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8:34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21:23
甲状腺肿瘤是常见病、多发病,其中绝大多数是良性腺瘤,少数为癌,罕见肉瘤。根据16个国家的统计资料,哥伦比亚、夏威夷和冰岛的年发病率最高为3.5%/10万,丹麦最低为0.9/10万,日本、芬兰、瑞曲等国居中。 甲状腺肿瘤大多数是无痛的孤立结节,临床上要注意和其他甲状腺疾病鉴别,有时分化性腺癌和腺瘤也极为相似,影象学和细针穿刺等检查可协助诊断。 甲状腺瘤大多发生于青年女性,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治疗手段。甲状腺癌是由数种不同生物学行为和病理类型的癌肿组成,它们的发病年龄、生长速度、转移途径和预后都有明显不同。甲状腺癌的处理涉及外科、放疗和化疗等多个学科,其中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少数分化性癌术后的残留灶应用放疗可以获得控制。对于癌肿累及双侧喉返神经和气管的治疗,仍然是当代外科领域有待解决的课题。 由于甲状腺癌有多种不同的病理类型和生物学特性,其临床表现也因此各不相同。它可与多发性甲状腺结节同时存在,多数无症状,偶发现颈前区有一结节或肿块,有的肿块已存在多年而在近期才迅速增大或发生转移。有的患者长期来无不适主拆,到后期出现颈淋巴结转移、病理性骨折、声音嘶哑、呼吸障碍、吞咽困难甚至Horner综合征才引起注意。局部体征也不尽相同,有呈甲状腺不对称结节或肿块,肿块或在腺体内,随吞咽而上下活动。待周围组织或气管受侵时,肿块即固定。 (一)乳头状癌 是一种分化好的甲状腺癌,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总数的3/4;病灶一般为单发,体积大小不等,最小的直径在0.5cm以下,称之微癌;直径在1cm以下的称之为隐癌,大的病灶直径可大于10cm。小的肿瘤常常是实质性病灶,而大的肿瘤往往伴有囊性变。囊变者可见囊壁有葡萄簇样结节突出囊腔,腔内存有陈旧性血水。该型癌肿一般无包膜,仅5%有不完整包膜。在显微镜下有些肿瘤细胞排列成乳头状,乳头大小不等,长短不一,常见*以上分支,乳头中心为纤维血管囊,细胞大小均匀;核小、*少见。乳头状癌常伴有滤泡状癌的成份,但肿瘤的命名仍为乳头状癌,而不称为滤泡状癌或者混合型。如果乳头状癌中含有未分化癌的成份,而命名应为未分化癌,也意味着这一种未分化癌可能是乳头状癌的进一步恶化。有时肿块很小,颈部淋巴结转移常见被发现。本癌恶性度较低,10年存活率可达88%。乳头状癌在临床上常有甲状腺区孤立性结节,直径多在lcm以上。隐伏性癌多见于尸检,或在已发生颈区淋巴结转移时发现肿块。 (二)滤泡状癌 占甲状腺癌总数的10%~15%,肉眼检查时看到滤泡状癌是一种实质的具有包膜的肿瘤,包膜上常密布着丰富的血管网,较小的癌肿和甲状腺腺瘤很相似。切面呈红褐色,常可见到纤维化,钙化出血和坏死。组织学上,由不同分化程度的滤泡所构成。分化良好者,滤泡结构较典型,细胞异型性亦较小。这时与腺瘤不易区别,需依靠包膜或血管浸润来确定病理诊断。分化不良者滤泡结构较少,细胞异型较大,核*象亦多见,可呈条索状实性的巢状排列。有时癌细胞穿出包膜进入多处静脉中形成癌栓,常常成为远处转移的起点,所以滤泡状癌多见于血道转移,文献报道占19%~25%。滤泡状癌多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妇女,临床表现与乳头状癌相类似,但癌块一般较大,较少局部淋巴结转移,而较多远处转移。少数滤泡状癌浸润和破坏邻近组织,可以出现呼吸道阻塞等症状。 (三)甲状腺髓样癌 在1951年由horn首先描述,1959年Hazard等进一步阐明了这种特殊类型的癌。并命名为髓样癌。占甲状腺癌总数的3%~10%,瘤体一般呈圆型或卵圆型,边界清楚,质硬或呈不规则形,伴周围甲状腺实质浸润,切面灰白色或淡红色,可伴有出血坏死及钙化,肿瘤直径平均约2~3cm。显微镜下癌细胞呈卵圆型,多边形或梭形,核*少至中等;细胞排列呈巢状束带状或腺腔状。间质中含有数量不等的淀粉样物,癌细胞多时,淀粉样物较少,反之淀粉样物就多;转移灶中也如此。甲状腺髓样癌是一种中度恶性的癌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大多数是散发性,约10%为家族性。临床上除了和其他甲状腺癌一样有甲状腺肿块和颈淋巴结转移外,还有其特有的症状。约30%患者有慢性腹泻史并伴有面部潮红似类癌综合症,或cushing代谢综合症,与肿瘤细胞产物有关。 家族性髓样癌的特征如下: ①发病年龄较轻,诊断时平均年龄33岁,散发性髓样癌诊断时平均年龄超过55岁。 ②均为双侧性癌腺叶和多中心病变,肿瘤分布和形态不对称,可能一侧有巨大肿物而对侧仅有组织学征象,但无一例外地均为双侧病变。散发性者多为单侧肿物。 ③家族性髓样癌癌块较小,由于筛查,也有隐性发现。散发性者癌块直径多超过4cm。 ④家族性者较少见淋巴转移,远处转移更少见,可能因发现较早之故。 ⑤家族性髓样癌多位于滤泡旁细胞集中处,即腺叶上中三分之一交界处。 ⑥家族性髓样癌常伴有嗜铬细胞瘤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四)甲状腺未分化癌 系高度恶性肿瘤,较少见,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5%~10%,好发于老年人。未分化癌生长迅速,往往早期侵犯周围组织。肉眼观癌肿无包膜,切面呈肉色,苍白,并有出血、坏死,组织学检查未分化癌可分为棱型细胞型及小细胞型两种。主要表现为颈前区肿块,质硬、固定、边界不清。常伴有吞咽困难,呼吸不杨,声音嘶哑和颈区疼痛等症状。两颈常伴有肿大淋巴结,血道转移亦较常见。 癌症病人的饮食调理 来源:一品海参海洋食品网 更新:2005-12-25 查看:60 1、饮食调理存在什么误区 饮食调理所存在的误区一方面是严格控制进食量,以"饿死"癌细胞。持这种观点的认为,癌细胞摄取营养的能力比正常细胞强的多,如果病人吃的多,营养好,首先好了癌细胞,因而不主动加强营养。这是错误的。正是癌细胞增殖速度快,它急剧地消耗人体的营养,导致人体营养不足,抗癌能力下降,癌细胞进一步发展,扩散。另一方面认为癌症是"富贵病",要大吃大补。虽然癌症病人需要营养,但是由于癌症在侵蚀人体过程中,严重破坏了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使病人的味觉减退,食欲下降,消化功能很差,致使食欲减退,食欲下降,营养吸收我各项代谢发生障碍,这时如果一味的给病人进食龟,甲鱼,海参等不易消化的大补食物,不但不能消化吸收,还会加重胃肠消化吸收功能的障碍,进一步加重厌食。实是欲速则不达,反而有害。再一方面是重食轻饮。病人和家属常常是重视吃什么、怎样吃,而对饮水方面的调理则有所疏忽。事实上,癌症破坏人体水和电解质的平衡是一样严重,而水的平衡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因此在防治和康复过程中,就很需要注意病人饮水的正确调理。 2、如何正确进行饮食调理 基本要求是:总热量要够,营养要平衡,食物结构要合理,烹调方法和进食方法要讲究。 (1) 总热量 癌症病人每日从食物摄入的总热量一般尽可能争取不低于正常人的最低要求,即每日在10千焦以上,因为癌症病人体内蛋白质分解高,合成代谢功能减低,营养处于入不敷出的负氮平衡状态,故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要增加。一般每日摄入蛋白质应达到1.5克体重以上,而且应以优质蛋白为主,如鸡蛋,牛奶,肉类,豆制品等。 (2 营养要相对平衡 根据病人的需要,各营养素要相对应的适量,齐全,除充足优质的蛋白质摄入外,一般应以低脂肪,适量碳水化合物为主。注意补充维生素,无机盐,纤维素等,这些可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获得。 (3) 食谱结构要合理 癌症病人食谱切不可简单和单一。应该是品种多,花样新,结构合理,在制作食谱时,要尽可能做到:清淡和高营养优质量相结合,质软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相结合,新鲜和食物寒热温平味相结合,供应总量和病人脏腑寒热虚实证相结合。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4) 烹调方法和进食方法要讲究,设法增进病人食欲 在食物的选择,制作,烹调上,应创造食物良好的感观性状,在色,香,味,形上下功夫,尽可能的适合和满足病人的口味爱好和习惯。还要根据病人的消化能力,采取少量多餐,粗细搭配,流质,软食与硬食交替,甜咸互换等形式进餐。吃饭时要创造愉悦气氛,尽量与亲属同进食。吃饭前,尽量避免油烟味等不良刺激。在病人放、化疗间歇期,抓紧食欲好转的有利时机补充营养。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21:23
关于甲状腺手术以后的饮食问题大家总是在不停的提问。而各位患者在网上搜出来的东西又说法不一致,甚至有的地方说的完全是相反的,令人疑惑。其实,术后饮食这种*是我们中国人的特色;因为中医中药的缘故,国人对于“饮食保健”特别重视,总是觉得饮食对于术后康复、长期复发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实际上在西方国家,没有针对饮食的特别的说法。目前的国际上的甲状腺癌诊治指南也没有对于术后的饮食有着任何规定。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掌握甲状腺癌术后的饮食问题呢?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21:24
中医认为甲状腺癌的产生,多因忧思郁怒,情志内伤,肝失调,痰湿瘀阻,以致脏腑不和,气血壅滞,形成肿块结于喉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