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表现了苏轼当时怎样的心情50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17 21:59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0 09:41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八月,苏轼于湖州知州任上,以作诗指斥乘舆、讥切时政的罪名下御史台,酿成有名的“乌台诗案”。年底,诏责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翌年二月至黄州(今湖北黄冈市)。这首《定风波》词就作于到黄州第三年的春天。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前小序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借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据《东坡志林》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全词紧扣途中遇雨这样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来写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篇中的“风雨”、“竹杖芒鞋”、“斜照”等词语,既是眼前景物的实写,又不乏比兴象征的意味,是词人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体验的外化。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东坡词独特的审美风格。

  词的上片写冒雨徐行时的心境。首句写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声响,这是客观存在;而冠以“莫听”二字,便有了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作者的性格就显现出来了。“何妨”句是上一句的延伸。吟啸,吟诗长啸,表示意态安闲,在这里也就是吟诗的意思。词人不在意风雨,具体的反应又怎样呢?他在雨中吟哦着诗句,甚至脚步比从前还慢了些哩!潇洒镇静之中多少又带些倔强。“竹杖芒鞋”三句并非实景,而是作者当时的心中事,或者也可看作是他的人生哲学和*宣言。芒鞋,即草鞋。谁怕,有什么可怕的。平生,指平日、平素。作者当时是否真的是“竹杖芒鞋”,并不重要;而小序中已言“雨具先去”,则此际必无披蓑衣的可能。所应玩味的是,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本是闲人或隐者的装束,而马则是*和忙人用的,所谓的“行人路上马蹄忙”。都是行具,故可拿来作比。但竹杖芒鞋虽然轻便,在雨中行路用它,难免不拖泥带水,焉能与骑马之快捷相比?玩味词意,这个“轻”字并非指行走之轻快,分明指心情的轻松,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意,与“眼边无俗物,多病也身轻”(杜甫《漫成二首》之一)中的“轻”字亦同。词人想,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也好,*上的风雨(指贬谪生活)也好,又都算得了什么,有什么可怕的呢?况且,我这么多年,不就是这样风风雨雨过来的吗?此际我且吟诗,风雨随它去吧!

  下片写雨晴后的景色和感受。“料峭春风”三句,由心中事折回到眼前景。刚才是带酒冒雨而行,虽衣裳尽湿而并不觉冷。现在雨停风起,始感微凉,而山头夕阳又给词人送来些许暖意,好象特意迎接他似的。“相迎”二字见性情。作者常常能在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让这暂时的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这也就是他的旷达之处了。“回首”三句复道心中事,含蕴深邃。向来,即方才的意思。“回首向来萧瑟处”,即是指回望方才的遇雨之处,也是对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词人反思的结果是:“归去”。陶渊明的退隐躬耕,是词人所仰慕的,但终其一生,词人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退隐。“未成小隐聊中隐”(《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五)。质言之,他所追求的并非外在的“身”的退隐,而是内在的“心”的退隐;所欲归之处,也并非家乡眉州,而是一个能使他敏感复杂的灵魂得以安放的精神家园。“此心安处,即是吾乡”。也正因如此,词人以“也无风雨也无晴”收束全篇,精警深刻,耐人寻味。方才遇雨时,词人没有盼晴,也不认为风雨有什么不好;现在天虽晴了,喜悦之情也淡得近乎没有。因为自然界和仕途上有晴有雨,有顺境有逆境,但在词人心中却无晴雨,因为“凡所有象,皆是虚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词人始终是泰然自若的。结句透过一层来写,是篇中的主旨,也是苏轼诗歌的典型风格——“坡仙化境”的很好体现。所谓的“坡仙化境”,就是在深挚、迫切、执著之后,忽然能够回转、放开,有类释家的先“执”后“破”。在此词中,“一蓑烟雨任平生”,潇洒镇静中不免带些抗争之心,也仍是另一种形式的“执”;“也无风雨也无晴”,则是对之的升华。如果将上片的结句比喻作禅宗里神秀和尚的偈语“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则苏轼此时“回头自笑风波地,闭眼聊观梦幻身”(《次韵王延老退居见寄二首》其一),似乎顿悟到了方才的冒雨徐行也多少有些作态。现在雨过天晴,一切都象什么也没有发生似的,有如六祖慧能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词人这才回到真我,体悟到生命的真谛,这也才是真正的彻底的“破”。

