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古诗词断句技巧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21:11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4:17
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是什么,文言文断句简单技巧有哪些,文言文怎么断句?希望下面的文言文断句技巧顺口溜能帮到你。
高中文言文断句口诀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
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
更多内容下载高中学习app【高中知识宝典】
文言虚词断句歌
“曰”后冒(:),“哉”问叹(?!)
“于”“而”一般在中间
“耶”“乎”经常表疑问(?)
“则”前断句常加逗(,)
“矣”“耳”“焉”后常加句(。)
“者”“也”作用表停顿
或句(。)或逗(,)酌情看
“盖”“夫”“若夫”“纵”“向使”
“然则”“是故”“于是”“苟”
经常用于句子首
解释
1.“曰”后面加冒号是不言而喻的;“哉”常用在句末,表示感叹、询问或反问语气,句末常用叹号或问号。例如:“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2.“而”作连词经常用于句子中间,起连接作用,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于”是文言文中用得最多的介词,由它和名词组成介词结构多数放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后作补语。例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则”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其中,“则”表示承接、假设、转折等关系时,“则”前常有停顿。例如:“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则”表示并列关系时,常用于句中。例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语气词“盖、夫、且(若)夫”等常用在句首,它们前面要断句。此外,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则”“苟”“纵”“是故”“于是”“向使”“是以”“纵使”“然则”等前面也常常要断句。例如:“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夫战,勇气也。”“若夫淫雨霏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然则何时而乐耶?”“苟富贵,勿相忘。”“向使无君,人各自私,人各自利也。”
5.“矣、耶、乎、焉、耳、而已”等是句末语气词,后面要断句。例如:“古之圣人其出他人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此亡秦之续耳。”“然则何时而乐耶?”“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壮士,能复饮乎?”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4:18
文言文断句方法总结
一、看关键词
(1)凡看到“曰”字者必定是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要加冒号和前后双引号。如上文:滕文公问曰:“……”孟子对曰:“……”。
(2)也,乎,矣,哉,耳等语气词常出现在句子末尾表达某种语气,他可以提示句子结束的位置。如“……能及也”“……可为也”“事齐乎”。又如“夫”“盖”常位于句首作发语词。而“故(是故)”常位于分句之首,表示顺承关系。而“岂”常位于句首表反问语气。
(3)看称谓。对人物的称谓常作主语或宾语。常位于句首或句尾。上文中滕文公、孟子都是主语,位于句首。
(4)感叹词。如:呜呼,嗟夫,嘻,噫等感叹词都独立使用。
二、利用修辞断句
在文言文中,排比、对偶等是文言文中常用的修辞,讲究对称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色,这些特征也为我们断句提供了依据。比如:“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
三、总分关系断句法
依据总分关系可以比较方便地进行断句。
1、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2、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3、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四、借助固定结构
文言文中有一些特殊的固定结构,如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等。这些句式可以作为我们断句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