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1-25 11:3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15:29
导语:课堂管理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管理,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遵循一定的规则,有效地处理课堂上影响教学的诸多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一、备课是课堂管理的重要部分
1、备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有良好的互动。
2、用心专研教材:教师要把教材吃透,才能站在知识的至高点,才能够很好的引领课堂。
3、设计教学模块:改变原来一层不变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要做到充分的互动,为学生的活动留出时间,甚至有时可以设计多个教学模块。
二、上课是关键。
1、课上关注学生: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和关爱,让他们爱上老师,爱上学习,从而享受学习这个快乐的过程。
2、注重知识的启发:改变填鸭式教学方式,运用启发式教学,尤其是数学,靠灌是灌不出来的。
3、注意因材施教。
4、注意分层教学:
首先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学生自我控制水平和能力的进步与发展;
其次,关心在教学中师生的互动状况;
第三、关注管理的效益,这种效益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行为结果与过程的变量;
第四、关注策略的使用,策略是教师在课堂管理过程中使用的解决问题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
一、以学生为本,关爱学生
第一、善于沟通,让学生感受关爱。有效沟通的前提是耐心的倾听。耐心的倾听是对学生的基本尊重。教师的倾听体现着对学生的重视和关爱。倾听能很好的满足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关注、接纳和重视心理需要,消除学生想通过扰乱课堂秩序等极端方式赢取关注的方式。同时,教师注重倾听的技巧和方式,改善与学生的沟通,不但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且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一些教师单纯注重课堂上和学生的正式沟通而忽视了课堂外与学生的非正式沟通。而对于学生而言,课堂外的非正式的沟通对于他们的成长更重要。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心理动态,友善轻松的沟通能让学生敞开心扉,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各种问题,进而能集中精力学习。
二、 正面引导为主,注重激励
教师的课堂语言对于有效的课堂管理非常关键。成长中的学生需要激励和自信,课堂上教师的语言会直接影响他们对于课堂的态度。而不少教师习惯用训斥、严厉的课堂语言,导致学生的自卑、反感而对课堂采取消极的态度和行为。试想对一位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对他说,“你真笨,怎么还学不会!”还是说“你真不错,虽然进步慢点,但是很有毅力,老师相信你很快就会学会了!”那一句话更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呢?答案显而易见是后者。同样,对学生的其他行为也应以积极的正面引导为主。
教师无论在教学还是平时对学生应以正面引导为主,多使用鼓励性话语。正面引导是指,教师言行间传达给学生信息是他们是积极的、有能力的、能够进步和有价值的学生。在长期的教导中,学生也会形成这样的心理暗示,自己是能够学习好发展好的学生,自己有能力进步和竞争。例如,教师在遇到学生时,可以主动跟学生打招呼,表示非常高兴见到学生,夸奖学生的良好习惯等。正面引导和激励有助于形成学生的积极态度和良好的师生关系,更重要的是还有助于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三、 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
随着课改的深入,要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关键是要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学生有了作为课堂主体的参与意识才能积极和老师配合,共同做好课堂管理。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事是自己的事,课堂的管理也是自我的管理,学生本人是课堂的'参与者也是课堂的管理者。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在课堂管理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主管理,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管理中来,通过构建平等、民主的管理机制,就会使课堂管理充满活力,就会在课堂上真正实现师生互动,就会在课堂上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1.钻研教材。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作为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对于每一章每一节,都要考虑如何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教学,传达学科思想。对教材有一个全盘考虑,有一个总体设计,并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体现出来,确保课堂教学的可操作性。防止因备课不足而引起的课堂管理问题。
2.建立张弛有度的课堂氛围。
要保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就需要建立张弛有度的课堂氛围。这包括安排教学结构、控制教学节奏等。当然,针对不同类型的课,在这一管理阶段上教师的具体做法也有一些差异。比如新授课可以从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出发,唤起他们的求知*,也可以通过启发式提问,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所要讲的内容上来。而对于小组活动的上课形式,不少教师都感到难以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似乎一旦放手就很难再收回来。或者小组活动沦为形式,课堂气氛看似活跃,其实没什么实效性。这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积极引导学生如何分工、合作,怎样讨论、记录,怎样表达自己的见解等等。而练习课则往往从复习定理和原理开始,或者从一条典型性的题目讨论开始,引起注意和兴趣,然后用适当的巡视辅导、集体讨论作业错误、检查个别学生的作业情况等手段来保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1、教师课堂管理观念的更新
