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17:26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2:00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tjR3R8TjmG1rmHLSZuaINw
提取码: mbxq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3:18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或倾向。培根曾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好的习惯就象儿童在江河中游泳随身携带的救生圈,可以帮助儿童游向知识的彼岸。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道出了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因此养成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是学好数学的保证。良好习惯的形成,对成年人来说,是通过有意的自我控制和努力,自觉实现的。而小学生自觉性不强,自控能力较差,这就需要依靠学校和家庭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共同教育,才能达到目的。
根据数学科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有效的预习,可以提高孩子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他们的听课效率,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同时也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数学科的学习,要十分重视预习习惯的培养。家长可以按照看、想、画、做、问五步自学法,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看书、去发现问题,让他们课前对新知识有所了解。有些课堂上没有条件、没有时间做的活动,也可以让他们课前去做。而复习是学习之母,做好复习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家长可以指导孩子复习当天的教学内容,也可以复习一周的教学内容,或者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还可以让孩子记忆有关的概念,公式,让孩子对一个时期内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巩固,形成知识链。
(二)认真听"讲"的习惯。
这里的听"讲",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指在课堂上,精力要集中,不做与学习无关的动作,要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弄清公式、法则的来龙去脉。二是指要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听得入耳、入心,边听边思考。对他人的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这都是听的习惯,这个习惯应该从小开始培养,听课的习惯不是学生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反复练习,及时提醒。
(三)自觉读书的习惯。
课本是无声的老师,要充分发挥它“老师”的效益。语文课一直比较重视读,而数学则受冷落,有些同学把数学书当作一本习题集。其实读书的习惯也要从读数学书开始培养。一年级学生由于识字太少,不会看书,教师和家长要指导学生看书。而我们高年级的孩子,则可以自己读教材,想算理,求思路,在课本上作记号,加批注等。读书习惯的培养要教师和家长付出极大的耐心和责任心,同时要不断强化,才能形成孩子的自觉需要。
(四)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升华,作业可以检查孩子的学习效果,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理解。同时也是形成技能,体现智慧和能力的重要手段。完成作业,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学习活动;并且伴随着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高年级学生的作业基本上是在家里完成。因此家长要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孩子的作业习惯。
第一,作业书写要认真,字迹要工整美观,格式要正确。第二,要教育孩子独立,专心,按时、按量完成作业。独立,就是做作业时,不依赖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帮助,靠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专心,是指做作业时一心一意,不左顾右盼,心神不定;按时,指作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拖欠;按量,指完成老师规定量的作业。第三,督促孩子对自己的作业进行检查,评价。每次做完作业,都要留出时间,进行自我检查。包括是否抄错题,是否漏题,格式是否正确。字迹是否工整,解题步骤是否完善等等。当然,衡量一本作业的好坏,主要是看正确率的高低。那么,如何提高作业的正确率呢?首先,
1、审题要严密。
小学生因审题不严而导致错误的现象很多。对于高年级学生要求整体把握题意,逐词逐句分析,以求审题准确无误。长期坚持这样,可以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不但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保障,而且能使孩子从小就具有做事细心、踏实的品性。具体做法很多,我这里就不一一举例。
2、计算要认真。
计算是学生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技能。一个从小就能慎重对待计算的人,在以后的行事中就不会轻易犯下草率从事的错误。所以,家长要训练孩子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不管题目是难是易,都要认真对待。当孩子计算有进步时要给予鼓励,及时树立自信心。
3、检验要强化。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一般只热心于做题目,一旦做完,便万事大吉。至于正确与否,也无心顾及。因此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十分重要。我们老师在教学中都把验算作为解题过程的基本环节之一加以强调,让学生知道验算的意义和重要性。只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作业,我们都要求学生认真检查,一相对来说正确率比较高。而孩子们回到家里做的作业就不尽人意了,主要原因就是审题不严密,计算不认真,检查不自觉造成的。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有错误是难免的,正如在人生的旅程中,总难免有各式各样的错误。因此,检验改错的习惯是孩子必不可少的一个发展性学习习惯。因此,在日常练习中应把检查和验算当作不可缺少的的步骤,养成检验的好习惯。平时家长可以让孩子对判断、选择、改错等题型进行训练,丰富孩子的知识,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孩子在回答问题时有错误,要给予纠正。每当作业本、试卷发下去以后,都要认真分析错误原因,及时订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接着,我再简单讲讲培养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孩子的第二个要求,就是:
二、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人生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自信心的培养,可以使孩子敢于对自己提出高要求,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鼓励自己不断努力,最终获得成功。在平时生活中家长要鼓励孩子独立钻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经常让孩子用“我认为”、“我的想法是”、“让我再来试一试”、“我还有更好的方法”等方式提出意见,从而唤起孩子的主人翁意识,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不怕挫折的精神。同时在学习中还要善于联想、想象,敢于假设。因为任何创造都离不开这种思维习惯。最后一个要求是请家长们:
三、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
“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叫母亲担忧。”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能有出息,而孩子的成长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实,如果父母能够看到孩子的优点,表扬并鼓励他,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所以有人提出“以欣赏的眼光看孩子”。父母应该让孩子在自己欣赏的目光中成长。 让孩子在欣赏中看到自己的价值,体会到自己的重要性。
多给孩子欣赏的目光,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品质,能给孩子以他所需要的价值感、责任感和自信心,有利于增强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多给孩子以欣赏的目光,你就会看到孩子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对孩子的责备少点,肯定多点,赞扬他做得对的地方,并以实际行动支持他。比如有同学患了重病或有同学因生活困难面临失学,学校组织开展捐助活动时,我们就多给孩子一些钱,让他多捐一些……类似这样的鼓励和支持都会让孩子十分高兴,也能让他看到自身的价值。
总之,学习习惯、自信心等都是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孩子必备的素质,也是他们学好数学的最基本保证。只要坚持不懈地抓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时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并适时的给予鼓励,就能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培养出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孩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4:53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重要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新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