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8:30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9:50
意思是: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人是改变不了的。
出处:《论语·阳货篇》
原句: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译文: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者不会半途而废。”
“上智”是指高贵而有智慧的人;“下愚”指卑贱而又愚蠢的人,不移是指坚定,不改变想法,参见“贫贱不移”。世人看到好走的路就放弃脚下已经在走的路,以为自己比下愚聪明,殊不知上等的智者不会半途而废。
扩展资料
《论语·阳货篇》选自《论语》第十七章。
本篇共26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这一篇中,介绍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对仁的进一步解释,还有关于为父母守丧三年问题,也谈到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等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9:50
《论语》(阳货第十九)孔子有一句话:“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意思是说:“只有上等的聪明人与下等的愚笨的人是不可改变性情的”。从这句话的本意来看,孔子认为人的性情大都是可以改变的,只有上等的聪明人与下等的愚笨的人才是不可改变的。但后人附会,却把它理解为“上等的聪明人与下等的愚笨的人是不可改变的”,意思完全弄反了。而且把性情附会为等级、地位的世俗的东西,以此证明孔子是封建甚至是奴隶等级制度的鼓吹者,这实在是很荒唐的。其实,孔子对人性的是有着很透彻的了解的。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第十九)人的天性本来是相近的,因为习惯不同而逐渐使他们差距远了。所以他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第十五)我对每一个人都可以加以教育,没有*贵贱等区别。实际上孔子的学生中几乎各类人等都有,他因人施教,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平等对待。颜回可能是最穷的,却是他最欣赏的学生。其实,孔子看人是否卑贱,并不是注重于这个人是否有地位、生活是否富裕,而注重的是德行。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0615625.html?si=1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9:51
只有最聪明的人和最敦厚的人才能不被环境影响,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改变。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9:51
意思是:只有上等的聪明人与下等的愚笨的人是不可改变性情的。
出自:《论语》(阳货第十九)孔子有一句话:“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这句话的本意是,孔子认为人的性情大都是可以改变的,只有上等的聪明人与下等的愚笨的人才是不可改变的。但后人附会,却把它理解为"上等的聪明人与下等的愚笨的人是不可改变的",意思完全相反了。
而且把性情附会为等级、地位的世俗的东西,以此证明孔子是封建甚至是奴隶等级制度的鼓吹者,很是荒唐。
孔子对人性的是有着很透彻的了解的。他说人的天性本来是相近的,因为习惯不同而逐渐使他们差距远了。所以他对每一个人都可以加以教育,没有*贵贱等区别。
扩展资料:
实际上孔子的学生中几乎各类人等都有,他因人施教,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平等对待。颜回可能是最穷的,却是他最欣赏的学生。其实,孔子看人是否卑贱,并不是注重于这个人是否有地位、生活是否富裕,而注重的是德行。
孔子对人性的是有着很透彻的了解的。他说人的天性本来是相近的,因为习惯不同而逐渐使他们差距远了。所以他对每一个人都可以加以教育,没有*贵贱等区别。实际上孔子的学生中几乎各类人等都有,他因人施教,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平等对待。
颜回可能是最穷的,却是他最欣赏的学生。其实,孔子看人是否卑贱,并不是注重于这个人是否有地位、生活是否富裕,而注重的是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