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10:50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10:25
这个事情还要从很早讲起,我们知道我们党建立军队之初就一直倡导人人平等,即便是在军队里面我们党也是讲求官兵都是平等的。上个世纪30年代初的时候,刘伯承在苏联学习回国,此次刘伯承在苏联学习了苏联军队的一些建制,准备拿回来借鉴。于是刘伯承专门找来了左权和叶剑英等人,请他们一起翻译苏联军队的一些称呼、条令等内容,为的是给我们自己的军队也建立完整的条令和制度。
刘伯承曾经在军队中干了很多年,因此他也深知在之前的军阀的军队里面,长官和士兵存在很大的差别,长官还经常欺负普通士兵,因此士兵当然不愿意为长官卖命,这样的军队战斗力比较低也就很好理解了。而我们党向来倡导官兵平等的,因此刘伯承认为改变一些称呼:比如说称呼“司令”的时候一定要加一个“员”字,即称呼“司令员”。
而其他的一些称呼,刘伯承认为带有歧视性色彩的也一律改变了,比如:“勤务兵”改成了“公务员”,“护兵”改成了“警卫员”,“伙夫”改成了“炊事员”。这样一来。无论是司令,还是下面普通的士兵、炊事员,都是“员”了,体现了官兵平等,大家都是为了*,只是*的分工不同罢了。
刘伯承的这一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因此这一称呼也一直沿用至今,在中国人民*的城市称呼中,司令就是叫司令员的。但是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队称呼中都没有中国这样的称呼,这可算是世界独一份了。
而且在中国司令员那也不是随便叫的,只有在我军的军区、警备区、军、兵种军事主官才能称呼司令员。据说在部队里面每年都有一些党入伍的新兵,因为不知道称呼而闹笑话,比如司令员下令视察,直接称呼人家长官。其实要是搞不清楚到底称呼人家什么,直接叫首长总是没错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10:26
为了体现官兵平等的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