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2-24 06:12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4 07:42
端午又名“端王”、“重五”、“重午”、“端阳”。
中国汉民族传统节日,在农历五月初王日。
“端”为始之义,每月有三个五日,端五,意为第一个五日。
又因农历五月称“午月”,故亦称“端午”、“重午”。
为我国传统三大节(春节、端午、中秋)之一。
其起源甚古,大玫与祈求农业丰收及防止夏季疫病有关。
至晋以后,楚地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活动也与端午密切联系起来。
此日民间历来有悬蒲于门户、饮酒、竞渡、挂天师符、沐浴、驱五毒虫、戴长命缕、食粽子(角黍)等风俗。
《后汉书·礼仪志》:“仲夏之月,万物方盛。
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懋……故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明余有丁《帝京午日歌》:“都人午五女儿节,酒蒲角黍榴花辰。
金锁当胸符当髻,衫裙簪朵盈盈新。
踏归百草毒可禳,系出五丝命可续。
结缕仍将艾叶悬,祓祥却把兰汤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24 09:00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您好,端午节(别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龙日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英文名:Dragon Boat Festival)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起源于中国古代,日期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最初是夏季驱离瘟神和祭龙的节日,后来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民间有“扒龙船”“吃粽子”“放纸鸢”“挂艾草菖蒲”等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