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公务员考试:城市,该怎样对待流浪者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9:31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4:03
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如何有效管理,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为解决流浪乞讨人员滞留、集聚于公共场所及高架桥等大型交通设施周边的问题,有些城市采取划定“禁讨区”、浇注“水泥锥”等办法进行*。
尽管从人道层面看,这些措施有些不近人情,但社会秩序毕竟是一个规范有序的整体,没有规矩,何以成方圆?*流浪乞讨者滞留或露宿重要交通设施周边,不仅有利于维护交通正常运行,同时亦可降低流浪乞讨人员遭遇交通安全事故的风险,从社会管理层面看无可厚非。
然而,*和驱赶毕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容易激化矛盾。我国2003年8月开始施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后,对流浪乞讨者的管理已经有法可依。
城市管理者完全可以将保障民生和维护稳定相结合,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能动地落实好上述《办法》规定的原则和精神,根据不同情况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有效的疏导、管理和救助,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
总之,不能简单地以“人性化”口号来解决社会管理问题。
留给弱者一片天地
江苏省邳州市陈楼中学 段贵阳
流浪人员确实影响市容,一些城市在应对上级检查时,有时会连夜把流浪者用大车拉到其他市县,而其他市县也会照此办法继续转运这些流浪者。
诚然,人类也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物种,但我们不能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借口对流浪者进行驱逐。一个成熟的社会应保护弱者。当然,社会保护弱者不等于纵容弱者,不等于为懒惰者买单。可我们应该明白,一个人情冷漠的社会是病态的,是没有希望的。
城市该多一点包容
江苏省睢宁县县委办公室 孙远超
在社会转型期,各种问题凸显。一些问题发生了,是仅仅治标以求一时之稳,还是标本兼治彻底化解矛盾?这是两种不同的工作思路。有些城市的决策者,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怎样去“捂盖子”,喜欢用“锯箭杆”式疗法将问题掩饰在华丽的包裹之下,而不是去挖掘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不去探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
那种用建水泥锥来驱逐流浪人员以规范市容的做法,正是“锯箭杆”式疗法的典型代表。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省时、快捷,甚至“高效”。可结果是,水泥锥撵走了流浪者,更撵走了和谐、包容的城市精神和扶弱济困的城市爱心。
一个国际化大都市,除了高楼林立、鸟语花香外,更需要的是有一颗包容的“心”。这颗“心”既能包容城市白领,也能包容奋发向上的城市“蚁族”,更应包容居无定所的流浪人员。
多一点包容,城市才能让生活更美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4:04
这样不是有救助站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