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9:2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2:08
一、火山岩的产状
1.火山的喷发方式
火山岩的产状主要与岩浆上升到地表的方式有关,方式不同,产状也不同。常见的喷发方式有:
(1)熔透式(面式)喷发:是由顶板被岩浆熔透而溢出式喷发,形成大面积熔岩流,这种顶陷溢出的熔岩往深处变为侵入体(图1-3-7)。该喷发首先是由戴里提出的,他认为北美黄石公园大面积流纹质岩是顶陷溢出式喷发作用形成的。人们推测这是太古宙时期的一种火山活动方式,认为因当时地壳很薄,地下岩浆凭其热力将顶板熔透而大面积溢出,但这种方式已不再发生。
图1-3-7 熔透式喷发
图1-3-8 由冰岛基拉火山裂隙喷出而成的熔岩被
(2)裂隙式(线式)喷发:岩浆沿一个方向的大断裂(裂隙)或断裂群上升的一种喷发,由于喷发通道呈线状分布,所以也称线状喷发,常见者以岩浆黏度小、流动性大的基性熔岩为主,其火山口亦多呈线状排列,深处则相连呈墙状通道,熔岩沿裂隙缓慢溢出后,可沿地面向各方流动而形成岩被(图1-3-8)、面积可达几十万平方千米,厚达几十米,甚至超过千米,产状多为熔岩被、熔岩高原或熔岩台地,火山碎屑岩少见。属于此类喷发的有美国哥伦比亚-斯雷克斯河区、冰岛基拉火山,我国云贵川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河北省的古近-新近纪汉诺坝玄武岩等。
有人认为,太古宙以后一直至古近-新近纪裂隙喷发是岩浆喷出活动的主要方式。
(3)中心式(点式)喷发:是指岩浆沿颈状管道喷出地表的喷发,多数近代火山喷发属于这种类型。在爆发时除喷出大量气体外,还从火山口喷出大量碎屑物质,如火山弹、火山砾、火山灰、火山渣等,最后流出熔岩,它的喷发中心也往往沿断裂带分布或位于两组断裂交叉处,具有明显的凹陷盆地或锥状地貌。例如我国山西大同及黑龙江五大连池皆可见成群的火山锥(图1-3-9)。
2.火山岩的产状
(1)熔岩流:从火山裂隙或火山口溢出的岩浆沿山坡或河谷顺流而下,有呈狭长带状、宽阔平缓的舌状,它冷却固结后所形成的岩体称熔岩流。熔岩流的形态决定于岩浆流动时的地貌,如遇陡坎,可形成熔岩瀑布。
熔岩表面形态常见的有绳状、渣状两种:绳状者多见于气体少、黏度大、温度低、流动慢、凝固慢的酸性岩流的表面(图1-3-10);渣状者见于气体多、黏度小、温度高、流动快、凝固快的岩流表面,基-酸性熔岩皆可见到。
图1-3-9 山西大同火山锥群
图1-3-10 五大连池绳状熔岩
(2)火山锥:火山喷出物围绕火山通道堆积而成的上陡下缓的锥状体称火山锥,它是中心式喷发的特征产物,根据构成火山锥的物质不同分为:
——碎屑锥:主要以爆发产物的浮岩块或熔渣组成,火山碎屑物质常大于95%,火山锥的原始坡度为30°左右,火山口呈碗状或漏斗状,其底部亦由火山碎屑组成。如果喷发为间歇多次的,则火山碎屑物呈层状产出。
——熔岩锥:主要以溢流产物的熔岩所组成,火山碎屑物常小于10%(一般为2%~3%),火山锥宽而矮,其原始坡度为2°~10°,平面多为三角形或多边形,呈盾状,又称盾火山,顶部火山口底平、壁陡,若干座火山往往呈定向排列,说明它们受断裂控制。盾火山绝大部分由玄武岩构成。
——混合锥:由火山碎屑物与熔岩互层组成的火山锥,为爆发与溢流交替喷出的火山产物,又称复合锥(图1-3-11),火山锥成层明显,又名层火山。由熔岩组成骨架,可形成高的山峰,火山最大坡度高达40°。如日本富士山直径达30km,高达3380m。火山碎屑物含量不一,从10%到95%不等,根据碎屑含量又可分为:富熔岩型火山锥(火山碎屑小于1/3),中间型火山锥(1/3~2/3),富碎屑火山锥(大于2/3)。
(3)火山口:火山锥顶部的圆形凹陷(图1-3-12),是火山爆发及岩浆回抽、退缩形成的,其内往往积水而成火山口湖,如我国长白山的天池。
图1-3-11 混合火山锥示意图
D.岩墙;L.岩墙管道形成的侧火山锥;F.熔岩;C.被覆盖的火山渣锥;S.岩席
图1-3-12 火山锥(内蒙古)
破火山口内升起新的火山锥,大的破火山口最大直径约2km,火山锥最大的相对高度约60m
破火山口是指经过破坏的火山口及其周围的洼陷,其成因有三:①侵蚀破火山口,是火山口被流水向源侵蚀加大的结果;②爆发破火山口,是火山强烈爆发,崩毁了火山口周围的火山锥,形成比原来火山口大的凹坑;③塌陷破火山口,是由原岩浆物质大量喷发或侵入后,岩浆房空虚,但火山口附近上覆物质增多,因支撑不足顺环状断裂崩塌沉陷,从而形成的火山构造沉陷。对于岩浆黏度很大、气体很多的火山,常以后两种为特征,其中尤以塌陷破火山口最大,一般呈圆-椭圆,直径大于1.5km,多数为10~15km,深度可达数百米,常积水成湖。
