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下面这句话的出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18:39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9:01
从资料上看,应该出自:《韩非子·忠孝》首次提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天下治;三者逆,天下乱。”三纲、五常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相关思想基础上溯至孔子。何晏在《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中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这种名教(名份与教化)观念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即通过上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社会的伦理纲常、*制度。三纲指三种人伦从属关系: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 五常为:爱之仁,正之义,君之礼,哲思智,情同信.但“君不正,臣可以不纲”。这句话出自谁口,文献中没有考证,我想应该是后人运用以上典故加以演义而已。追问谢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9:02
三纲出处《礼纬.含文嘉》
《礼纬.含文嘉》云:三纲,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矣。 《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
三纲为: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上文所引《论语·为政》语,何晏集解所引马融注,实已为后人之见解,不得谓之为孔子之本意。故概述中所谓“源于孔子”,实为臆造。追问你粘过来的东西,网上我都见过了。我问的是出处?你见过《论语·为政》《礼纬.含文嘉》这两本书吗?哪个出版社出的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9:02
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春秋繁露》十七卷,八十二篇,自宋朝以降即阙文三篇,实存七十九篇。本书以《春秋繁露义证》(苏舆撰,钟哲点校,1992年中华书局出版)为底本,参以他本,汇校勘定。《春秋繁露》宋本已不多见,南宋楼钥于宋宁宗嘉定四年(1201)整理刊刻此书,始得八十二篇,此即现存最早的南宋江右计台本,后存于明《永乐大典》中。清乾隆年间,馆臣据此对勘,补1121字,删121字,改定l829字,是为“官本”;随后聚珍版(即活字版。清乾隆纂修《四库全书》,命馆臣择罕见之书校正刊行,由户部侍郎金简主管此事。金简以枣木制活字25万余,用以排印,力省功多。因活字之名不雅,赐名“聚珍版”)《春秋繁露》面世,为诸家所关注。乾、嘉之际出现的《春秋繁露》两大校本——卢文弨校本和凌曙注本,均以聚珍本为主,所不同的是卢本参以明嘉靖蜀中本及明程荣、何允中两家本,凌本则参以明王道妮及张惠言读本。宣统元年(1909),苏州人苏舆(?-1914,字厚庵)兼取卢本和凌注,又得明天启本,撰成《春秋繁露义证》,是目前为止较完善的本子。故本书以之为底本,个别地方酌取他本。本书作者都曾参加过《春秋繁露》的校点工作。周桂钿与张世亮分工合作承担了《儒藏精华编:春秋繁露》的整理校点任务,业已完稿。除此之外,周桂钿还两次参加了《春秋繁露》的校点工作,第一次是由钟肇鹏先生主编的《春秋繁露校释》,校释其中《竹林》与《精华》两篇。后来又与李祥俊、李英华、鲍世斌、周兵、胡永中、章伟文以及山东的朋星同志一起参考此书,重新做了注译,出版时书名为《春秋繁露》,由周桂钿与朋星主编,山东友谊出版社以《中国儒哲十大名著》一套书(另有套书主编)的名义出版。这次中华书局要将《春秋繁露》列入“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系列加以出版,于是作者即以此书为蓝本,重新做了大量的校改工作,不仅从文字上进行了细致的校勘,还从思想上进行了阐发,并将研究心得融入注释与翻译之中,突出了思想性;别人有创见的注释成果,一般都标出注者的姓名;译文改动也较大。
建议你自己去当当、卓越网搜一下这本书,就能看到关于出版社的资料了。你什么专业的啊?追问教育学专业的。我觉得三纲五常,本意不是人们理解的那样等级森严的、绝对服从的,不平等的东西。如果是那样,古代就应该只有少数的统治者喜欢这东西。孔子的三千弟子,有很多都是寒门,有很多都没当官,孔子自己都“三军可夺帅,不可夺志”。孟子也绝对不是主张愚忠愚孝的人。。。。可是我没有依据,说明三纲五常如果是圣贤思想,绝对不是多数人误解的那样,是古代的糟粕。
追答我觉得韩非子有句话绝对不是古代的糟粕,反正我很喜欢:“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于父母之怀妊,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其长利也。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也,而况无父母之泽乎!”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9:03
三纲五常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维基百科,是中国伦理文化的基本架构,是中国封建社会基本道德规范。
三纲指三种绝对服从的关系: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指五种人伦关系的原则:仁、义、礼、智、信。
三纲五常是封建社会的一种伦理观念。儒家用三纲五常作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道德教条。瓷器上绘三只缸和五个人尝酒,以寓“三纲五常”之意。
三纲五常连用始于宋代朱熹。
有学者认为,正是在“三纲五常”的意识薰陶下,国人对权力的追逐,是无以复加的。平时压抑的个性一旦为了官,就有了最好的发泻途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9:04
《白虎通·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 《论衡·问孔》:“五常之道,仁、义、智、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