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15:1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5:45
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战国策·原序》
战国,硝烟四起,战争已是常态。
诸侯国之间的相互攻伐,是这段历史的主旋律,师出有名的战争也好,师出无名的战争也罢,强大的诸侯国吞并弱小的诸侯国,已成为必然,毕竟战乱和纷争太久,就会需要一个终结者。
战国末期,秦国一家独大,其余诸侯不断衰弱已经成为了大势,如果说此时的诸侯国还有一个能在军事上抗衡秦国的话,它一定是赵国,也只能是赵国。
战国策
战国四大名将中,白起和王翦属于秦国,李牧和廉颇属于赵国,仅仅从这点讲,两国已可以平分秋色。
那么问题就来了,攻城不如白起,灭国不如王翦,威望不如李牧,廉颇为何能称名将?
廉颇未老尚能饭,跻身战国四大名将之列的老将,也并不是只会负荆请罪,我们就来看看廉颇到底有什么本事。
黄金搭档,一心为赵。
公元前279年,秦国为了全心全意攻打楚国,就想着笼络住背后的赵国,于是秦王邀约赵王在渑池举行会盟,面对秦王不怀好意的邀请,赵王很是畏惧,去吧,有被秦国囚禁的风险,不去吧,又会被其余诸侯看不起,所以不能不去。
但此时的赵国有一对黄金搭档,蔺相如和廉颇,在他们的谋划下,蔺相如陪赵王赴约,廉颇率领大军在国境界准备接应,计策已定,就要出发之时,廉颇却叫住了赵王。
战国策
廉颇对赵王说:“大王,我算了算时间,你去赴约来回用不了30天,30天你回来了最好,你回不来请允许我立太子为赵王,这样秦国就不能用您要挟整个赵国了(《史记》记载: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赵王听到这,那叫一个气啊,我还没去呢,就算计着我回不来该怎么做,但一想廉颇这也是为了赵国好,就同意了廉颇的建议,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廉颇在国家大事上,想得很周到,处处以国家为重,渑池会盟的结果,我们就不再赘述,因为初中课本里已经学过。
负荆请罪,转战四方。
渑池会盟之后,蔺相如凭借自己的口舌之利,被封为丞相,这让廉颇很不爽,就处处想找蔺相如的麻烦,毕竟行伍出身性子很直,接下来就发生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另外一个故事,负荆请罪,过程亦不在赘述,不过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廉颇很直,此后这一文一武陪伴赵国度过了它的黄金时期。
那么负荆请罪之后,廉颇做了什么呢?他并没有闲着,而是为赵国四处征战,那么廉颇的战绩有哪些呢,东破齐,南败魏,西败秦,可以有廉颇的赵国,是威风八面的。
战国策
公元前276年,赵国楼昌进攻魏国的几城,结果没有攻下来,廉颇再次发兵进攻,夺下了几城,几年后,秦赵爆发了阏与之战,秦军被赵奢打的落花流水,秦王很不甘心,于是发兵进攻几城。
廉颇立即去救援几城,结果大败秦师(《战国策·赵策》记载:秦败于阏与,*魏几,廉颇救几,大败秦师),由此可见廉颇带兵打仗,当真是顶呱呱,当然这不是他最辉煌的时刻。
长平被撤,鄗代显威。
公元前260年前后,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爆发了,此时赵惠文王已经去世,赵孝成王继位,廉颇作为老一辈的功臣,赵王对他自然有芥蒂,在长平之战前期,几次小型战役之后,廉颇知晓了秦军不好打,于是转为防守战。
廉颇愣是凭借着并不坚固的城防,让秦军不能前进一步,消耗战秦赵双方的统治者都不想打,因为这样的对阵太烧钱,于是乎,秦国开始再次运用反间计,让赵王把廉颇从长平战场上撤了下来,换了赵括上去,这一换赵国40余万大军全军覆没。
战国策
没隔多久,秦国又对赵国邯郸发起了进攻,在一系列的因素下,秦国未能攻下邯郸,但是邯郸几乎灭亡,趁着这个缝隙,燕国又来进攻赵国,屋漏偏逢连阴雨,赵国又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
此时,赵国实在没有将军了,只能再次启用老将廉颇,廉颇带领数十万老弱残兵,抵抗燕军的几十万大军,结果廉颇竟然打了一个“大破之”的打胜仗,可见廉颇并不是只擅长防守战,他能够根据战场上的局势做出最有利于战争的战略转变,不愧于名将之称。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场漂亮的仗打下来之后,廉颇声威大震,被封为信平君,但是这样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赵孝成王去世了,他的儿子赵悼襄王继位,看着这个老将又不顺眼了,就决定把廉颇给撤掉。
廉颇一看自己为了赵国奋斗一生,到老了竟然又被撤掉了兵权,于是起兵攻打赵王派去接替他职位的乐乘,结果把乐乘打跑了,自己也跑到了魏国去避难去了。
战国策
秦国看着没有廉颇的赵国,对其加紧了攻势,朝中又无人可领军,年轻的赵王又想到了廉颇,就派使者去看看廉颇老了没有,想把他接回来在给予重用。
结果这位被郭开收买的使者回来报告说,廉颇挺能吃的,一顿饭能吃十斤肉,只是和我吃饭的时候,上了三次茅房(《史记》记载: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廉颇不能打了,于是放弃了召回廉颇的打算。
飞鱼说:
廉颇未老尚能饭,跻身战国四大名将之列的老将,不是只会负荆请罪,为赵国征战一生,数次解救赵国于危难,被猜忌之后还想着继续为赵国效命,可是却无法实现,廉颇在魏国也不受重用,后来又到了楚国去,但是他却思念带领赵兵的日子,再也没有建功立业,直至在楚国去世。
战国策
爱国的廉颇晚年的遭遇,也从侧面印证了赵国上层的*已经腐朽到了骨髓,赵国朝堂已经被小人牢牢把持着,廉颇因为小人不得被启用,后来的李牧也因为这个小人被杀害(这个故事我们下次再讲),其灭亡也成为了必然。
攻城不如白起,灭国不如王翦,威望不如李牧,廉颇为何能称名将?我们对于廉颇的印象其实是被教科书给固定了,负荆请罪的故事让我们以为廉颇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其实廉颇有勇有谋,名将之称,他也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