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的范围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17:41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4:37
其实,不同人有体质差异……
========
因此其实只要数量级正确,具体差一点半点没什么关系,完全是体质差异……
20000hz同样是一个数量级,并不是说严格的20001hz就听不见,19999hz就听得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4:37
是20-20000hz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4:38
��人耳可以听到的最低频率约20Hz,最高频率约20000Hz。这是常见的、较公认的理论值。这里说的是“范围”,包括了所有正常人各个年龄阶段的情况,所以不存在“不同人有体质差异”的问题。
��也有说“人的听觉的频率范围为16—20000赫兹”的,为什么会有最低16Hz和20Hz两种说法,我想取最低16Hz考虑了心理影响。至于你说为什么“上限都是20000hz”,注意这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值,只是数字太大才取的约等值(都约等于20000Hz)。就像称20000千克的物体可以忽略相差几千克、而称20千克物体少几千克是相差很大的一样。
��听觉是通过听觉系统的感受和分析引起的感觉。音调主要是由声波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音调是一种心理量。声波频率不同,我们听到的音调高低也不同。人的听觉的频率范围为16—20000赫兹。其中1000-4000赫兹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音响是由声音强度或声压水平决定的一种听觉特性。强度大,听起来响度高;强度小,听起来响度低。音响还和声音频率有关。测量音响的单位分贝。音响与频率的关系可以用等响曲线表示。
��听觉理论�
��(1)频率理论
��1886年物理学家罗费尔得提出的一个理论。他们认为,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频率运动的。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如果我们听到一种频率低的声音,联接卵圆窗的镫骨每次振动次数较少,因而使基底膜的振动次数也较少。如果声音刺激的频率提高,镫骨和基底膜都将发生较快的振动。这种理论也叫电话理论。
频率理论难以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运动。这是和入耳能够接受超过1000赫兹以上的声音不相符合的。
(2)共鸣理论
赫尔姆霍茨提出的一个理论。他认为,由于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因而就像一部竖琴的琴弦一样,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声音刺激的频率高,短纤维发生共鸣,作出反应;声音刺激的频率低,长纤维发生共鸣,作出反应。人耳基底膜约有24000条横纤维,它们分别反应不同频率的声音。基底膜的振动引起听觉细胞的兴奋,因而产生高低不同的音调。共鸣理论强调了基底膜的振动部位对产生音调听觉的作用,因而也叫位置理论。但是由于研究发现横纤维的长短与频率的高低之间并不对应,因此这种理论根据不充分。
(3)行波理论
生理学家冯贝克西(VonKekesy)在发展赫尔姆霍茨的共鸣说合理部分基础之上提出的一种理论。他认为声波传到入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振动运行到基底膜的某一部位,振幅达到最大值。然后停止前进而消失。随着外来声音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所在的部位也不同。声音频率低,最大振幅接近蜗顶;频率高,最大振幅接近蜗底(即镫骨处),从而实现了对不同频率的分析。这种理论适合于解释500赫兹以上的声音引起的基底膜的运动。
(4)神经齐射理论
韦弗尔提出的神经齐射理论认为,当声音频率低于400赫兹以下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频率对应的。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它作出反应。在这种情况下,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个别纤维具有较低的发放频率,它们联合“齐射”,就可反应频率较高的声音。他指出,用齐射原则可以对5000赫兹以下的声音进行频率分析。声音频率超过5000赫兹,位置理论是对频率进行编码的惟一基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4:38
20-20000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4:39
这个无所谓吧 物理课本上是20-20000 但据说年轻人范围更广 可以2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