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关于英格玛·伯格曼的资料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19:53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06:59
伯格曼是世界电影艺术史上绝对顶级的大师,这个人,开辟了现代主义者里电影的先河,他最早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运用了一些复杂的电影语言手段去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伯格曼1918年7月14日出生于瑞典乌普萨拉的一个具有浓厚宗教气氛的家庭。父亲恩里克·伯格曼是位虔诚的路德教徒,曾长期担任牧师。母亲是一位上层阶级出身的小姐,任性而孤僻。父亲对伯格曼的管束严厉到臻于残忍的程度,伯格曼的童年生活笼罩着一种严峻、压抑的气氛,这一切对伯格曼后来的创作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1937年,伯格曼进入了斯德哥尔摩大学攻读文学和艺术史,他阅读了大量莎士比亚和斯特林堡等著名戏剧作家的作品。同时,他经常出没于学校的学生业余剧团,编写剧本,导演戏剧,饰演角色。大学毕业后在哥德堡、赫尔辛堡、斯德哥尔摩皇家剧院担任过戏剧导演,这为他日后的电影编导生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44年伯格曼写出了第一个电影剧本《折磨》,尖锐地抨击了瑞典的学校教育制度对学生的粗暴、*和残酷压迫,由阿尔夫·斯约堡拍成影片。1945年伯格曼执导了他的第一部影片《危机》。(1948)、《渴》和《监狱》(1949)等片。
50年代初,伯格曼在电影艺术上成熟起来。50年代中后期,随着《夏夜的微笑》、《第七封印》、《野草莓》、《魔术师》等影片的拍摄完成,伯格曼跻身于世界著名导演的行列。六七十年代,伯格曼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在用摄影机窥视人的灵魂,如“沉默三部曲”,即《犹在镜中》(1961)、《冬日之光》(1962)和《沉默》(1963),以及《假面》(1966)、《耻辱》(1968)、《呼喊与细语》(1972)等等。这些影片排除了戏剧冲突、故事叙事,以隐喻、象征的手法探讨现代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困难和生命的孤独痛苦。这一时期,伯格曼多采用室内心理剧的结构形式,在看似狭小的空间里展示人的内心无比广阔的时空变幻。
1977年伯格曼拍摄了反法西斯影片《蛇蛋》,1978年拍摄了他的最舞台化的影片《秋天奏鸣曲》,描写事业与家庭的矛盾、母亲与女儿之间的隔膜,以及她们之间又爱又恨的相互关系。影片由英格丽·褒曼主演。1981年,伯格曼着手拍摄他自称为“最后一部影片”《芳妮和亚历山大》。这是他人物最多、情节最复杂、规模最大、视野最广阔、拍摄费用最昂贵、放映时间长达三个多小时的影片。这部影片有六十个有台词的角色,一千二百个群众演员,是一部把喜剧、悲剧、滑稽剧和恐怖片熔于一炉的家庭纪事。伯格曼过去影片中的主题和人物,以及一切他所迷恋的事物都重复出现在这部影片里,他自称这部影片是他“作为导演一生的总结”,是“一曲热爱生活的轻松的赞美诗”。
伯格曼电影作品一览表:
1953年,《小丑的夜晚》、《爱的一课》
1954年,《秋日之旅》
1955年,《夏夜的微笑》
1956年,35天完成《第七封印》
1957年,首次执导电视剧。编导电影《野草莓》、《生命的门槛》
1958年,《面孔》(美国上映时改名《魔术师》)
1959年,《*泉》
1960年,《魔鬼的眼睛》、《犹在镜中》直译为《穿过昏暗的玻璃》
1961年,《冬日之光》
1962年,《沉默》
1963年,《这些女人们》
1965年,《假面》
1966年,《狼的时刻》
1967年,《羞耻》
1968年,《仪式》、《*》
1969年,拍了一部纪录片
1970年,《接触》
1971年,54岁。《喊叫与耳语》(《呼喊和细语》);
1972年,《婚姻场景》
1974年,《魔笛》
1975年,《面对面》
1976年,4月,离开瑞典,过自我放逐式的生活。在慕尼黑编导《蛇蛋》
1977年,在挪威编导《秋天奏鸣曲》
1978年,60岁。与8个子女欢聚一堂。
1979年,《木偶生命》
1981年,《芬尼和亚历山大》
1982年,宣布退出影坛。
1983年,为电视台编导影片《排练之后》;拍摄纪录片《卡琳的面孔》以纪念母亲。
1984年,导演莎剧《李尔王》。
1985年,为电视台编导影片《受祝福的人》
1986年,写完自传《魔灯》;导演莎剧《哈姆雷特》
获奖情况:
《夏夜的微笑》 1955年戛纳电影节特别奖
《第七封印》 1957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女人的期待》 1958年戛纳电影节特别国际奖、最佳导演奖、女演员集体演技奖
《野草莓》 1958年西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魔术师》 1959年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之泉》 1960年戛纳电影节国际影评家联盟特别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杯中黑影》 1962年西柏林电影节天主教电影奖、纽约影评家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哭泣与耳语》 1972年纽约影评家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面面相觑》 1977年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
《芬妮与亚历山大》 198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电影年谱:
1918年7月14日,恩斯特·英格玛·伯格曼诞生在瑞典的乌普萨拉。父亲埃里克是斯德哥尔摩一个教堂的副牧师,他的母亲名叫卡琳。
1920年,3岁,全家迁往斯德哥尔摩。
1922年,5岁,妹妹玛格丽特诞生。
1924年,7岁,父亲埃里克被任命为索非亚皇家医院牧师。
1934年,17岁,上高中。暑假期间以交换学生身份来到德国图林根市。游览柏林。
1937年,20岁,通过大学入学考试。
1938年,21岁,服兵役,接受短期军训。进入斯德哥尔摩大学。5月,第一次排演舞台剧《远航》(文恩);《幸福的佩尔的旅行》和《奥洛夫老师》(斯特林堡)等。
1939年,22岁,请求进入斯德哥尔摩皇家剧院工作,未被接受。
1940年,23岁,离开斯德哥尔摩大学。。
1942年,25岁,9月,他创作的舞台剧《潘趣之死》上演。进入电影公司。
1943年,26岁,在瑞典电影公司编剧部门工作。3月,同艾丝·费希尔结婚。
1944年,27岁,根据自己高中生活写成的电影剧本*作《苦恼》由阿尔夫·斯约伯格拍成影片。
1945年,28岁,7月,独立执导第一部电影作品《危机》。与第一任妻子离婚。随后与爱伦·林德斯特洛姆结婚。女儿爱娃出生。
1946年,夏天,执导电影《雨中情》(又名《男人与一把雨伞》)。11月,导演加缪的舞台剧《卡利固拉》,获得成功。儿子扬出生。
1947年,导演3部舞台剧。导演广播剧《玩火》和《荷兰人》(斯特林堡作品)。编导电影《*岛》;导演电影《黑暗中的音乐》。
1948年,编导电影《港口的呼唤》和《监狱》。
1949年,导演电影《三种奇怪的爱情》;编导电影《喜悦》。
1950年,编导影片《夏日插曲》;导演影片《不该在此发生》。与第二任妻子离婚。
1951年,编电影剧本《离婚》。与甘·哈格堡结婚。儿子小英格玛诞生。
1952年,编导影片《女人的期待》、《莫尼卡在夏天》。
——以下均为他编导的电影:
(同时还在从事舞台剧和广播剧编剧、导演,从略)
1953年,《小丑的夜晚》、《爱的一课》
1954年,《秋日之旅》
1955年,《夏夜的微笑》
1956年,35天完成《第七封印》
1957年,首次执导电视剧。编导电影《野草莓》、《生命的门槛》
1958年,《面孔》(美国上映时改名《魔术师》)
1959年,《*泉》
1960年,43岁。《魔鬼的眼睛》、《犹在镜中》(直译为《穿过昏暗的玻璃》,是圣经典故)。同钢琴家谢比·拉雷特结婚,谢比是他的第四任妻子。
1961年,《冬日之光》
1962年,《沉默》
1963年,《这些女人们》
1965年,《假面》
1966年,《狼的时刻》
1967年,《羞耻》
1968年,《仪式》、《*》
1969年,拍了一部纪录片
1970年,《接触》
1971年,54岁。《喊叫与耳语》(《呼喊和细语》);第五次结婚。
1972年,《婚姻场景》
1974年,《魔笛》
1975年,《面对面》
1976年,4月,离开瑞典,过自我放逐式的生活。在慕尼黑编导《蛇蛋》
1977年,在挪威编导《秋天奏鸣曲》
1978年,60岁。与8个子女欢聚一堂。
1979年,《木偶生命》
1981年,《芬尼和亚历山大》
1982年,宣布退出影坛。
1983年,为电视台编导影片《排练之后》;拍摄纪录片《卡琳的面孔》以纪念母亲。
1984年,导演莎剧《李尔王》。
1985年,为电视台编导影片《受祝福的人》
1986年,写完自传《魔灯》;导演莎剧《哈姆雷特》。
如果一个人生就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那样的灵魂,究竟是有幸还是不幸?