(1)、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课堂管理的核心是人,它通过管理主体的人,对作为既是管理课题也是管理主体的人的管理,最后达到发挥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的目的。在课堂管理中,中小学教师最重要的管理理念应该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教师在课堂管理活动中应该坚持学生的自然子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这是中小学教师从事课堂管理工作时应当树立的一种教育管理哲学。
(2)、坚持“民主平等”的管理理念
教师必须发扬民主作风,积极营造宽松的管理氛围,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课堂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大家的作用。同时,教师要实现有效课堂管理,必须树立公正、平等的管理理念。公正平等的管理理念要求教师面对课堂上出现妨碍课堂教学的问题行为时,能够公正公平一视同仁地进行处理,而不受教师对学生的偏好或厌恶情绪的干扰。
(3)、树立“管理即教育”的管理理念
中小学教师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往往把管理和教育分割开来,把管理当成与教学无关的单纯管理或把管理当做教学的前提条件。有的教师甚至把管理工作推给班主任了事。一旦出现课堂问题行为或其他突发事件,他们除了断然采取简单而粗暴的处理方式外,别无办法。所以,中小学教师要实现有效课堂管理,必须树立“管理即教育”的管理理念,把管理本身看作是教育的过程,以高管理的质量。
2、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提高
(1)、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
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 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这是因为:首先,理解和把握教育教学的真谛、确立新的教学理念,需要一个不断将外在的教育教学理论内化的过程;其次,教育教学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只有上升到理论层面,才能知根知底。若缺乏理论基础,只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而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在情况有所改变时不能灵活迁移到类似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更不会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创新和发展。所以,教师只有不断学习课堂教学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才能在较高层次上更新知识结构,进而提升其课堂管理能力。
(2)、强化课堂管理实践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是必要的,但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实践中去检验、学习活的教育教学知识技能。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多种形式的时间操作平台,鼓励教师参与教学实践。
3、教师课堂管理素质的提升
(1)、重视教师课堂管理素质的提高
(2)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教师在职培训。
(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和学习动力。
中小学生在自我认识方面,往往表现出比较大的片面性,即不能全面地以发展的观点认识自己。中小学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法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评价自我,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决心,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
教育学生客观评价自我要注意两点:一是教育学生既要考到自己的优点,又要看到自身的不足。有缺点、有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自己的缺点认识不清,甚至故意掩饰。教师应教育学生认清缺点,努力改正。二是教育学生把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结合起来。他人的态度,他人的评价是自我评价中一项重要的参照因素,从而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志和毅力
学生良好的学习意志品质是实现学习意志行为的根本保证。一般来说,教师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
首先是学生对自己学习目的有明确而深刻的认识,能自觉地投入学习,以达到确定的学习目标。其次是能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言行,这在心理学中称之为“自制力”中学生的自制力一般比较差,虽然他们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也想注意听课,认真做作业,但常常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控制自己。三是不断坚持同学习上的种种困难做斗争的能力,即学习的毅力。
3、创新班级管理机制,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创新班级管理机制,就是要改革和完善现有的班级管理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4、营造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寓教于不教之中
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友好、融洽、和谐的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较少课堂问题行为有助于学生良好品质和良好性格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出一代具有创造性的、人格健全的学生。有助于学生接纳教师,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5、教会学生自我控制的策略。
最有效的管理是学生在课堂中的自我管理。正如高尔顿所认为的,“唯一有效的管理方法,是学生个人发自内心的控制。教师的只要任务是在帮助学生发展这套自制工夫,使他能够凭靠自己去做适当的决定,去约束自己的行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知、情、意、行方面实现自觉、自强、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