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19:11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03:37
信用卡,俗称“透支卡”,就是说用户不用先存钱,便可凭卡内的有效信用额度,享受先消费、后还款的超前消费方式。这样就可以让那些“月光族”继续消费,提升消费能力。有这样一个笑话,两个男人从酒吧里走出来,其中一个嘟囔着:没有它,没法过;有了它,也不好过!另一个男人深有同感,附和道:是呀,女人就是这样。第一个*笑:我说的是信用卡。信用卡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曾经说过“民无信不立”,“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用”这一概念在中国由来已久。在中国民间商品交易中,常出现“赊账”等方式,“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就是一个例子。在古代,消费信贷的表现形式是高利贷。由于高利贷极易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在一些地方被*明令禁止。从19世纪开始,西方消费信贷得到较快发展,1850 年后,制造商开始将昂贵的高档商品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进行销售。
19世纪中叶,一名叫摩理斯的男子发明了一种类似金属徽章的信用筹码,以标榜“先享受,后付款”的消费理念,这就是最早的信用卡。早期的信用卡由零售商、百货商店、石油公司、航空公司发行,发行的对象是企业销售对象,包括经常业务往来的顾客和有业务发展潜力的顾客。信用卡不仅能够证明顾客的身份,也是吸引和稳定顾客、提高营业额的方法。这种卡的收益远远好于预期,逐步被越来越多的行业套用。然而这种卡片有其明显的局限性,它只能在一家店铺消费而不能通用。
关于现代信用卡的雏形,较为公认的说法是1951年出现的“大莱卡”。据说有一天,美国商人弗兰·麦克纳马拉在纽约的一家餐厅吃饭,结账时发现身上没有现金。通达的老板解围说:“我知道你信誉一向非常好,下次来一起付吧。”这次尴尬的用餐经历,让麦克纳马拉产生了创建信用卡的想法。1950年春,麦克纳马拉与他的好友斯耐德合作,投资1万美元,在纽约创立了“大莱俱乐部”(Diners· Club)。世界上第一家信用卡机构就此诞生。
按照麦克纳马拉与他的好友斯耐德两人构想,能够在商户与客户之间,创造一个提供付账服务的第三方。他们希望能够从商户那里获取一些费用以实现发卡机构的盈利,而不是从消费者那里收取费用,增加消费者的负担。他们向一些餐馆老板咨询是否能够支持这种做法,结果只有一个老板表示支持,而多数店家对这种新的消费模式并不认可。虽然支持者寥寥,但麦克纳马拉与斯耐德仍坚持探索和尝试。两人将目标首先锁定在了曼哈顿的餐饮业,经过和餐馆老板们屡次艰难的谈判,他们终于说服一批餐馆接受了这种模式。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些商户愿意尝试使用他们的信用卡。最早的一批客户是一批销售经理,他们很快接受了这种信用方式。因为这可以使他们方便了解手下推销员应酬花销的支出,控制销售成本。在餐饮业打开局面之后,大莱卡很快普及到了旅游业等其他领域。至1951 年,大莱卡会员已突破4万人,美国的很多主要城市都有接受大莱卡的商户。而大莱卡公司先替持卡人垫款,并向商户收取手续费的模式一直沿用至今。
归纳起来大莱俱乐部的运作和盈利模式是:(1)大莱俱乐部与不同的商户签约,以确保大莱俱乐部发行的信用卡允许被使用,大莱俱乐部按照交易金额的一定比例(7%)收取商户手续费;(2)大莱俱乐部向消费者发行信用卡以供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服务使用,大莱俱乐部收取持卡人年费(18美元);(3)大莱俱乐部向商业银行贷款,以向签约商户支付消费者赊账消费的资金,在持卡人归还赊账消费金额后,大莱俱乐部再将这部分资金归还银行。大莱卡推出不到一年,仅在1951年3月一个月,就处理了300万美元的交易金额,获利6万美元。到了1956年,大莱卡的年交易额超过了2.9亿美元,获利4000万美元。
1958年,美国运通公司推出了运通卡。与大莱卡不同,运通公司是美国的百年老店。它于1850年由快递业务起家,二战以后已是知名的大公司,其当时最赚钱的业务是通行于全世界的旅行支票,当时,许多银行已推出了银行卡,在运通公司擅长的旅游业领域,大莱卡也在积极扩张着市场。在此形势下,运通公司早有开展银行卡业务的打算,却因担心会影响其旅行支票业务而犹豫再三。
