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19: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03:26
大家好,我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
就在我本篇文章要发出来的前几天(11月10日),吉利接盘力帆一事刚实锤:
11月10日下午,*ST力帆(601777)发布《重整计划(草案)之出资*益调整方案公告》,满江红股权投资基金企业将取代力帆控股成为控股股东,吉利迈捷、吉利科技集团将以产业投资人的身份参与重整力帆。
这份重整计划对力帆汽车带来的好处是实打实的,不仅可以让力帆避免破产清算,改善公司资产负债结,还可提升公司可持续经营能力及盈利能力。
——《汽车大事记》
而在这件事之前,我们准备跟大家聊的这篇文章里,其实就有提到。
在聊吉利之前,想先跟大家聊一下另一个品牌——极星。
如果我说,在如今各家车企都在比拼年产10万、20万、50万台车的时候,一家工厂年产高达……500台车,你敢信吗?
极星的成都工厂就是这样。
之前和大家聊过一个抖音网红:——极星CEO托马斯·英格拉特(Thomas Ingenlath)。
作为尊贵的车企CEO,托马斯竟然在入境隔离的14天里,毫无包袱地跑到抖音当网红!事实上,极星这家车企不光是CEO与众不同,就连它的生产规划,在当今也是如此的别具一格。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提升产线的效率,60jpn(每小时下线60台车,也就是60jobs per hour)甚至70jph才是实现工厂效益最大化,是很多人们心目中旧有的认识。
从福特的T型车时代开始,我们就知道,我们对于工厂固定资产的投入是一次性的,我们给工人的工资也是相对固定的,汽车模具的投入也是固定的(撇开生产数量过大,需要重新开模的情况)。
也就是说,工人在一定周期内,生产的车型越多,就越能摊薄之前的一次性成本的投入,从而降低单车成本,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不过极星走了一条完全不一样的道路。
作为Polestar旗下的第一款车型,插电式混合动力的 Polestar 1售价在百万之巨。而Polestar专门为其在成都新建了一座工厂,虽然是工厂,但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这家工厂的年产只有500台车。
年产500台,说白了就是,polestar1是手工生产的,和某些超跑品牌一样。
关于这个500产能工厂,也有不少值得分析的地方:
1. 这个工厂的位置正好与沃尔沃在成都的工厂旁边,无论是在建厂还是在日后的投产上,都能得到沃尔沃工厂最及时的支援。一旦工厂有什么物料短缺,直接从旁边沃尔沃工厂借一下都行;
2. Polestar 1是基于沃尔沃的SPA平台开发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基于SPA平台,开发一款插电式混动轿车,沃尔沃已经有了S90PHEV以及S60PHEV的经验。所以Polestar 1更注重用料和性能,并对底盘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优化就可以。
而且从Polestar 1的造型来看,其延续了现在沃尔沃设计的思路,相比于更富科技感的Polestar 2,Polestar 1和S90相似度还是有的。因此,从产品开发成本来说,投入不大。
3. Polestar 1的售价为145万元。从售价上来看,这个品牌和这个车型,并不是用来走量的,主要是为了定义一个品牌的高度。
Polestar彼时需要的是尽快向市场推出一款产品。沃尔沃当时并没有纯电动车型,或者说基于CMA平台的纯电动平台还不成熟。
而且之前还曾听说,受到中美贸易战的影响,Polestar一度希望寻求外部投资人的支持。如果希望吸引投资人,那有一款车型给自己增加谈判的筹码,远远大于PPT。至于后来,Polestar放弃了外部融资,转而让吉利入股,成为一家合资公司。那样,Polestar 1的历史使命也就基本完成。
既然如此,那采用一个节拍效率最低的工厂,降低工厂投入,更多的依赖员工的手工操作,而放弃流水线设计,对于Polestar来说也算比较合理。
从网上看到的Polestar1工厂内的视频可以发现,该工厂的确自动化程度非常低,能用手推的地方,决计不会给托盘安装自动前进的流水线;而在碳纤维板上的涂胶,全部采用人工涂胶的方式。整个工厂鲜见机器人和机械臂,从成本投入来看,的确大大降低了初期的投资。
不能不说,极星看似憨憨的,但其实精明的很。
第二款车---Polestar 2则是一款定位上直接瞄准特斯拉Model 3的纯电动轿车,其生产场地则在台州路桥工厂。
而这个工厂里,还有沃尔沃的XC40以及领克01两款紧凑型SUV车型。对于这款车型,Polestar还有沃尔沃以及吉利高层寄予厚望。它承担着整个品牌实现自我造血,甚至是实现盈利的关键。
因此,吉利拿出了旗下唯一一个让沃尔沃帮助运营的CMA工厂来生产这款寄予CMA平台的纯电动车型。
根据最新传出的消息,吉利将在重庆新建一个Polestar工厂,用以生产基于Polestar Percept概念车的量产车车型,目前规划的产能为每年3万台。
这就很有问题了——你听说过哪家工厂是3万台产能的?当然,这已经比年产500台,多了60倍。
不管怎么说,实际上3万台这个数字,对于一家工厂来说,规模效应不够可能很难赚到钱。
那建这么多工厂是否划算?