(4)熔岩穹:属于火山溢出体,包括岩钟、岩针、岩塔、岩碑、岩塞等。一般形成于喷发晚期,尤其是在猛烈爆发之后,气体大量逸出,以致岩浆黏度增大,它们靠内压被挤出火山口。多见于现代火山中,古老火山常因遭剥蚀而不能保存下来。
二、火山岩的相
火山岩相研究,对于恢复古火山结构,重建地质作用历史,提高火山岩区的地质制图的质量,促进火山岩区的找矿勘探工作,都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首先根据火山岩形成的环境,分为海相与陆相火山岩,它们主要区别如下:①陆相火山岩与下伏岩层常呈喷发不整合接触,风化壳发育,而海相者常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风化壳不发育;②陆相火山岩与陆相动物及淡水植物共生,而海相者与海相咸水生物共生;③陆相熔岩成分变化大(基-酸性皆有),常见红色氧化顶,柱状节理发育,而海相熔岩成分变化小(基性为主),常见枕状构造,中空骸晶发育,呈灰、淡绿、淡黄等颜色;④陆相火山碎屑物在水平方向上粒度变化明显,常见火山弹、火山泥球、熔结凝灰岩、泥流角砾岩;而海相火山碎屑物在垂直方向上密度变化明显,常见熔岩遇水淬碎的玻屑等。
火山岩相的进一步划分,则以全部火山活动产物的产出形态及岩石特征来划分。它不仅包括喷出的各种火山岩,也包括火山颈相岩石、次火山岩、火山沉积岩等与火山活动有关的岩石,这样才能全面反映火山作用在特定地质条件下所形成的地质体,才能概括火山岩的基本组成部分。以中心式火山喷发为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相(表1-3-2;图1-3-13)。
表1-3-2 火山岩相的主要特征
图1-3-13 火山岩相示意图
(1)溢流相:喷溢的岩浆往往黏度小,易于流动,形成熔岩,其成分从超基性到酸性皆有,但以基性者最发育。它可在火山作用各阶段形成,但常见的是尾随强烈喷发之后。
(2)爆发相:由火山强烈爆发形成的火山碎屑在地表堆积而成。组成爆发相岩石的岩性复杂,基性、酸性至碱性都有,但含挥发分多、黏度大的中酸性和碱性岩浆更有利于爆发相岩石的形成,爆发相岩石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等组成。一般来说,粗火山碎屑分布于火山口附近,而细火山碎屑可远离火山口形成大面积分布。爆发相形成于火山作用不同阶段,但以火山喷发早期及*阶段最发育。
(3)侵出相:主要为黏度大不易流动的酸性和碱性岩浆,在气体大量释放后,从火山口向外推挤出地表,堆积于火山颈之上部,形成直径小、厚度大、产状陡的熔岩穹。在熔岩穹的周围常有自碎角砾岩化的集块熔岩或角砾熔岩,成分以中酸性、碱性常见,多形成在喷发后期,特别是在猛烈喷发以后形成。
(4)火山颈相:是火山锥被剥蚀后,残存的具充填物的火山通道,也称岩颈、岩筒等,其横切面多近圆形,产状陡立,其上部一般直径较大,向深处缩小,上部呈喇叭状,中部呈筒状,下部为墙状,充填物多为火山碎屑岩、熔岩、碎屑熔岩、熔结火山碎屑岩等。
(5)次火山相:是与火山岩同源的,呈侵入产状的岩体,它与喷出岩同时间但一般较晚;同空间但分布范围较大;同外貌但结晶程度较好,具侵入岩的产状;同成分但变化范围及碱度较大。侵入深度为0.5~1.5km,一般不超过3km,由浅到深,岩石的结构构造、某些矿物的有序度,从近似火山岩变到近似浅成岩。次火山相岩可形成于火山作用各阶段,但主要形成于晚期阶段。
(6)火山沉积相:该相岩石几乎在火山作用全过程都可形成,但以火山喷发的低潮-间歇期最为发育。它是火山喷发叠加沉积作用产物,由喷出岩、沉积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沉积岩、沉积岩系组成,可形成于陆地也可形成海中,它多半分布在离火山口较远的地方。
年轻的火山岩区,常见喷出相及火山沉积相,易于判别;而古老火山岩区,火山机构多已遭剥蚀破坏,使火山颈相及次火山相被剥露,喷出相与火山颈相、次火山相常分辨不清,因此,古老火山岩区岩相的区分,应在搞清岩体的分布、产状、原生构造、岩性基础上,在剖面图、地质图、岩性图编制后,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比较正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