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位大神知道什么“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例子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20:17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02:27
什么是幸福?网络上有句话很经典:“幸福啊,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怪兽。”幸福是一种最值得期待的人生目标,是美好生活的最高奖赏。亲情、友情、爱情都是幸福。其实,幸福也很简单,它只在与你想不想要。不想要,父母的关爱,亲戚的关心,你也只会觉得是罗嗦、厌烦。不想要,情侣之间的爱情,你也会觉得越来越乏味、没有意义、枯燥,让人感到烦躁、越来越不想继续下去。不想要,朋友之间的关怀,你也会觉得太遥远、太不真实、越来越不在联络感情。想要了就是幸福。想要,父母的关爱会让你觉得很温暖,亲戚的关心会让你觉得很温心。想要,情侣之间的爱情让你觉得生活很有意义、内心充满了感觉、甜蜜和感动。想要,朋友之间的关怀会让你觉得很有意义、时刻有朋友在心里为你祝福。其实幸福就在你的身边,简单的生活、简单的亲情、简单的爱情、简单的友情都是一种幸福。幸福生活就像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怪兽这么平常,只要细细的体会幸福无处不在。
“身在福中不知福”,这句谚语说明人性的弱点往往是,当一件幸福之事环绕自己时,人却变成是麻木了。当我们处在一个不好的环境中时,一些本来微不足道的东西就能让我们觉得幸福,在我们的感官上一些小东西就能给我们极大的满足感,于是我们便有了幸福的感觉。但一旦环境变好了之后,那些小的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再拿出那些小东西就不会激起我们的兴趣了,我们不会再觉得满足了,当然也就不会有幸福的感觉了。你可曾想过,一个在茫茫无际的沙漠中徒步孤行、饥饿难耐的人,意外地找到一片满是泉眼和挂满果枝的绿洲,这对于那个人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幸福。假如那人有种类繁多的瓜果、有滋味各异的饮料时,那么就可以让幸福大打折扣了!所以说,人所处的环境越好,需求、*就会越高,对低等的物质、感觉的提供就越习惯,当你认为一些事情是理所当然的时候,那肯定就不会觉得幸福了。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朱元璋在没当上皇帝之前曾沿街乞讨,每次讨回的都是些剩菜残羹,白菜、豆腐成了最大的奢侈,也许他觉得那就是山珍海味。但当他摇身一变,当上皇帝之后,每天享受的都是御厨掌勺的可口大餐,天南海北的风味一应俱全。有一天,吃腻了宫廷佳肴的朱元璋,回忆起当年乞讨到的白菜、豆腐的“美味”,随即命御厨烹饪当年的“白菜豆腐汤”。当御厨奉上香气四溢的“翡翠白玉汤”时,朱元璋品尝后却怎么也找不到当年那股“美味”了。
因此,我们想要活得一直幸福,就要学会感受幸福,不要让我们的感官麻痹了,要经常思索幸福的意义,寻找幸福,记得幸福。特别是走向富裕和幸福的生活时,请常思一饭一粥来之不易。只有回忆过去的苦,才知现在拥有的甜。如,1620年一批清教徒新移民踏上了美国的土地,结果他们面临的第一个冬天非常严酷,天气恶劣,农作物几乎绝产。将近一半的清教徒移民在饥饿中死掉了,或者返回了英国。留下来的人们忍饥挨饿,虽然“主”告诉他们要诚信、不能偷窃,但是不少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去偷窃。当时,总督想尽了办法,想让大家熬过这场艰辛,最后他决定让人们在地里尽量多种玉米,希望能够获得好的收成。清教徒们在英国就习惯于大家一起合作种田,然后把大家的收成全放在一起,按需分配。总督以为把土地放在一起,建立一个公有的社区,大家就都能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结果却事与愿违,社区中产生了很多不满情绪。在经历了3个饥荒的冬季后,1623年春,总督决定采取一种新的*,他把土地分到每一家,让人们自己决定种植多少玉米。结果证明这种做法是成功的,大家都有了劳动的热情,积极参与到劳动中去:妇女们也愿意下地劳动了,有的背上还背着孩子;原来以年老或者有病为借口不肯下地的人,也愿意在自己私有的地里劳动,享受更多劳动的果实。这种做法使人们生产出的粮食比预期多,大家都非常满意。1623年秋天,新移民们终于有了一个丰收的季节。于是,他们把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确定为感恩节,用来感谢上帝和亲人、朋友以及自己。在感恩节这一天,人们在餐桌上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的水果,还有其他食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大菜是烤火鸡和南瓜馅饼。这种感激之心让每个美国人在感恩节时包括平常,都感到格外幸福和快乐。 总而言之,幸福就是平平淡淡、幸福就是知足常乐。而幸福是需要提醒的,人们常常不知道幸福就在身边。因此,在事业上,我们要不断进取,得到更进一步的成功,取得不断的满足;在生活上,我们要常怀感激之心,让我们得到的幸福更加持久。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02:27
额,你每天都能吃饭和都有衣服穿,不怕饿死也不怕冻死。再看看人家乞丐还有那些穷得要命的人,你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