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13 03:2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7 20:24
王世军,男,57年9月生,河北石家庄人,国礼画家,教授,艺名石鸣斋,现居北京,进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国画)高级研修创作班。美协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画鸡研究会主任,国际大师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国际文艺家联合会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泰文化交流中心专职画家,中国当代名人书画院(东北分院)、公安部文联书画创作基地特约画家、客座教授,中原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英格兰艺术基金会永久学术顾问。
作品多次参加中、英、美、法、泰、日等国家书画展并多次获奖,多次举办个人画展,百余幅作品得到了人民画报社、中国画报社、国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及国际政要、知名人士的喜爱并收藏;2007年12月,大众文化出版社出版了《王世军国画作品集》,2012年2月,中国文艺经典出版社出版《王世军国画精选》、《花鸟画技法》、中英文《国画》系列教材,在国内外刊物发表专业论文近百篇;2014年由中国邮政总局出版发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辉煌65年)圆梦中国。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王世军珍藏邮册。2014年在中央党校演播厅(中国正能量)录制专访,略转入编《艺术人生》、《中国世纪名人录》等十多部名家辞典,享有“中国文艺终身成就艺术家”荣誉称号。
王世军在绘画追求上初始吴昌硕、霍春阳,上溯到八大(又称八大山人,名耷,清初画坛四僧之一,江西南昌人。)、扬州八怪(明清时期名扬于杭州地区风格相近的八位书画家的总称。八人分别是:金农、郑板桥、黄慎、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边寿民)等明清大师。后来,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渐渐意识到:不必迷信名人,以实力超越前辈,有必要走一条适合自己的创作路子。
事实上,他一直在做。
先生长期深入生活在广袤的农村,与朴实村民为伍,与泱泱鸡群为友。肩背挎包,手提画匣,脚踏泥鞋是其一惯的行装。白天深入鸡棚,实地写生;晚上闭目思索,探究“鸡道”,寂寞孤独全然脑后。不管是三九严寒,还是酷暑三伏,不敢有丝毫懈怠,农舍鸡棚,田间地头,处处留下了他写生的身影。
如今,已由当初的观鸡、爱鸡、研鸡、审鸡,发展到迷鸡、梦鸡。为此,受到了一些人的白眼,认为不可思议,甚至连自己的家人也不理解,个中苦楚只有先生自己知道。
先生倔强执着的性格和对事业的忘我追求拉长了这一艰难过程,因而大量汲取了生活营养,激发了创作灵感,夯实了创作根基。
清华美院的高材生王世军先生,画风旷达豪放,富有生气。不但较好的掌握了传统笔墨技巧,还在尽力拓展自己的笔墨个性。
先生用笔刚柔相济,沉稳中凸显灵动,轻重徐疾恰到好处;笔墨到位丝毫不显呆板,浓淡、轻重、厚薄处理得当,中锋、侧锋、逆锋、飞白等运用自然和谐;章法布局注重线条、形态及黑白的平面构成,通过黑白及色块对比,兼用排比、错落、呼应等手段组成有节奏、富韵律的画面;常常以情入画,大胆落笔,气势雄健,形神俱佳,令人叹为观止。
常言说“画鸡难画爪”。因为鸡的一举一动,站立位置与方向,都集中在鸡爪的结构上,鸡爪的力量感最能体现鸡的精气神,先生擅长以鸡爪的稳健、骨感、力量来体现鸡的精气神,墨骨画魂,是其一绝。
鸡嘴的画法,大多采用突出角质的弹性与韧劲的方法,行笔若高山坠石,达到形象生动,惟妙惟肖的效果。
羽毛、前胸后背,重彩浓墨,大胆豪泼,强化羽毛下的肌肉感。
尾部翎毛处,落笔飘逸挺拔韧性,蓬松而结实,极易呈现现鸡之动感灵性,力度与强健。
看那苍劲老辣、激情豪迈的大雄公鸡傲然独立,满眼灵光,红冠抖翘,昂首挺胸,一下就征服了我们的灵魂。矫健的姿态,昂扬的精神,优雅的神采被刻画得细致入目,羽毛缤纷灿烂,格调文静娟秀,实为传统画法所鲜见。
在画家笔下,小鸡则一般总是走在前面,洋洋洒脱,悠闲自得;鸡妈妈尽显慈祥,呵护着紧随其后;鸡爸爸尽职尽责,威武地高昂头颅漫步鸡群之中,洞察周围可能的诱惑或陷阱。一幅祥和幸福的鸡的大家庭跃然纸上,气韵夺人。
笔法之精妙,功底之厚实,着实让人观之赏心悦目,兴致迥然。恰似春风拂面般心情明快,宛若甘泉入口般沁人心肺。无愧为当代“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