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20:1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15:26
1)热是疾病的信号,安静是首要之道 发烧源于体温调节失去平衡。最常见的情况是由于细菌或病毒入侵造成,如感冒或流行*冒、扁桃腺发炎、肾盂炎、肾脏炎等而并发的。医生必须观察病人的发烧程度、变化情形及有无发寒、头痛等其他症状,来论断它是单纯的感冒或其他潜伏的疾病。 在家护理方面,保持安静是最重要的。发烧时体力消耗极大,因此必须使身体保持暖和、流汗,烧才会退。此时,水分流失较多,必须补足水分,并补充失去的营养。食用以能保温、易于消化有营养价值高的食品较为理想。 退烧药主要作用是刺激中枢神经,迫使发汗。原则上,要在了解病因后,经医生指导,才能服用。情况恶化,高烧不退时,须尽早就医,接受治疗。 2)发烧的护理 1.流汗可将热释放到体外,但体内的水分也会流失,水分不足,就很难退烧。因此补足足够的水分是十分重要的。可多喝粗茶、凉开水和果汁等。 2.由于容易消耗体力,因此营养的补充很重要。生病时肠胃消化较差,须吃些易消化的东西。可加些米汤、清汤或牛奶等较易入口的食物,并补充鱼、肉、蛋等蛋白质丰富的食品。水果及维生素也有助于补充体力。 3.发烧且全身发烧时,可睡冰枕及温水拭浴帮助解热。不过,要注意颈、肩不可着凉。 4.流汗后要勤换衣服,*时要小心不要让身体着凉,屋里保持温暖。用热水沾湿毛巾擦拭身体,再以干毛巾擦干身体,换干净的内衣及睡衣。 5.便秘时,更易高烧,要特别注意,无法排便时,可按顺时钟方向按摩腹部。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发颤哆嗦是发烧的先兆。此时,最好不要让病人出汗,须保持暖和,安静休养。看其是否有发烧以外的症状,如脸色或皮肤无异状,有没有不停呕吐或腹痛、头痛等。此外,还要注意烘便、尿是否正常。若有上述两种以上的症状,就要医院就诊。 3)以下介绍几则食疗药膳 1.出汗退烧可多吃葱 葱常被人闪当做药用,它的辛辣会促使发汗,绿色部分虽然较有营养但就药用而言。是使用白色部分为佳。葱对于发烧、畏寒及感冒初期的症状极为有效,但不适用于发烧且又盗汗口渴的情况。煮成葱汤饮用,效果不错。 取两根葱的白色部份切成细细的一段一段,放入锅里,加入一大汤匙的咸酱 ,倒入适量的水均匀搅拌,直至沸腾,并趁热饮用。 2.治疗发烧引起的身体酸痛有效的糙米 糙米中的维生素B群营养价值丰富,具有交货血液的作用。发烧时,糙米汤极为适合的食品。高烧而食欲不振时,大概都只想喝些清汤,营养是不够的,若能加糙米一起食用,就有足够的营养。感冒初期,将少许生姜切丝加入汤里,可保持身体温暖,更具效果。 用糙米(一碗份)5克(2小匙),水200克(1杯),盐少许。将糙米放平底锅中煮出香味,等到糙米稍微变色,就以中火慢慢地煮。出现微焦时就放盐,再加水煮至15分钟,即可食用。 制作心得:若只想做少量的糙米汤,可以加点水,但糙米易吸水,若水太少就做不成汤了。所以还是加多一点好。饮用感言糙米汤得味十足浓淡合宜,是很好喝的汤。而且糙米松软,更易入口。除非只能喝汤,否则最好连糙米一起食用。 3.发烧、口渴时可吃莲藕 新鲜的莲汁对于治疗出血、咳嗽及发烧口喝效果显著。 先把莲藕洗净,剥去外皮,用纱布过滤挤汁。若加入梨子汁,效果更好。可将莲藕汁及梨子汁各半掺杂成一杯饮用。 4.伴随喉咙痛的发烧可用牛蒡的种子 牛蒡的种子有解热的作用,在汉药上也称为牛蒡子、大力子,自古沿用至今。牛蒡种子所煎之汁对于消炎、咽喉炎等。 牛蒡了可在中药店里买到。煎10克的牛蒡子汁,当作漱口水使用,喉咙清爽,疼痛自然消除,即可退烧。此外,还可加入各3克的橘梗和甘草,效果更好。 5.大蒜粥对于发烧也极具疗效。 因发烧而感觉口渴时,可配萝卜干一起吃,效果不错。 6.菊花茶在欧洲自古即为人常喝的茶之一。具有暖和身体的效果,对于会畏寒颤抖的发烧也有疗效。 摘取开花期的花,晒干放入茶叶滤网中,再注入热开水。一次的份量大概是干燥菊花5--7克左右即可。 7.蒲公英开花前的草,洗净风干后效果更好。 在6--8月时采其茎叶,阴干后,以10克的茎叶加400克的水,煎成半量,一日饮用两次。另外可搓揉其叶子,贴在太阳穴,可治疗头疼、发烧。 多种疾病会引起低烧。发烧是一种症状,风湿、结核、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会引起持续低烧;长期心理紧张、情绪不稳定也会引起体温中枢紊乱,造成不明原因的持续低烧。身体的任何系统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持续低烧。低烧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血、尿、便等常规检查很难查出,有些因细菌感染的疾病引起的低烧,要通过细菌培养才能发现。 不明低烧不能滥用药。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侵袭的反应之一。低热病人服用退热药,并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乱用退烧药,还有导致白细胞下降、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危险。体温38℃以上时,才应考虑使用退烧药。 持续低烧应尽早就医,应及早进行全面检查。一些恶性肿瘤早期或细菌感染早期的症状也是低烧。建议你到医院做相关检查,以避免引起发烧的病因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