1.3%。
2015年12月14日,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设于6.4495元,较前一交易日大跌137个基点,为连续第六天下调,创2011年7月25日以来新低。
2015年12月17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设于6.4757元,较前一交易日再跌131基点,为连续第九日下调。两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盘中继续走弱,其中在岸人民币跌逾100点,并跌破6.48元,收报6.4837元,迎8年来首个十连跌,再创2011年6月以来新低。
2016年2月15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118,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96个基点,涨幅达0.30%。与此同时,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当日收盘价报报6.4944,较上个交易日收盘价大涨751基点,创下2005年7月汇改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23:45
焦点:人民币汇率涨跌有迹可循市场化波动反令投资者变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