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19:10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17:07
“君亦无所害”中的“所”字的意思是:“……的事、物”。用法是结构助词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
出自:先秦 左丘明《烛之武退秦师》
原文选段: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释义:
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扩展资料
本篇所记述的,是*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事情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
前此两年(公元前632年,即鲁僖公二十八年),爆发了晋楚争霸的城濮之战,结果楚国战败,晋国称霸。在城濮之战中,郑国曾经出兵帮助楚国,因而结怨于晋,这就是晋秦联合攻打郑国的直接原因。这次战争,也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却能够不亢不卑,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言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
全部说辞只有短短的125个字,却说了五层意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语言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17:07
据我所考证,这是个结构助词,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追问这个与 之+所的结构有什么区别吗追答有区别的,这个是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17:08
所+动词 构成所字结构,其意义相当于名词 有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