伯格曼终生处于内心混乱、纠葛的状态。这些混乱和纠葛有来自具体的因素,比如情感纷扰、工作压力、紧张或疏离的人际关系,等等,但更多的时候,他的混乱和纠葛完全出自他的生命本身。他的质地本身就是混乱的,纠葛的,也可以说,他的基因就是如此,于是,他在生命的每一个点上都站不稳,爱情不能固定他,功名不能固定他,自然的美好、日常生活的平稳、天伦之乐的温馨、站在荣誉顶峰的辉煌,都不能固定他。
这样的生命个体是相当不幸的。但是,他的混乱和纠葛,成就了他作为一个艺术家一生持续不断的创造能力,为世人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我们感激他,感激他的痛苦,虽然我们的感激对他丝毫没有作用。
伯格曼的电影自不必多说,他的文字也具有非凡的提炼能力和穿透能力。我认为,他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贯通这两个艺术领域的人。这几乎可以说他拥有两个大脑。很多年前看过伯格曼的自传《魔灯》。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声誉的自传杰作,也是我最喜欢的人物自传之一。前段时间,又看了广西师大出版社“电影馆”丛书推出的《伯格曼论电影》,在这部以其电影作品为经、个人心理历史为纬织成的自传性论著中,我读到了这样的一些段落:
“我在零散的时光中漫游,事实上我一直住在梦里,偶尔探访现实世界。”
“怀着幼年时期的饥渴,我投身于自己选定的媒介,几十年来昏乱地供应梦想、感官经验、幻想、神智不清的妄念、神经衰弱、受约束的信念和纯粹的谎言,始终不厌倦。”
伯格曼还说,“我一向对混乱和秩序之间难以操控的平衡感深感兴趣。”但是,“如果有很长一段时间,你都觉得自己在锯一根支撑你全身重量的树枝时,你也会感到害怕的。”
不,事实上,伯格曼从没有在根本上感到害怕。这是他从世上所有灵魂混乱纠葛的人中间脱颖而出的原因。他的一生、他的电影、他的文字,每一页上都印着一个水纹字样:“不怕”。他在这“不怕”之上,疑惑、沮丧、疲惫、愤怒、伤心,甚至害怕。然后,他又在这些东西之上努力、努力、永远努力。他同其他同样生命质地的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被混乱和纠葛所控制,进而一天天贫弱下去。而伯格曼,他不。我喜欢他的一句豪言壮语:“我始终有能力把恶魔放在战车前。”事实上,他做到了。
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myblog/article/article_print.php?blog_id=4960d25b010005st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06:59
英格玛·伯格曼,自50年代登上影坛以来,以简约的影像风格、沉郁的理性精神和对生与死、灵与肉、精神与存在等一系列问题的探索,成为世界影坛上为数不多的将电影纳入严肃哲学话题的人物之一。伯格曼所奠定的瑞典电影的理性精神和60年代瑞典新电影的写实风格殊途同归,并且极大影响了法国新浪潮电影。
伯格曼,这位可以自由地和作家一样直接拍摄电影,并一直保持瑞典首席舞台剧导演地位的大导演,拍出了《野草莓》、《*泉》、《呐喊与低语》等众多经典,1981年拍完《芬妮和亚历山大》后告别影坛,投入了自己醉心的戏剧舞台。这位已经85岁的老人以他以他惊人而勃发的精神成为电影艺术最神秘而终极的“第七封印”。
——编辑:陈谷川
英格玛·伯格曼简介
2003-06-10 08:40:57 南方网
南方网讯 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1918年7月14日生于瑞典布萨拉,父亲是瑞典国教Protestant的高僧。他的家乡布萨拉是瑞典闻名的欧洲小城,有古老的大学和教会,风景优美,有中世纪遗物和装饰,尤其是被称为农民的壁画特别多,这构成他以后《第七封印》的题材。另外海盗时代也为他《*之泉》提供了背景。但他的宗教家庭对他影响最大,宗教生活的刻板伪善,使他对僧侣、律师、医师等职业产生怀疑。
1940年,他进入电影界,1944年他写的剧本“Hets”(Frenzy苦恼),由瑞典著名导演塞伯维拍成片子,他兼任副导演,该片是战后瑞典复兴的前锋,值得纪念。
1945年,伯格曼正式升为导演,执导《危机》。在又拍了一段时间的低成本后,《爱欲之港》开始了他的个性与作风。《莫尼卡》一片使他名扬全球,对法国新浪潮导演有很大影响。
以后伯格曼同时在戏剧和电影两方面发展,他在剧院的地位日趋稳固,他也团结了一大批演员,这为他以后拍摄低成本的室内剧提供了方便。他在电影方面的声望也随着他作品的增多而与日俱增。
他的作品获得国际电影节的有:
《夏夜的微笑》 1955年戛纳电影节特别奖
《第七封印》 1957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女人的期待》 1958年戛纳电影节特别国际奖、最佳导演奖、女演员集体演技奖
《野草莓》 1958年西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魔术师》 1959年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之泉》 1960年戛纳电影节国际影评家联盟特别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杯中黑影》 1962年西柏林电影节天主教电影奖、纽约影评家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哭泣与耳语》 1972年纽约影评家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面面相觑》 1977年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
《芬妮与亚历山大》 198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http://www.southcn.com/ent/zhuanti2/ingmarbergman/你到这个网站上去看~~有他的相关影片~~~网站很详细的~~都是他的资料~~~
下面这个网站则可以查到几乎所有互联网上英格玛·伯格曼的资料~~~
http://www.google.com/search?hl=zh-CN&q=%E8%8B%B1%E6%A0%BC%E7%8E%9B%C2%B7%E4%BC%AF%E6%A0%BC%E6%9B%BC&btnG=Google+%E6%90%9C%E7%B4%A2&lr=
希望你能查到你需要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07:00
要是写专论就不要过分关注网上资料,一是不详细,二是不严肃。
买几本书是最好的办法:
《伯格曼论电影》、《魔灯——伯格曼自传》、《北欧电影哲人(英格玛·伯格曼)》、《英格玛·伯格曼》(映像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07:00
http://www.cnmdb.com/name/79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