  在苏轼现存的360多首词作中,“归”字竟出现了100馀次,这是深可玩味的现象。李泽厚先生说:“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美的历程》)。在《临江仙·夜归临皋》一词中,由于结尾“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两句所表达的弃官归隐之念,以至于“翌日喧传子瞻夜作此词,挂冠服江边,拿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二)。“本来,又何必那样呢?因为根本逃不掉这个人世大罗网”(《美的历程》)。无论是人间天上,抑或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实际只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喻而已。

  旷达——顿悟——感伤,是苏轼文学作品中所特有的一种情感模式。他一生屡遇艰危而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但内心深处的感伤却总是难以排遣。这种感伤有时很浓,有时又很淡,并常常隐藏在他爽朗或自嘲的笑声的背后。他的《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一词的下片:“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行人(指作者自己)自知无法看到墙内佳人的身姿容貌,只想再驻足聆听一会儿,孰料佳人此际已荡罢秋千离去,尚不知墙外还有一个多情的行人,这怎不令人懊恼呢!佳人之“无情”,乃因不知有墙外“多情”行人的存在,而世间带有普遍性与必然性“人世多错迕”之事,又何止此一件呢?苏轼一生忠而见疑,直而见谤,此际落得个远谪岭南的下场,不也正是“多情却被无情恼”吗?他嘲笑自己的多情,也就是在嘲笑那些加在自己身上的不公的命运,在笑一切悲剧啊!

参考资料:http://www.univs.cn/univs/hust/content.php?id=103029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0 09:41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湮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去无风雨也无晴。

“莫听穿林打叶声”,只“莫听”二字便见性情。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是客观存在,说“莫听”就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反映了苏轼当时豁达的心态,应经不为外物所动,达到了较高的人生境界。
苏轼一生中所遭遇最大的变故,就是在他四十四岁那年,被人诬陷说他愚弄朝廷,并且时常写一些讽刺朝廷的文章。朝中大臣听了大怒,马上把他逮捕入狱。
在狱中,他受到严厉的拷问,且动不动救被重重的杖打。他自知没有希望生还了,就写了两首诀别诗给他最亲爱的弟弟。
谁知到当时的神宗皇帝怜惜他是个难得的才子,不忍心让他平白死去,就命令臣子再重新调查这件案子。审办的结果,苏轼被贬谪到湖北,结束了一百三十天最悲惨的狱中生活。
由于他经过了这么大的苦难,到了湖北,他的人生观变的很豁达,这首“定风波”,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纵使一生都遭遇到挫折困苦,不过,“谁怕?一蓑湮雨任平生”啊!等到烟云雨雾都过去了,那不就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了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0 09:42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湮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去无风雨也无晴。
“莫听穿林打叶声”,只“莫听”二字便见性情。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是客观存在,说“莫听”就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反映了苏轼当时豁达的心态,应经不为外物所动,达到了较高的人生境界。
苏轼一生中所遭遇最大的变故,就是在他四十四岁那年,被人诬陷说他愚弄朝廷,并且时常写一些讽刺朝廷的文章。朝中大臣听了大怒,马上把他逮捕入狱。
在狱中,他受到严厉的拷问,且动不动救被重重的杖打。他自知没有希望生还了,就写了两首诀别诗给他最亲爱的弟弟。
谁知到当时的神宗皇帝怜惜他是个难得的才子,不忍心让他平白死去,就命令臣子再重新调查这件案子。审办的结果,苏轼被贬谪到湖北,结束了一百三十天最悲惨的狱中生活。
由于他经过了这么大的苦难,到了湖北,他的人生观变的很豁达,这首“定风波”,就是这时候写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0 09:42

