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1-12 12:2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1 20:55
父母的个性特征在大多数儿童发展过程中都占据重要一席,父母的个性影响着他们的 育儿 实践活动和孩子的发展结果。而且,人格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遗传的,这意味着,父母和孩子的特征可能由于共同的基因和生物性格而联系在一起。多年来,消极的 育儿 方式被认为是预测问题行为的最有力的因素之一。从 社会 学习的角度来看,父母会让幼儿接受大量的强化性训练来让他们学会特定的 社会 反应,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幼儿逐渐学会用问题行为来控制不愉快的互动或者促进愉快的互动,以适应家庭这个微型 社会 ,这些嵌入在 社会 互动中的强化偶然性实际上是儿童攻击性的直接决定因素。简单来说,比如教孩子学习拿筷子,性格冲动的父母可能会喜欢用直截了当的教育方式,两三次学不会可能就会遭受打骂。一方面这会强化幼儿对暴力行径可以快速达到目的这种观念的认可,这会诱导他们在未来遇到问题时诉诸暴力;另一方面,儿童为了避免受到身体攻击,他们会选择欺瞒父母事实的*。这种互相对抗会导致孩子和父母的强迫行为强度逐渐升级,导致更为严重的问题行为。
如果考虑性别的差异,男孩可能更容易受到父母个性特质的负面影响。因为有证据表明,所有年龄段的男孩都比女孩有更大的风险发展问题行为。因为女孩在幼儿时期发展较快,这可能是攻击性差异的部分原因。快速的语言发展和更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可能会导致父母发现女孩更容易管理,从而促进更积极的亲子关系,从而减少行为问题。
进一步大胆推断,这也可能是中国 社会 呈现出阴盛阳衰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男孩的行为能力比认知能力发育得更早,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很容易推断出老师会和家长存在一样的倾向,就是他们会更喜欢女孩,如果男孩子想要得到老师的认可就必须学习女孩的气质,比如做一个听话、顺从、文静的孩子。那些 社会 适应良好的男孩会在一定程度上,其自身的男性特征被削弱了,因为在本应该发展行为能力的年纪他们被*了活动的时间和范围,这种反天性的调节日后会内化为他们稳定的性格特征,正如班杜拉所说,人类会主动调节外界刺激的影响以达到自身的目的。而那些 社会 适应不良的,也就是通常被定义为“坏学生”的那一类人,是因为他们无法将自身调节成为 社会 所期盼的那个样子。但是我们的教育大师们似乎没有意识到一个最基本的常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坐在教室里被动地接受枯燥乏味的几十分钟机械式灌输,课堂教育充满了逆来顺受的不容置疑的顺从气质。
一个更加糟糕的现状是,中国的教育体系中教师岗位的阴盛阳衰现象非常严重,而且在个体性格发展的重要时期也就是幼儿园阶段的性别失衡状况是最严重的。从普遍的研究论证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情绪不稳定,他们的抗压能力会更弱,在这个阶段孩子会很容易被教导成更“女性化”的样子,正如上面提及的一样,这种性格特质更容易管理。我们可以发现,在现行的教育环境中,对于男孩男子气概的培养是极具挑战的。因此,父母必须意识到,当你们需要一个服从,听话,不给你们添麻烦的孩子时,你就很难指望他未来有一天敢于冒险,敢于试错,敢于承担,敢于质疑,而这便是当下中国男性所普遍缺乏的担当。不过,对于那些整体疲于为生活奔忙人,似乎他们并没有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