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22 15:0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21:03
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能力培养方案 一、语言文字规范的现实背景 1.小学生作业本中的错别字越来越多。学生进入中高 年级后,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错别字量也随之猛增。错别字 的存在,不仅影响句子意思的表达,而且对学生提高整体语 文素养带来极大的障碍。 2.社会不规范用字屡见不鲜。汉语言是我们的母语, 学生从小到大每天都在说着、听着、看着。但是,在我们的 日常生活中,商家招牌、广告宣传、电视媒体却常常是错字 百出、繁简不分。小学生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但是辨别 能力不强,这些随处可见的用字不规范的现象给他们对语言 文字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3.网络语言也渐渐成为小学生的潮流语言。很多调查 显示:中小学生使用的规范词汇量大幅度减少,多使用网络 用语,且很不规范。如, “灰常好” , “很” 、 “非常”等表 程度的副词已悄悄地被“超”所取代。如再不加以及时正确 的引导,学生极可能养成不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最终 导致表达交流的混乱。面对复杂的语言环境,强化学校在学 生学习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作用,让学生从小认规范字、读 规范音、知规范义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问题。我们必须针 对这些问题,采用多种形式强化语言文字的规范教育。 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意义 1. 是遵法守法的体现。 1998 年, *批转教育部 《面 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 “全面推进学校语言 文字工作,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师范院校要继续把 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能力作为素质教育 的重要内容” ; 1999 年 12 月, 教育部、 国家语委联合发出 《关 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 , 指出: “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2000 年 10 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用法律形式明确规定: “国家推 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这一切都确定了普通话和规范 汉字在学校教学中的法律地位,说明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 今天,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是遵法守法的体现。 2.是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要求。人类进入信 息时代以后,对通过写字实现的书面交际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对写字提出了第一学段“养成 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 美” ,第二学段要求“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通过书法训练 达到“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第三学段) “体会书法的 审美价值” (第四学段)等要求。要正确、端正地书写,就 要严格遵守国家主管部门发布的有关字形、笔顺等一系列语 文法规的规定,写规范汉字。只有大家都按照统一的规范标 准写字,社会的书面交际才能顺利、高效、快速。 3.是积淀学校文化底蕴的需要。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 体,是学校文化底蕴的重要部分。语言文字更是国家历史和 文化的积淀,是展示国家形象的窗口,正确、规范地使用母 语是每个炎黄子孙应尽的责任。同时,规范使用我国的语言 文字,丰富其内涵也是我们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的需要,是传 承民族文化、使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向世界的要求。 4.规范、得体、文明的言谈举止是一个小学生良好素 质的外显。为了与世界缩短距离,大家在努力学习英语,但 我们也不能放松祖国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和规范化水平,我 们要向世人展示中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和中华民族的尊 严,更好地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我们要求学生从 身边做起,坚持说普通话、用规范字,重视文明言谈,树立 良好的现代小学生的形象。 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目标及内容 1.说普通话。要求语音规范和词汇、语法规范。小学 生言语规范、得体、文明,坚决抵制网络、影视节目中的不 良语言。 2.写规范字。及时改正错别字,不使用不规范的简化 字,不使用已被淘汰的异体字,不滥用繁体字。 四、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和能力培养措施 1.从管理制度上规范 组织保障。学校成立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朱校长任 组长,万新勇主任具体分管,教导主任,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 落实,科室负责人、语文组全体老师共同参与,组织开展小 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活动。 2.从教师引导上规范 教师的汉语言规范化水平对学生的汉语言文字规范产生极 大的影响。组织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 字法》 ,完成语文规范化知识答卷。组织教师自学《简化字 总表》 、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语文教师还增加学习了《第 一批异体字整理表》 、 《标点符号用法》 、 《汉语拼音正字法基 本规则》 、 《第一批异型词整理表》 。针对论文、教案、学校 公文中常见的不规范使用序号、标点符号、汉语拼音的情况 进行举例分析。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字知识水平,增强教师正 确运用语言文字的法律意识。 3.从课堂教学上规范 (1)强调“读准确、写正确” 。小学生学习规范的语言, 是从学习课本语言开始的。课文是规范的文字材料。教师要 以课文为范例,认真进行规范的字、词、句、篇的教学,通 过多种训练, 使课本语言内化于心, 久而久之即可呼之欲出, 随心所用,完成课本语言到学生自身规范语言的转化。特别 在字词教学中, 教师作为引导者, 应当规范地板书好每一字, 做出正确的示范引导。首先让学生认读,通过多种形式的练 习,把字音读准确、读标准。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在整 体感知记住字形的基础上,教师在带田字格的小黑板上规范 指导书写,向学生示范书写每个字的全过程,逐步引导学生 读规范音、写规范字。 (2)纠正方言,规范词汇。本地方言直接影响学生的 规范口头语言的发展,更阻碍书面语言的表情达意。在日常 教学及与学生交谈中,时时处处要注意学生口头语言的表 达,及时纠正不规范的方言口语,提高其用词的准确性,并 提醒他们表达完整的意思。举出方言与规范语言表达易混淆 的例子,加以分析指导,逐步使学生树立“动口即是练说时” 的观念,随时随地自觉培养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3)加强朗读背诵,积累丰富、规范的语言文字 朗读和背诵是把规范的书面语言转化为规范的口头语言的 一种有效训练途径,是小学生对语言的感受、积累,习得规 范语言的主要方法。 4.从语文综合性学习上规范 (1)寻找身边错别字。净化语言文字环境是我们每个师 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的具体 表现。现在,电视中、街道上、书籍里以及学生的作业本上 错别字铺天盖地,学校专门组织学生对我们身边的规范化用 字、用语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仔细观察和辨别,每 位同学都在活动中提高了写规范字的意识,同时也培养了纠 正自己作业中错别字的意识和能力,让他们切身体会到说标 准普通话、用规范汉字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会产生重 要影响,推动学校在全社会更好地发挥基础作用和积极影 响。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 动能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综合素质。 5.从学校文化建设上规范 (1) “双推”宣传。学校加强校内外的“双推”宣传工 作。 “推普周”期间,利用板报、征文等形式进行“推广普 通话,强化全校师生的自觉推普意识。 (2)营造氛围。指导学生精心布置教室内部环境,将课 题研究活动渗透到整个教室的布置当中,针对各年龄学段学 生的不同特点,分别制定并悬挂了不同的班风牌匾,并要求 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同时,行动起来,通过检查身边的牌 匾、标语,净化我们的语言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