一、写作背景
1079年,苏拭因“乌台诗案”,被拘捕。亲友惊散,家人震恐,苏拭自己也作了死的准备。后因苏辙和其他大臣的多方营救,方得免死罪,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名为朝廷命官,实际是个囚犯,生活艰难,行动亦受到监视。后来他回忆当时处境,还心有余悸,说自己是“惊魂未定,只影自怜。”身经如此重大打击,苏轼锐气渐失,苦闷难道,便一面从佛老思想中寻求解脱,一面到自然山水中获取安慰。相者云:一双学士眼,半个配军头。1082年7月和10月,他先后两次泛游黄州赤壁,写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一般称第一篇为《前赤壁赋》。
文中所记的赤壁,是黄州的赤鼻矾,当地人因音近误称为赤壁。苏轼有意借题发挥,来抒写自己在黄州时期的怀抱感慨。
二、赏析词文:
《定风波》
《定风波》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作于元丰五年(1082)谪居黄州时。据《东坡志林》卷一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这首词及小序虽然着力表现了吟啸徐行、任凭雨打的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但实际上潇潇春雨和料峭春风是使苏轼得了一场病的。但苏轼不提病事,而直抒胸襟。
词语:
⑴芒鞋:草鞋。⑵吟啸:吟唱长啸,表现泰然自若的情态。⑶料峭:形容微寒。
品味语言,鉴赏形象。
1.讨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加点的词语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精神?
提示:这几句话描写了一个穿着草鞋,拄着竹杖,迎着疾风骤雨,缓缓而行,时而吟唱时而又长啸的潇洒旷达的抒情主体形象,\\\"莫听\\\"、\\\"何妨\\\"、\\\"谁怕\\\"是关键词,写出了词人在“同行皆狼狈”,其“独不觉”,欣然前行的独立人格精神。
2.思考:“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了怎样的品质?
提示:自己平生任由各种各样的风吹雨打都是无所畏惧的,表现了词人无惧苦难,勇敢前行的意志品质。
学习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效果。
讨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提示:这句话的表层含义是回头看狂风大作,骤雨肆虐的情形,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其深层含义是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会成为过去。这是一语双关的手法,以曲笔直抒胸臆,从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按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短期借款所发生的利息,一般应记入( )科目。 省钱输送机 江西同步带欧规皮带滚轮模组规格 请问91年3月12日是什么星座拜托各位大神 1991年3月11的双鱼座怎样拜托了各位 谢谢 ...年11月3号。这两个时间出生的人各是什么塔罗牌?拜托各位大神... 孤岛惊魂4怎么不显示dlc 微信百万保障诈骗是怎么回事 秋季大棚里应候种植什么蔬菜最适合 上海音乐学院钢琴十级通过率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的全诗主旨63 欧阳天顺艺术签名怎么写 怎么样可以申请一个新的? 苏轼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抒发了什么人生态度25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49 怎样做好吃的鸡肉啊522 谁知道羽泉最近的消息啊??? 怎么才能注册? 河套学院校企合作和哪个企业 题4万公里,一定要换变速箱油和刹车油吗 4万多公里,自动变速箱油和刹车油需要换了吗?? 25000公里,需要换刹车油和变速箱油吗 如何用一个手机号注册多个? 显卡gtx1050 内存8g 处理器i5-3470,我想问一...1 苏轼的词《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的鉴赏 读完此词后的个人感...38 搜狗拼音输入法在聊QQ时选字菜单总出现在聊天框的后边 如图 《中国国家地理》读书卡怎么做 孩子起名“致远”怎么样?3 南通火车站到南通新开镇江海路189号有多远 女生不回短信,是什么意思?还有必要继续发吗~?1568 过敏性不过遇上感冒 杭州瓜山社区拆整结合以后还会拆迁吗 如何打出带声调的字母(汉字有声调的)?1 如何在大学生活中得到成长,得到收获? 东方时事评论_惟有中华 作者都是帮什么人,有什么背景?960 求一套魔兽世界的布甲幻化。 请问电瓶车充满电后不取充电器还会继续冲电吗?83 魔兽世界怎么幻化402 我想弄一套古尔丹的幻化,请问这一套装备在哪里能搞到?特别是那...1 怎么用EXCEL编制分布数列29 谁知道羽泉07年11月出的最新专辑的歌曲名字? 对方改了+怎么查找对方旧的? 欧阳合刚艺术签名怎样写 请问有没有“欧”字的艺术签名3 求欧阳周的艺术签名,万分感谢!3 办信用卡骗局1 4万公里有必要更换变速箱油和刹车油吗 振威楼宇对讲系统电控锁失灵怎么修 电动车充电充满了,不拔充电器影响电池质量吗?35 河套学院专升本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