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族人的分布和鲜卑族后裔的现状?11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1-02 21:40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4 23:52
鲜卑族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少数民族。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兴起于大兴安岭。鲜卑族起源于东胡,在秦汉之际,退保鲜卑山,以山为号。东汉时期,占据蒙古草原,逐渐强盛。二世纪中叶,檀石槐统一鲜卑各部,将鲜卑划分为东、中、西三部。在檀石槐死后,鲜卑重新分裂。此后,轲比能曾短暂统一鲜卑。西晋永嘉之乱后,鲜卑族开始南下西进,先后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南燕、西秦、南凉、北魏、东魏、西魏、北周等十个国家,显赫一时。直到隋唐以后,鲜卑作为民族实体和政权实体逐渐消弱,融入其他民族之中。
北周灭亡后,以鲜卑族作为主体建立的鲜卑国家不复纯在。隋唐以后,鲜卑已不在作为政治实体和民族实体存在,但他们的后裔却在隋唐这两个朝代居于重要地位。隋唐的建国者杨坚、李渊二人即是鲜卑化的汉人,而他们的母、妻又是汉化的鲜卑人。至于两朝的达官显宦有很多鲜卑人,其位至宰相的就有20余人,其他如尚书、侍郎,地方上的都督、刺史,更不胜枚举。这不仅表明了这时北方与中原的民族融合的深度,也显示了鲜卑人在社会重要性方面的广度。诸如隋代筑造学家宇文恺,《切韵》作者陆法言,唐初权相长孙无忌,中唐诗人元稹,直至金末元初文学家元好问等,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鲜卑裔著名人物。如今,鲜卑族已经融在其他民族之中,成为民族融合道路上又一消失的古代民族。但根据吉林大学古DNA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周慧教授的古人遗骸线粒体古DNA研究,证实现代锡伯族人群很可能是古代拓跋鲜卑的后裔。拓拔部是鲜卑诸部中非常复杂的一个部族,其人口组成不仅有原拓拔部本部之人,还有留居漠北的十万余户匈奴,以及被拓拔部征服掳掠来的秽秣人、诸多杂胡,并且在崛起的过程中吸纳了大量的肃慎人、扶余人,甚至高加索白种人,以至于在体貌上拓拔部更接近于白种人。由此可见,锡伯族的祖先很有可能是拓拔部中的原肃慎人,因为锡伯语和满语一样都属于古肃慎语(通古斯语系)。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4 23:58
答:鲜卑族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少数民族。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兴起于大兴安岭。鲜卑族起源于东胡,在秦汉之际,退保鲜卑山,以山为号。东汉时期,占据蒙古草原,逐渐强盛。二世纪中叶,檀石槐统一鲜卑各部,将鲜卑划分为东、中、西三部。在檀石槐死后,鲜卑重新分裂。此后,轲比能曾短暂统一鲜卑。西晋永嘉之乱后,鲜卑族开始南下西进,先后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南燕、西秦、南凉、北魏、东魏、西魏、北周等十个国家,显赫一时。直到隋唐以后,鲜卑作为民族实体和政权实体逐渐消弱,融入其他民族之中。
北周灭亡后,以鲜卑族作为主体建立的鲜卑国家不复纯在。隋唐以后,鲜卑已不在作为政治实体和民族实体存在,但他们的后裔却在隋唐这两个朝代居于重要地位。隋唐的建国者杨坚、李渊二人即是鲜卑化的汉人,而他们的母、妻又是汉化的鲜卑人。至于两朝的达官显宦有很多鲜卑人,其位至宰相的就有20余人,其他如尚书、侍郎,地方上的都督、刺史,更不胜枚举。这不仅表明了这时北方与中原的民族融合的深度,也显示了鲜卑人在社会重要性方面的广度。诸如隋代筑造学家宇文恺,《切韵》作者陆法言,唐初权相长孙无忌,中唐诗人元稹,直至金末元初文学家元好问等,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鲜卑裔著名人物。如今,鲜卑族已经融在其他民族之中,成为民族融合道路上又一消失的古代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