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的12项基本原则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8:55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5:27
会计核算的13项基本原则:
1、真实性原则。它是指会计核算要客观如实地反映经济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要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真实性是对会计信息最重要的质量要求。
2、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3、可比性原则。它是指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所以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式进行。可比性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
4、一致性原则。它是指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也就是说,同一会计信息不仅要求在企业之间可以比较,而且在同一企业的不同会计期间也要保持一致性。一致性与可比性一样,都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原则。
5、 谨慎性原则,亦称稳健性原则。它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应尽可能减少经营者的风险负担,办法是在符合会计*的前提下应当考虑企业风险,尽量低估企业的资产与收益,对可能发生的损失与费用则要算足。谨慎性原则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实行谨慎性原则对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扩大企业的财务决策权具有重要的意义。
6、相关性原则。它是指会计主体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符合国家有关部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投资者、债权人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的要求并有助于他们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和信贷决策,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当局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7、及时性原则。它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保证会计信息与所反映的对象在时间上保持一致,以免使会计信息失去时效。
8、清晰性原则。它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都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清晰性原则对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会计核算要尽量使会计信息通俗易懂,简单明了。
9、重要性原则。它是指可以根据会计信息对于使用者决策的影响程度来决定会计核算的精确程度及会计报表内容的详略程度,进而决定核算的工作量。
10、历史成本原则。它是指企业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如有变动,除有一般特殊规定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按照此原则,企业的资产应以取得日期所费的成本作为入账和计价的基础,所以称为历史成本原则。历史成本不仅是一切资产取得据以入账的基础,而且是其以后分摊转为费用的基础。此原则在正常情况下,同样适用于负债、所有者权益。
11、配比原则。它是指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配比。当确定某一个会计期间已经实现收入之后,就必须确定与该收入有关的已经发生了的费用,这样才能正确确定该期间的损益。
12、权责发生制原则。它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确认的时间基础,亦即费用或收入是否计入某会计期间,不是以是否在该期间内收到或付出现金为标志,而是依据收入是否归属该期间的成果,费用是否由该期负担来确定。权责发生制是一种记账基础,建立在该基础之上的会计模式可以正确地将收入与费用相配合,正确地计算损益。
13、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它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如果支出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只与本会计期间有关,那么该项支出就作为收益性支出;如果支出的经济收益不仅与本会计期间有关,而且与几个会计期间有关,那么该项支出就是资本性支出。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对于正确地确定某一会计期间的损益有着重要性的意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5:28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十三项吧(1) 真实性原则:又称客观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3) 有用性原则:也称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4) 一致性原则:又称一贯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5) 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核算,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6) 及时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会计信息应当及时提供。
(7) 明晰性原则:是指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使用,能清楚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及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8) 权责发生制原则:又称应收应付制或应计制,是指收入或费用的确认应在实际发生或影响期间而非现金收付期间予以确认。
(9) 配比原则: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经营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
(10) 实际成本原则:又称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各项财产物资都应当按取得或购建时的实际成本计价。
(11)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收益性支出是指该项支出的发生是为了取得本会计年度收益,即支出的效益仅仅与本会计年度有关的支出,如已销售商品的材料费用、工资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等。资本性支出是指与几个会计年度效益相关的支出,如固定资产购建支出等。 (12)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判断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对于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应当合理估计,并登记入帐,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13) 重要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区分其重要程度,分别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和程序。
会计信息质量原则:真实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有用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
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实际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
修正性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5:28
原则包括:1、客观性原则
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3、相关性原则
4、一贯性原则
5、可比性原则
6、及时性原则
7、明晰性原则
8、权责发生制原则
9、配比原则
10、历史性原则
11、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
12、谨慎性原则
13、重要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