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19:44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06:12
纵观古代历史,王朝兴亡,军阀混战,南北对峙都一再出现,而三国对峙却是唯一一次存在。三个互相对立的政权,于乱世中形成,又逐渐走向合一,上演了一段轰轰烈烈的纷争。豪杰英雄纷纷投入到这些纷争中,以求得在乱世中留名。他们的事迹经过史家的记载和后人的演绎,在千百年后深入人心。然而,问题在于,三分之势,为什么出现于东汉末年?
从当时的历史环境来看,三国之所以能够对立,有两个客观因素。一是不同地区经济中心的形成。历史上的北方常有战乱,破坏了北方的生存环境,大量人口开始南迁,南方得到开发,形成了新的经济集聚地区。而像巴蜀之地,早就有当地的先民加以开发,所以一直是富庶之地。各地区的经济状况为三大政权提供了物质根基。二是军阀混战局面的形成。三大政权创始人起于混战,在混战中通过各种兼并手段,逐渐扩大自身实力。虽然三国中强弱有别,但都是各地原有势力的重新分化整合。
在以上客观条件的基础上,三分之势的形成,有赖于人才资源的三分。东汉末年人才未统一到一处,一是在于汉朝皇统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依然存在,依然受到许多士人的支持。二是世家大族正处于上升期,多名节之士,特别受人推崇。对曹操而言,他挟帝自立,必然有部分士人持鄙夷态度而离开。而曹操出身于宦官集团的庶族,很多士人还是投奔了功高德劭的袁绍家族,直到北方统一,曹操才将北方人才收至麾下。此外,孙权、刘备都是人中之杰,对人才有很大的吸引力,而曹操性格奸险,品德不济,也就注定人才无法统揽于一人。
三分的必然还在于地理和*均势的形成。三国分别占据了有利的地理形势,凭着险要的地势,进可攻退可守,互相攻伐。*均势即指三国通过外交斗争,形成了势均力敌的对抗集团。三分之势的真正形成,在于吴蜀对荆州的争夺。荆州对两家而言,地位都极其重要,相比于孙权敢大方地将荆州借给刘备,刘备私下占领,虽然可以理解,但不免有些小人作态。当时刘备不去攻取汉中,反而与孙权争夺荆州三郡,可以说是主动破坏了赤壁一战后形成的同盟关系,而且导致汉中被曹操占领,为后来襄樊一战的大败种下祸根。而孙权在取得整个荆州后,刘备退居益州,天下三分正式形成。
在三大政权形成过程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便是人的谋划。关于三分之势的最初战略设想,是鲁肃和诸葛亮提出的,然而他们追随了不同的主公,就进一步推动了三分形势的形成。对三国而言,赤壁和襄樊的两场关键性战役,三国之间各有所得,也各有失误,归根结底都离不开三方人才的谋划和行动。甚至可以说,乱世为各类人才登上历史舞台提供了条件,他们出身于乱世,又在乱世中发挥个人才能,推动时势发展。客观条件固然是天下三分的原因,这些豪杰英才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总之,三家政权能够成对立之势,最初在于其领导者起于乱世,却能认清时势,在贤才的辅佐下,逐步壮大自身力量。之后完成对地盘的分割和占据,为他们争斗提供了各方面的支撑,形成一定的均势。引导天下形势发生变动的,无疑最重要的还是在于人。从谋划到行动,三分之势是在各方有得有失的情况下形成的,对三分影响最大的赤壁和夷陵之战,结局都与失败一方的领袖有关,正是他们的弱点和失误,直接导致三方势力对比发生变动,三国之势彻底定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06:12
群雄割据,各自为政,汉朝皇帝成了摆设,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铁的定律,因为三个国家互相争夺天下大权,最后被司马懿一家得了渔翁之利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06:13
因为战斗,而三国对峙却是唯一一次存在。三个互相对立的政权,于乱世中形成,又逐渐走向合一,上演了一段轰轰烈烈的纷争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06:13
东汉末年,魏国新王是个小孩,军政大权都是司马懿手上。孙权早早就已经归降魏国,虽然只是表面上。但吴国的地理位置和兵力,决定了吴国自保可以,但开疆拓土基本不行。而且吴国后期也没有谋士和战将了。蜀国也是因为君主*,刘禅的乐不思蜀就是最大的讽刺。再者,后期蜀国也没有足够的谋士和战将扶持,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就是代表。相反魏国兵强马壮,但军政在司马懿手上。司马昭发动夺权也是顺势而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