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9:5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8:39
对粮食作物的病害的研究成就
20年代,我国已开始对粮食作物的病害进行了研究。但同行公认,陈鸿逵和同学俞大绂当时的研究工作面较广,而且他们对前人未涉及过的病害也作了较深入细致的研究。他对小麦秆黑粉病、大麦坚黑穗病、裸燕麦坚黑穗病、大麦条纹病及粟粒黑穗病等,开展了种子消毒试验及抗病性品种筛选方面的工作。1925年博德(美籍病理学家)、陈鸿逵和俞大绂最早从种子消毒对粟粒黑穗病和产量的影响开始研究,并从鲁、豫等省采集数百个单穗和几十个品系,做了抗病性鉴定。经过连续4年试验,初步找出20余个抗病力极强的品种。1929—1933年间,俞大绂、陈鸿逵和黄亮又从药剂试验中筛选出碳酸铜粉和乌斯普隆用于拌种,效果较好;并通过田间及温室接种试验,从30个品种中找出9个抗病力极强的品种,其中有2个品种经过后来10年试验证明完全没有发病。所有上述大麦、小麦、燕麦、粟病害的研究结果都陆续在《美国植物病理学报》、《金陵学报》等期刊上发表。同时,陈鸿逵又开展了“高粱炭疽病的研究”,当时此病在南京及北方高粱主产区流行,损失颇大。从1925年开始,他通过大田调查以及实验室、温室等一系列试验研究,直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时,又进行了深入研究。他的博士论文反映了他对高粱炭疽病害的全面认识,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迄今为止,这篇论文仍然是国内外有关高梁炭疽病的重要文献之一。这项研究内容的中文摘要,曾于1928年和1935年先后在《中华农学会丛刊》和《中华农学会报》上刊载。
植物病害检疫工作的奠基人
我国植物病害检疫工作是1921年日本侵占台湾后开始的,但*的检疫工作则从1931年在上海商品检验局开始设立的。最初植物产品的检疫工作仅限于害虫方面,后来上海商品检验局商请浙江大学农学院承担该局的植物病害检疫工作,学校委派陈鸿逵和陆大京负责技术指导。他们除帮助该局开展植物病害的检疫工作外,并筹备建立我国港口第一个植病检疫实验室,室内配备显微镜及病原菌分离培养、灭菌清毒等一整套设备。当时的业务范围涉及进出口商品中的植物产品及旅客携带的农产品(如日本倾销我国的病烂果蔬、外销国外的栗子、蒜头等),虽然有时数量不大,但种类繁多,检疫技术要求很高,没有经过植病学专门训练的人难以胜任。为此,浙江大学植病组的高年级学生许多也随陈鸿逵到商检局参加工作。这项工作直到抗日战争爆发,上海商品检验局停办为止。但陈鸿逵等已经为我国植物病害检疫工作奠定了基础。
对麻类和油菜病害的研究成果
抗日战争胜利后,浙江大学于1946年迁回杭州,校园内一片荒凉。在艰苦的条件下,陈鸿逵和他的同事们重建病虫害系。当时杭州附近及校园农场引种了南方型洋麻(红麻)。最初在麻苗地里零星地发生了洋麻炭疽病,1950在杭州附近普遍流行,麻苗高达40—50%枯死。浙江省*对此十分重视,请陈鸿逵、葛起新等随即开展调查、鉴定和防治研究,很快取得成效。1951年在浙江《农林通讯》上发表了《洋麻炭疽病及其防治》一文。这是我国针对洋麻炭疽病及其防治较系统的首次报道。随后,陈鸿逵又指导学生继续对此病进行深入研究,为浙江省麻类生产作出了贡献。
20世纪50年代中期,南方麻产区发展黄麻生产,浙江是全国黄麻生产的主要省份,其产量占全国之半。当时“圆果种”黄麻的立枯病和炭疽病,“长果种”黄麻的茎斑病均严重地威胁着麻类生产。陈鸿逵又和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同志开展对黄麻病害的研究。1961年他们撰写了《浙江省黄麻的主要病害》一文,报道了黄麻上发生的十余种病害,明确了其中苗枯病、茎斑病、根线虫病、根腐病、立枯病和炭疽病的侵染途径和环境因素;并提出了通过适当轮作制、施肥方法、抗病品种和及时排灌等栽培技术,结合施用药剂以农业防治为主的方法。这是介绍我国黄麻病害方面的一篇较全面文献资料。
60年代初,浙江省油菜病毒病严重发生,他和他的助手们经过研究试验,于1963年在《植物保护学报》上发表文章,指出杭州地区油菜苗期病毒病的发生决定于带毒有翅蚜从毒源寄主上迁入的时间与虫口数量,在田间的流行为害与苗床后期和本田初期有翅蚜的长成和扩散有关,并提出治蚜防病的建议,在全省推行,效果良好。同时,他还指导研究生对浙江省油菜病毒病的病原种类及栽培措施与该病发生流行的关系作了基础研究和理论探讨。
