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16:33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5:04
《西湖的绿》中“扑”字一词让人感受到西湖山水的青春与活力。
作者运用直接的写实手法,描绘了徐虎丰富多姿的“绿”:道旁古树苍翠欲滴,飞来峰上绿树层叠,有的绿得发黑,有的绿得发蓝;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绿色直渗透到石头缝里;黄龙涧绿得幽幽,屏风山绿得苍苍,九曲十八涧绿得闲云野鹤……
将人们带进一个铺天盖地的绿色世界中。文章层次丰富,描摹真切,文字极为简约,却传神尽意,而且富于韵律感,现实了作者非凡的才气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扩展资料:
《西湖的绿》这篇课文描写内容以绿为主。课文着重写了灵隐、苏堤、花港三处景点绿的特点,文中作者用了近20个“绿”字,酣畅淋漓地揭示了西湖山水的青春与活力。
作者抓住了西湖“绿”的特点,作了具体的描绘:
一是雨中去访灵隐,看到的西湖的“绿”;
二是漫步苏堤,看到的西湖的“绿”;
三是在花港观鱼,看到的西湖的“绿”。
每一次看到“绿”,给作者的感受也不一样。雨中去访灵隐,作者抓住了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
此外还有溪水:“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漫步苏堤,作者抓住了树木身上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阴阴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这种苔绿,给“我”的印象是坚忍不拔。在花港观鱼,作者抓住了满池的新荷。
与初春的杨柳嫩枝的新绿相比,“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5:05
它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绿意。
本题为宗璞《西湖的绿》文章阅读理解题。部分原文如下:
雨中去访灵隐(西湖附近飞来峰畔的著名寺院),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
从本段可以看出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这句话中的扑字用得真妙,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绿意。在这一自然段中,作者主要抓住树木、青苔、溪水来描写雨中访灵隐寺看到的“绿”。
扩展资料:
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常用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华、任小哲等。*党员,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任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全委会委员、*团委员,第六、七届名誉委员。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
《西湖的绿》这篇课文描写内容以绿为主。作者写了灵隐寺,苏堤,花港等地的绿,重点介绍灵隐寺和花港的绿。
灵隐寺的绿是鲜浓欲滴的绿,是饱满的,流动的绿,让人感到心回静神怡。花港的绿是活泼浅淡的绿,是充满活力和生命的绿。让人感到生机勃勃。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5:05
作者抓住绿字,泼墨如水,描绘了西子湖畔的秀丽山水,使读者的心灵深受感触,甚至读一篇文章胜于游一次西湖!读完这篇散文,我不禁低吟: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5:06
感受到西湖的人文景观和其他地方不一样,西湖的美在于他有着世界上其他地方没有的历史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