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朝山东有几次移民3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17 16:1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8 05:12
明末清初的山东,“地土荒芜,有一户之中,止存一、二人,十亩之田,止种一、二亩。”清军入关时将距离京师较近且物产丰富、人口密集的山东当作重要目标,攻下山东便意味着获取了有力的后勤补给,要人有人,要物有物。明朝末年,清军两次进攻山东,分别“俘获人口二十万四千四百二十有三”,“俘获人口三十六万九千”。终于等到清朝定都北京,反清运动又起,那几年的山东重现元末明初时的凋敝。
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三代统治者的休养生息,山东的百姓逐渐恢复元气,并且出现耕地开垦满足不了人口增长的局面。据梁方仲的《中国历代户口、田地、天赋统计》,从顺治十八年至嘉庆十七年,山东的耕地面积从74133千亩增垦到98634千亩,人口从8798千人增长到28958千人,人均耕地从8.43亩减至3.40亩,人均粮食占有量从1324斤减至524斤。尽管彼时还没有所谓的市场经济概念,但是供需的影响依然在粮食这种农业社会的重要商品上发出信号。据资料,从顺治到康熙的二十年间,每石粮食的价格从三钱或六钱涨到了一两五六钱,有些甚至涨到了二两。有一次,康熙帝就说,今年风调雨顺,粮食大收成,这样的丰年里粮食还这么贵,“皆由人多地少故耳”。如果碰到旱涝,颗粒无收,尚且强壮点的老百姓就只能逃荒了。
当时,*鼓励的逃荒地点是地广人稀有待开发的大东北。清朝*一再出台利好*,到了大东北,身体不够强壮的老百姓还会收到*发的“牛具耔种”,如果能够招到一百位外地开垦的人,还有机会做官,学文科的授知县,学武术的授守备,招不到一百位,就是招到五十位,也能得个县丞或百总的官职,而且招来的这些人,一开始的时候每人每月发一斗粮食,耕地的时候用的也是*的种子、*的牛。
当时的*创造和提供一切条件,吸引那些在家乡过得不怎么如意的劳动力赶快来开垦北大荒。要是有逃荒的灾民愿意去大东北种地,山海关相关部门不能阻拦,记个档案就行,到了大东北,有房子住,有粮食吃,有田地种,而且税赋还低,在山东时,每亩地要缴纳银钱三分二厘,粮食五合三勺,但到了东北,只缴纳三分银钱就可以了。除此之外,当时山东去往东北的交通条件也算便利,有条件就坐船,或走京杭大运河转道直隶,或顺济南大清河、小清河东去入海再北上,没条件坐船的就辛苦一下,徒步旱路往北去。据数据统计,从顺治到乾隆初年,山东大约有一百万人去“闯关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