在水稻病毒病研究上的贡献
20世纪60年代初,上海、浙江一带水稻矮缩病突然爆发。陈鸿逵应华东区科委的要求,与朱凤美、王鸣歧一道深入病区现场调查,并成立了防治协作组。在不长的时间内,确定了这种病为水稻黑条矮缩病,并肯定传播媒介为灰稻虱。接着鲁、皖、闽、赣各省都得到了发生此病的确证,协作组后来又证实,除此之外,水稻上尚有“普通矮缩”、“黄矮(即暂黄)”、“黄萎”和“条纹叶枯”4种病毒病,症状明显不同。前3种介体均为黑尾叶蝉,而“条纹叶枯”的介体则为灰稻虱。为有效控制矮缩病的蔓延,华东区科委在浙江义乌召开了“水稻黑条矮缩病现场防治讨论会”,随后又在上海召开了来自22个省市160余人的水稻病毒病防治讲习班。陈鸿逵为主要负责人之一。而参加这个讲习班的人员,后来多数成为各省、市从事稻麦病毒病防治研究的骨干,并由此奠定了我国水稻病毒病研究的基础。
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和70年代初,“普矮”和“黄矮”病逐渐上升。当陈鸿逵及其助手正在调查研究其发生流行规律及其与传毒昆虫关系时,“文化大*”业已开始,陈鸿逵无辜遭到批判,这部分工作只好由他的助手们继续进行。经过连续3年调查取得数据后,需要研究制备出这两种病毒的抗血清以供检测之用。他们用差速离心法所得的稻普矮病毒(RDV)粗提取的抗原作兔肌肉注射,能获得效价为2560的抗血清。当这项工作需要继续深入时,又遇到缺少专用超速离心机的困难。这时,陈鸿逵另辟蹊径,及时吸取美国伊利诺伊等大学采用聚乙二醇纯化其他植物病毒研究方法的经验,1974年他和他的助手终于采用聚乙二醇结合用低速离心机(4000r.p.m.)达到稻普矮病毒(RDV)的部分纯化,并找出运用此法制备抗原及免疫化的最佳条件,制备出的RDV抗血清其中最高的一组效价竟达5120。
当时,在上述成果基础上,后来又解决了超速离心设备,使陈鸿逵等同志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了水稻“普矮”病毒以及“黄矮”病毒抗血清的制备研究工作,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镰刀菌研究和著作独具中国特色
镰刀菌是一类重要的病原菌,同时在工农业上也有很重要的使用价值。由于这类真菌的形态、性状不稳定,变异大,在分类上工作难度较大,一直很少有人问津。陈鸿逵却对这项研究十几年执著追求,坚持不懈地进行实验研究,终于结出了硕果。1979年以来,他和助手们连续发表了《菽麻和垂柳上镰刀菌》、《大小麦赤霉病穗上镰刀菌》及《鞘锈菌上寄生镰刀菌》等多篇论文。并在1989年6月26日他九十寿辰前,完成了《浙江镰刀菌志》一书的编写。在编写过程中,他先后搜集了近2000份菌种材料,确定了镰刀菌种类(包括浙江省)共34种(含种下新分类单元),并配以精美的绘图和显微照片。在目前国内同类书籍中,《浙江镰刀菌志》是一本独具中国特色的专著。
开发昆虫寄生真菌资源
陈鸿逵晚年认为,我国有许多有益的昆虫寄生真菌资源有待开发研究,在保护环境和天敌昆虫等方面,利用昆虫寄生菌是一条很值得探索的路子。为此,他指导研究生深入研究了寄生于稻二化螟幼虫的瘤状多毛菌(Hirsutella nolosaPetch),寄生于柑桔粉虱的扁座壳孢(Aschersonia placenta Ber.et.Br.),红蜡蚧和日本龟蜡蚧上的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var.intermedium Neish.& Leggett)等5种和茶尺蠖上的镰刀菌(F.moniliforme)等3种。寄生真菌的分类地位、寄主范围、生物学特性、侵入机理等,同时还评估了这些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他在此项研究工作中,十分注意这些寄生菌的应用前景,强调研究要与生产实际结合。他提醒大家,在真菌研究中既要考虑安全,注意对家蚕等有无影响,也要使其能大量繁殖,便于施用和具有高效、速效的寄生致死率。通过这些研究工作,不仅开拓了昆虫病原真菌的资源,而且提出了生物防治方面的意见。上述研究成果,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