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19:2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04:18
早期戏班是用十六个衣箱存放全部戏服道具等用品的,各箱内所放的衣饰物品都有规定。但后来的人已不遵守这套规则,而且现存文献亦无记述、甚难考证了。现今的戏班常用的服饰,大都是沿用以前流传下来的方式,以数个至十多个衣箱的服饰去演出全部的戏。换句话说,即同一套戏服可以在多个不同场合或多个戏中穿着。原因是经济问题,另外戏班艺人及观众已习惯了戏服的程式性,观众一看台上演员的服饰便知该角色的基本身份、性格,即观众与演员之间经长时间的实践,已习惯及取得对服饰程式性的共识了。
但近数十年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开始进行戏剧的改革,有某些重点的戏曲是采取专戏专服的做法的。原因是有人认为传统戏曲服装并不能反映剧中的时代性,什么朝代都可以穿同一套服饰是“不科学”的,因而在五十年代开始进行专戏专服的尝试,比较著名的有一九五九年的《关汉卿》、一九八○年的《荆轲》、《昭君公主》、《搜书院》、一九八八年的《吴起与公主》、《南唐李后主》,及《越国皇后》等。它们全都是历史剧,因此便依古代历史记载而考据、设计专为该等剧目而造的戏服。
要推行专戏专服的最重要条件是:一是有庞大的经济支持;二是有专门人材去设计。这两方面中国内地都是容易解决的问题。自建国后,广东省的粤剧组织起了很大变化,除了有正统的粤剧训练学校外,粤剧制度亦有很多改变,例如服饰公家制,设立导演、舞台监督等专职,加设服装设计人员、布景美术设计人员,剧团有固定乐手等。而这些改革背后最重要的因素是剧团国有化,在此大前提下改革才有可能,因为以民间私人剧团,无论在人力或财力方面都分散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实现这些改革的。例如香港的剧团很多,但有能力去实行专戏专服的极少,唯一例外的是雏凤鸣剧团,她们曾在《帝女花》及《李后主》等戏中用专为该等剧设计的戏服。其他剧团则未闻有如此做法。南洋、美洲等地的粤剧团不多,演出少、人力少、资源少,因此更加不可能有专戏专服了。
不能每出戏都用专戏专服时,便要用传统衣箱了。回看以前的戏曲,早至宋、金的戏曲已有戏服,但因故事不多,相对下人物亦少,故用的戏服亦比较简单。但自元、明开始,戏曲日渐发展,故事内容范围扩大、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因而需要大量戏服去区分不同的角色身份。但以早期戏班的经济状况来看,是不可能每一出戏都制作专为该戏而造的戏服的。因为除了上述经济不许可的原因外,还有以下一些经济或技术性的问题。
需要时常巡回演出,流动性大,在当时交通往来不便的情况下,搬运大批衣箱是十分困难的。广东省的红船时代虽有画艇专放布景戏服,但毕竟存放量亦是有限的。
五、在某程度上来说,专戏专服可能是一种浪费。因为这系列的戏服只适合该出戏用,除非以后时常再演,否则便只有长寄在货仓里了。无论是否负担得起,浪费似乎是不应该的。
相对地,用一系列程式化的衣箱戏服便不必忧虑以上的问题,且更能方便观众欣赏及判辨角色的特性、身份及处境。而每件戏服都能充分发挥其最高的使用价值。因此,以最少的资源运用在最多剧目中,便是以前剧团,甚至是现在或将来的剧团最理想、最有经济效益的方法。这亦是衣箱制度能流传至今的原因。
展望将来,我觉得专戏专服和传统衣箱是两条平行并进的路。社会经济应该是越来越好的,在经济环境、人力物力许可的情况下,不妨试试专戏专服。但另一方面,保留传统衣箱、程式化的服饰亦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觉得以传统程式化的衣箱服饰为本,做基础;而以专戏专服为变,给予粤剧一点生气、新鲜感,亦是可行之路。
最后亦顺提一下“时装戏”的戏服,它也可以说是专戏专服的一种。但所谓“时装”是相对而言的,即是演出一些当代的戏而不是演古代的戏。例如在明代的时装戏,是指演戏时穿着明朝当时常用的服饰;如现代做粤剧时装戏时,则可能会穿西装、牛仔裤、衫裙等现代服饰。而大多数人对“时装戏”的理解则是指清末民初的“文明戏”、或稍后的“现代戏”。这类戏的服饰当然是问题较少,不必太伤脑筋,可用现成的服装,只要色彩互相配合,能显示该角色的身份地位、性格特色便行。换句话说,现代戏或时装戏服饰的作用与传统戏服的功能作用是一致的,只是服饰式样及类别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