作为汽车行业的老法师,无论是吉利还是沃尔沃都知道,以Polestar单个工厂目前的产量,尤其是成都的500台产能和重庆工厂的3万台产能,不但体量太小,而且地理间隔较远,供应商物流成本都很高,其实很难实现制造端的盈利。
至于出口欧洲,Polestar2必然走海路,而Polestar1和在重庆工厂生产的,估计要做中欧班列。如果Polestar想要进军美国市场,那成都和重庆工厂的车需要经历千山万水才能找到出海口,物流成本非常高。
那么吉利和沃尔沃为什么这么做呢?
地方*的支持相信是触动沃尔沃,或者说沃尔沃背后的吉利做出这样的选择的最大原因。
我们先不看Polestar,单纯从沃尔沃在国内的工厂布局就可以发现。吉利从来没有从工厂最合理布局角度来考虑问题。
——成都、大庆的两个整车工厂以及张家口的发动机工厂,如果再算上台州的CMA工厂,整个就是围绕地方*的投资来建的。哪个地方*给的补贴高,我就在哪里建厂。
这里还有一些当年大庆工厂的一些细节:
当初吉利咬牙收购沃尔沃的时候,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的大庆市其实是最大功臣之一。
以总共耗资18亿美元来看,大庆市*提供的资金在7-8亿美元。这是相当不低的一个比例了。而大庆市为什么要鼎力支持吉利收购沃尔沃呢?
提起大庆,如果对初高中历史还有点印象的朋友应该知道大庆油田。
——对,就是那个大庆,而对于大庆来说,随着油田资源的逐渐枯竭,大庆亟需找到一个新的产业来支持城市的转型发展。沃尔沃不仅是先进制造业的代表,同时汽车的巨大体量,以及对上下游产业链的拉动给,都能帮助大庆市*进行一个转型。
但问题是如果一个车企真想去东北建厂,那无论是拥有一汽大众的长春还是拥有宝马和通用的沈阳,其便利和配套均要远远好于大庆。有哪家主机厂愿意去交通并不便利,同时也没有供应商基础的大庆建厂呢?
所以大庆才不惜成本去支持这一场蛇吞象的收购。
作为回报大庆市的鼎力支持,沃尔沃将S90和S60两款主力轿车车型的生产放在大庆,并辐射全球,对于大庆当地GDP来说,形成了一个比较有力的支撑。
所以这次Polestar在国内基本敲定的三个工厂来看,除了台州是基于CMA平台考量的话,另外两个工厂,都有地方*因素的影子。
特别是第三个工厂所在的重庆,之前曾传出,吉利旗下的投资公司,将参与到力帆汽车的重组之中。而在昨天,一切“听说”已然成行。
从目前的投资规划来看,吉利在重庆的两江新区已经布局了包括盛宝(中国)金融科技项目、吉利工业互联网全球总部项目以及吉利集团的首个换电站。而这次落地的Polestar工厂项目应该也就是之前吉利和重庆市*签署的高端新能源整车(重庆)生产基地项目。
对于这个重庆工厂,我们目前并不能得知地方*有多少投资在中间。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地方*希望引进有品牌号召力的整车企业。比如今年初合肥市*100亿支援蔚来汽车,而之前上海市*对于特斯拉的支持,更是数以百亿计。
对于Polestar来说,相比于其他新势力造车企业动辄规划20万、30万产能的工厂,其规划年产3万台的工厂,应该是综合考虑了日后Polestar的销量、重庆*的投资力度以及可能将来在其他地方再建工厂的可能性。
还是那句话,别看极星憨憨的,但其实精明的很。
但故事还没完,北京亦庄国际也传出即将战略投资Polestar8至9亿美元,而作为回报,Polestar也考虑在北京建厂,并将其正在研发过程中,对标特斯拉Model Y的紧凑型SUV。也就是说,Polestar未来在国内可见的就将拥有四座工厂,而其自己认定的主要竞争对手特斯拉,目前也不过只在中美拥有两座工厂而已。
工厂的建设成本是和工厂规划的产能成正比关系。也就是说,工厂规划的产能越高,需要的投资也就越大。
同时,工厂的柔性化程度也和投资成正比关系,也就是说同一个工厂,需要生产的车型越多,那投入也就越多。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之前我们一直说要通过规模效益来赚钱,但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饱和,或者说告别高速增长,同时我们的工业4.0时代带来的信息和技术的高度融合,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因地制宜做一些规模较小的工厂,以降低工厂初期的投入。
动辄上百亿的新工厂投入,以及由此生产出来的大量可能需要压库的汽车,对于主机厂的资金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Polestar在不同地方,建一些小规模的工厂,没有办法大富大贵,但是小富即安还是可以实现的。
尤其是在重庆,Polestar基本可以和成都的沃尔沃以及Polestar工厂实现联动。如果有地方*的支持,那在这里建厂何乐而不为。更何况,吉利已经将重庆当成其经营大西南的大本营所在。
原本还有点担心极星定价过高难以走量,看了看这么实在的去弄了个3万产能的工厂,有点期待极星接下来的表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