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21 15:4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8 22:03
我经常开玩笑的跟朋友说:“活了28年,从业已经有22年了。”这是说上学,从小学到博士,我一个未落的读了个遍。可是从这个学期开始,我到外校兼职做了一名老师。长期以来,我对那三尺讲台都有一种莫名的渴望,我希望能够将我的教学理念传达给学生。 在课堂上,老师应该讲什么呢?除了大学老师,讲什么都是规定好了的,至于怎么将那就是老师自己的事情了。而大学则不同,讲什么、怎么讲,都可以由自己来决定,这也就给大学老师一定的自主性,可以充分的将自己的理念告诉给学生。这也是大学之所以吸引人的地方。 可是现在的大学却正在逐渐消失这样的一个特征,进入到大学讲堂的老师,其学问、经历相比我们的前辈来说,都差了很多,他们唯一能够超出前辈的就是他们头上顶着一个“博士”、“硕士”的头衔,然而这样的头衔却并不能证明他们的学问真的就“博”了、“硕”了,于是课堂中就有了学生的怨声载道,不是按着课本念,就是东拉西扯不知所云。我想现在的本科生之所以不值钱,除了和扩招有关,恐怕还和现在大学教师的素质在不断的降低有莫大的联系。 那么说了半天,应该讲什么呢?我觉得,老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如何能够通过对一门课程的教授,让学生们对这门课产生兴趣。如果学生有兴趣了,他会在课堂之下自己找书、看材料。只要自己有兴趣,愿意学,当然能够学好,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想一想,任何一门功课,想要通过一个或两个学期的老师讲授,就算老师讲授的信息量再大,也并不能保证学生就能因此登堂入室。这也就是我们过去所说的,要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