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20:20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06:35
题目的黎明写错了,应该是人民的民,不是明天的明。黎明百姓这个词只有是小学文化水平的都知道,电视剧中经常会出现这个词。主要指的就是普通老百姓,但我们平常说百姓,但不称黎民,这两个词为什么合起来又代表百姓呢?
黎民最初的含义指的是远古时期,属于蚩尤部落的子民,他们属于是九黎族,所以叫做黎民。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蚩尤部落被炎帝和黄帝联手的部落联盟给打败了,所有的黎民变成了黄帝炎帝统治下的奴隶阶层,黎民成为了阶级金字塔的最下层,也就是最悲惨的人民。
而百姓指的就是皇帝和炎帝的子民,由于黄帝和炎帝战胜蚩尤之后出现了*,出现了矛盾,黄帝又打败了炎帝,统一了两个部落的子民,而这两个部落的子民一共有100多个姓氏,所以叫做百姓。所以最初的黎明和百姓是两个阶层,一个是奴隶阶层,一个是平民阶层。而在先秦时期能成为平民,证明是他们手中有土地的,他们的地位还是略高的,属于统治阶层。但是随着西周末年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平民的土地逐步被贵族抢走,百姓的地位降得跟黎明的地位差不多了,都成为了最下层的子民。
这两个词合起来是到了隋唐演义这本书里面出现。正是由于隋唐演义的广为流传,才使得黎明百姓成为下层人民的意思,越来越被所有的人民所熟知。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黎民的后代也就是蚩尤部族的后代也就演化成了中华民族的少数民族,而百姓也就是炎黄部族的后代演化成现在的汉族,汉族的人口要居于主导地位,所以我们叫下层的人民为百姓而不叫黎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06:35
黎明百姓就是普通老百姓的意思。其实一开始黎民和百姓是不同的人,而且百姓比黎民的阶层要高。但后面土地私有制的到来,导致世袭制收到严重影响,百姓的地位下降,和黎民没什么差别,就出现了黎民百姓这说法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06:36
该成语出自《隋唐演义》 ,指的是普通百姓。黄、炎、夷三个部落的联盟,是由大约100个氏族构成的,因此统称“百姓”,而在战争中抓到的九黎族俘虏就称作“黎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06:36
黎明百姓在古代是指平民。当时西周的社会制度是奴隶制,“百姓’是贵族。 黎民”则是奴隶,后来因为土地私有制,阶级被弱化,慢慢就不分阶级了,“黎民百姓’这个词语也就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