据说,当听说大莱卡正在计划设立一个像运通一样的国际性旅行服务网络,并要发旅行支票时,为了防止其对自己业务的蚕食,运通公司的总裁终于下定决心开展信用卡业务。不管最初的决策是如何达成的,运通公司凭借其良好的声誉以及广泛的客户群,很快在这项业务上打开了局面。在运通卡发行时,签约入网的商户便有17万多人。此后,随着美国旅馆联盟的15万卡户和4500个成员旅馆的加入,运通卡逐渐被美国主流商界所接受。
同样是在1958年,甚至早于美国运通公司,美洲银行也推出了他们的第一张信用卡。但美洲银行没有进行大规模宣传,而是在加州一个中等城市弗雷*市(Fresno)进行了一个市场测试。美洲银行给弗雷*市几乎所有的家庭寄去了总计6万张美洲银行信用卡。有别于以往只有少数富人可以使用信用卡,弗雷*市的普通家庭也享有了这种卡片,且一夜之间有了几千美元可以支配。在测试的第二年,人们用美洲信用卡购物的金额就达到了5900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35亿美元。
与大莱卡不同的是,美洲银行的信用卡增加了信用滚动功能。持有美洲信用卡的消费者,不仅可以像使用大莱卡那样付账,而且在月底收到账单时不必付清全部欠款。如此一来,卡上未还清的余款将自动滚入下个月。银行则收取这部分余款的利息,信用卡也由此多了一种盈利方式。事实上,美洲银行的信用卡集两种产品于一身: 如果每月付清欠款,这种卡就和大莱卡一样,但相比大莱卡,持卡人还多一个选择,那就是可不还清全部欠款,让余款作为信*始滚动。美洲银行信用卡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信用卡用户的构成,而且其开创的“滚动信贷”的模式一直作为信用卡的核心特征保存至今。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03:38
信用卡是一种特殊的信用工具,它代表着持卡者的经济信用可靠程度,是银行和客户在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信用凭证。有了信用卡,到商店里买东西就无须带现金了,只要将信用卡轻轻一划,商店就可以通过电脑和银行结账。
但谁也想不到,被誉为21世纪“金融之花”的信用卡,却是因为一次令人尴尬的酒宴,才激发出这一全新的创意的。
50年前,一个叫福兰克·马茨耐默拉的美国商人,在纽约的一家高级餐厅设宴款待他的贵宾。因为对方是马茨耐默拉的重要商业伙伴,生意上有着紧密的来往,马茨耐默拉丝毫不敢怠慢,席间饭菜丰盛而且别致,宾主间举杯相庆,谈笑风生,好不尽兴。
吃完饭,马茨耐默拉对这次会谈非常满意,因为在席间他们又谈好了一笔新的投资生意。他让贵宾稍候,自己去结账。但就在结完账付款时,他摸遍全身的衣袋却找不到钱包,原来钱包在来餐厅前被小偷偷走了。
马茨耐默拉顿时好不尴尬。好在他是餐厅的熟客,餐厅经理破例让他签名记账,才使他不致在贵宾面前失礼。
这次的尴尬经历,使马茨耐默拉灵机一动,创制了一种使用方便,而且又能显示持卡者地位尊贵的付款卡,由此传奇般地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张信用卡——大来信用卡。“大来”这一名称,代表了常光顾纽约高尚食府的一群上流社会人士。
今天的信用卡已去掉了贵族的面纱,被人们普遍使用。今天,“一卡走遍天涯”的无现金社会已非神话中的奇迹,而成了实实在在的事实。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03:38
第一张信用卡发行于20世纪20年代。几家美国石油公司想出了一个主意,即发行一种卡,允许顾客凭卡购买汽油并且以后付账。那是一种简单而实在的想法,但在后来很长时间内都没有流行起来。另一种早期信用卡是“就餐者俱乐部”的卡,1950年由纽约的拉尔夫·施内德尔发行。这种卡允许俱乐部成员在27家纽约餐馆就餐。 一开始,这些信用卡只能在极少数的消费场所使用。但施内德尔很快便有了将卡的有效性扩大到零售商店以及批发商行的念头。不久,就有人设计出了几乎在任何地方都有效的“通用”卡。1958年,第一张银行卡———美洲银行的“邦加美利卡”被采用了。如今人们已十分熟悉信用卡符号,它们成了一种国际语言。全世界的银行都陈列着它们可接受的信用卡。 另一个重要的发明物,也就是计算机使得信用卡的广泛使用成为可能。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计算机首先应用于商业,这意味着顾客的账目信息可以很方便地归拢在一起并贮存起来。从那时起,其他许多发明物使得信用卡更安全,更便于使用,例如把磁条加到卡上的想法,卡上可录入顾客的身份及身份证号码等信息。现在像这样的卡已用于各种途径像银行贷兑现款、担保支票,当然还有像最初打算的那样用卡来购物。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03:39
你好,先买后付费的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