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8:28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6:46
经济上,至1978年为止,尽管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3624亿元,比1965年的1716亿元 翻了一倍多,年均递增率达6.8%,并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是人民依然贫苦,技术比较落后,并且经过*后,*出现一定程度的执政危机和信任危机。
为尽快加快经济发展,以*为首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始逐一解决这些问题,并试图改变人民心目中对*党和社会主义根深蒂固的形象,这场改革运动的目的是以维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改变生产中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管理*和*,并建立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
这场改革的经济方面在农村取得了率先突破,并随之迅速在全国各经济领域内推行改革。
扩展资料
1979年7月15日,*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灵活措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脚步,对外开放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2年南方谈话发布中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宣布新时期最鲜明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改革进入新的改革时期。2013年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深化改革开放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改革开放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6:46
改革开放前,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在经济部门占90%以上,除公私合营企业的资本家拿定息、居民储蓄存款有很少利息外,工矿企业一律按八级工资制拿工资,农村则根据出工情况拿工分,收入差距不大,“铁饭碗”、“大锅饭”现象普遍存在。改革开放后,打破了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一统天下的局面,实行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私营、中外合资、国外独资等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各种所有制平等竞争,并把公司制、股份制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形式;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大小参与分配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与此同时,仍然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经过多次修正后,《*》第六条仍然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第七条仍然规定:“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指出:“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十七大报告则进一步指出:“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和制度”,“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6:47
公有制经济占绝大部分,“铁饭碗”、“大锅饭”现象普遍存在。市场活力竞争力都很弱。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6:47
计划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