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西体中用的产生背景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17:00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1:03

1861年洋务派思想家冯桂芬在《校邠庐*》一书中首先提出“中体西用”思想,他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此后,李鸿章、郭嵩焘、薛福成、王韬、沈毓桂等一批留心时务的人都曾对此有所探讨。郑观应在《盛世危言》的《西学》篇中说:“中学其体也,西学其未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较早一字不差地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人是沈寿康,1896年4月他发表了《匡时策》,其中有:“中西学问本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后来张之洞在其《劝学篇》中的《议学》篇中写道:“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全书四万言,对中体西用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和发挥。
对于西方近代文化,顽固派采取了一概拒绝的态度,主张“夷夏之辩”,洋务派则采取比较开放的态度,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原则,也是洋务派回击顽固派进攻的武器。中学,即孔孟之道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是不可变的。西学,即西方的生产技艺,可以用来作为巩固封建统治的手段和工具。“中体西用”具有兴西学和保中学的双重性质。
洋务运动时期,甚至到戊戌变法期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直是当时的流行语,“举国以为至言”(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转引自阮芳纪等编的《洋务运动史论文选》,第328页)。说明“中体西用”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年青的西方文化以波涛汹涌之势冲击着古老的中国文化,高势能的资产阶级文化同低势能的封建文化展开了殊死搏斗。“中体西用”正是这场交锋的天然产儿,虽然缺乏先进的社会存在基础使它仅仅存在了三十多年便英年早逝了,但作为在中西文化矛盾冲突中的一种重要的回应方式,这种观念却流行了一百多年,至今仍影响着现代中国一些人的思想。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苹果电脑电池充不进电苹果电脑充不进去电是怎么回事 苹果电脑不充电没反应苹果电脑充电指示灯不亮充不了电怎么办 狗狗更加忠诚护家、善解人意,养一只宠物陪伴自己,泰迪能长多大... 描写泰迪狗的外形和特点的句子 国外留学有用吗 花钱出国留学有用吗 !这叫什么号 百万医疗赔付后是否可以续保 前一年理赔过医疗险还能续保吗? 医疗住院险理赔后还能购买吗? 为什么说"中体西用"思想是阻碍中国走向世界,走向近代化的 蓝鲸资料 白凉粉入口时的味道 如何认识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思想? 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西体中用的介绍 世界上有几种鲸,并且说出它的名字 西体中用是什么? 用淀粉做凉皮的比例你知道么?一袋淀粉能出多少斤凉皮?求解 近代时候的西体中用,具体思想是什么?是谁提出的?找了好多地方都没有,都是现代提出来的,近代时候有人 世界上有多少种鲸鱼:要名字! 西体中用的历史意义 我想用淀粉和面粉配合做凉皮?有没有高手指教下.比例.什么面粉.什么淀粉?跪求啊! 所有鲸的名字 简述西体中用的观点 什么是"西体中用"和"中体西用"? 什么是西学为用?什么是中体西用?什么是西体中用 求世界全部鲸类中文名称 鲸有多少种?分别是什么?名字 你好,06年在天津被收容教育过,现在回老家(内蒙古),因工作需要办理无犯罪证明,能办理吗? 蓝鲸的资料和图片 罗技鼠标蓝牙怎么连接? 国产汽车企业为什么都喜欢“西体中用”? 福气汹涌而来是什么? 中体西用的实质是 悲伤汹涌而来,这句话的汹涌。和悲伤有什么共性吗? 高中历史,什么是西学为用?什么是中体西用?什么是西体中用 汹涌而至的意思是什么 汹涌而来的福气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中国近代早期改良思想家主张"中体西用" 怎么错 牙疼汹涌而来是什么意思? 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为何被严复讽为“牛体马用” 汹涌用来形容感情。是要表现什么特点? 悬浮飞行球怎么充电? 五四运动后、出现的“中、西、马”三种文化系指什么大神们帮帮忙 汹涌来是动词还是名词? 可不可以利用地磁场做磁悬浮飞行器!?? 洋务运动中,中体西用的做法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最大的意义在于 我从人潮中汹涌而来希望把我归还于人海。什么意思啊? “国学”何以“为体” “西学”如何“为用”——浅谈“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哲学的定位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