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8:50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3:55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最根本的功能是进行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这一功能就是在微循环部分实现的
血液循环是人生命存在的动力源泉,人通过血液将氧气和营养送至身体各部位,同时将各部位的废物排出至体外,然后又接受新的氧气和营养,再度由心脏送达身体各部位。
血液从心脏流出,通过动脉血管运输至全身各处(微血管)再由静脉流回心脏。在这个过程中,微小的毛细血管处在这个循环的最末端。
在微细血管中完成氧气和营养送达细胞,并排出细胞中的二氧化碳。这些重要的毛细血管只有在显微镜才能看到,因此,我们把发生在毛细血管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称为微循环。
扩展资料
微循环会发生障碍的原因:
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观察到,人的毛细血管非常细,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20。但这些进行着人体生命活动最重要的血管却很长,将它连接起来有九万六千多公里。
而且其中的血液速度极慢,每秒只能流动o.4 l毫米。因此,在这么长的血管中,人体如果不保健预防,微循环很容易发生障碍,产生淤滞。
人到中年以后,身体机能逐步退化,血液粘稠度增大,血流速度减慢,血液在毛细血管中就可能发生淤滞,甚至堵塞,使组织细胞无法正常代谢。细胞既无法得到充分的营养,又不能及时排出废物,从而影响到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
这时,人极容易发生疾病。特别是人处于睡眠状态,血流速度更慢,一些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容易在睡眠中发生意外就是这个原因。
改善微循环,特别是在睡眠时保持微循环的通畅、不仅对睡眠有益,更是保护身体健康的必要前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微循环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3:55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主要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血管平滑肌的舒缩活动进行血液循环,最根本的功能是进行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最终来影响微循环的血流量。
扩展资料:
微循环的影响因素:
1、血流量
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和微静脉的管壁主要含有平滑肌,它们的舒缩活动直接影响到微循环的血流量。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微循环的基本功能是进行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
正常情况下,微循环的血流量与组织器官的代谢水平相适应,保证各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流量并调节回心血量。如果微循环发生障碍,将会直接影响各器官的生理功能。
2、毛细血管血压
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扩张时,毛细血管血压升高,有效滤过压增大组血管收缩或静脉压升高时,也可使组织液生成增加。
如右心衰,因中心静脉压升高,静脉回流受阻,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大,毛细血管血压升高,结果组织液生成增加,造成组织水肿。
3、血浆胶体渗透压
当血浆蛋白减少,如长期饥饿,肝病而使血浆蛋白减少或肾病引起蛋白尿(血浆蛋白丢失过多),都可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有效滤过压增大,组织液生成过多、回流减少而造成组织水肿。
4、毛细管通透性
若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异常增加,致使部分血浆蛋白漏出血管,使得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其结果,有效滤过压增大,组织液生成增多,回流减少,引起局部水肿。
5、组织液
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维持着动态平衡,是保证血浆与组织液含量相对稳定的重要因素,一旦因某种原因使动态平衡失调,将产生组织液减少(脱水)或组织液过多(水肿)的不良后果。
根据组织液生成与回流机制,凡影响有效滤过压和毛细血管壁通透性的各种因素,都可以影响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
由于约10%组织液是经淋巴管回流入血,故当淋巴液回流受阻(如丝虫病、肿瘤压迫等因素),则受阻部位远端组织发生水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微循环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3:56
人体的血管是输送血液的管道,它如同一条大河,逐渐分支和灌溉着四周的土地一样。也在营养着血管周围的组织细胞。当血液经过大血管到达细小的微动脉时,它流经分布广泛的毛细血管网,再汇合流入细小的微静脉。由于这部分血管口径很小,肉眼看不到,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因此称为微循环。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3:57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微循环的组成随器官而异。典型的微循环一般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和微静脉等七个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