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中的观察与记录1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17 21:4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4 07:54
幼儿观察记录是幼儿在学习活动中通过观察和探索,
把自己的所见、
所闻、
所想、所得,用不同的形式记录下来的过程。在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什么是观察
记录、
为什么要进行观察记录以及如何在幼儿阶段有效地开展观察记录活动对当
前的幼儿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观察记录内容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皮亚杰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将
2
~
7
岁儿童的发展时期概括为前概念运算阶
段,在该发展阶段儿童以象征思维和直觉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
[4]
结合实践经
验,笔者发现小、中、大各年龄段幼儿在感知、注意、思维、表现时的目的性、
兴趣点、
持续时间都有所不同。
小班幼儿在观察事物时,
仅能关注事物的表面现
象,
中班幼儿则能逐渐认识和了解事物之间的简单关系,
而大班幼儿已能在教师
的启发和引导下发现事物变化更深层次的原因。
基于此,
小班幼儿的观察记录侧
重点应定位在现象、
感受体验的记录上;
中班幼儿观察记录的侧重点宜定位在材
料、
过程与现象变化等方面,
在记录中要强调探究的步骤;
大班的幼儿在观察记
录中更宜强调思维的过程,同时兼顾材料、过程、结果的记录。实践证明,适合
幼儿年龄特点、
认知水平和能力的记录内容,
不仅能巩固幼儿的科学经验,
还能
发展幼儿的科学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促进幼儿的自我学习。
二、引导幼儿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观察记录
幼儿的想像力是丰富多彩的,
创造力是令人称奇的,
他们的观察记录形式也
是异彩纷呈的。
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
通常选择粘贴、
涂色、
判断、
连线、
图形、
数字、符号、绘画及实物呈现等方法进行记录,有条件的还使用情景照片、语言
录音、活动摄像等。比较有代表性的记录形式有以下几种:
1.
动作表现。即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用动作表现出来,这是最简单、最明
了的一种记录方法。例如在小班“落下来了”的科学活动中,在引导幼儿充分观
察的前提下,
绝大数幼儿都能用动作来表现不同物体落下来的不同样子:
在表现
鸡毛落下来的样子时,
儿童张开小手慢慢转着圈,
表现从高到低慢慢飘落下来的
样子。有的则用小手来回轻轻摆动着,表现边摆边往下落。
2.
语言表达。即把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或情境通过言说的形式表达出来,
这种方法相对而言对儿童有更高的要求。
例如在下雨前,
教师组织幼儿到室外观
察蚂蚁搬家的情景。
如果教师能有目的、
有计划、
有条理的指导幼儿认真仔细观
2
察,
回到教室后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观察到的情景,
这种语言的表述往
往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
符号记录。符号记录体现了更高的思维形式,它要求将直觉感受的事物通
过抽象的符号表达出来,
所以从动作表现到语言表达,
再到用符号来记录已经不
仅仅是表达形式的变化,
还是思维方式的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天生就具备符
号表达能力,
教师需要及时捕捉到幼儿的闪光点予以鼓励,
并创设一定的环境使
这些闪光点得到发展。
另外,
在图形符号记录的表达形式中教师应该以幼儿为本,
认可每个幼儿表现的独特性,
鼓励每个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来表达,
这样幼儿的
记录能力就会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4.
艺术表现。除简单的符号记录外,绘画、粘贴、涂色等艺术形式也是幼儿
喜欢的记录方式。
它能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枯燥的事物趣味化。
如在区域角的
小医院里,
幼儿玩得热火朝天,
明明捂着脸哎呦哎呦的来到小医院,
大夫有模有
样地检查后,
边说边在病历上画出了病情――一个小娃娃、
一颗硕大的牙齿、
一
条虫子、一把钳子„„接着大夫就带着小病人去拔牙了。
除此之外,还应有机整合个人记录、小组记录及集体记录等记录形式。个
人记录是个人在探索过程中进行的记录,
个体通过操作独立完成探索、
观察、
记
录活动;
小组记录是由几个人合作完成活动过程的记录。
集体记录是全体幼儿将
活动过程进行记录并呈现给大家,
通过群体实验验证最终获得正确的答案。
集体
呈现的、
具体形象化的记录更适合小班幼儿;
集体引领与个人相结合的记录更易
于中班幼儿的参与;
以自主创作记录为主的小组合作记录更能满足大班幼儿的成
长需要。需要注意的是,小、中、大班幼儿侧重的记录方法并不是完全割裂的,
它需要教师在活动中灵活应用,
从而使这种教育方法能更好地激发幼儿探究的兴
趣,提高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