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三智《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13 03:2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9 12:49
在佛教的理论中,"三智"的概念被理解为在一心之上同时显现和获得的。在不同宗派中,如别教,修行者通过修习空观获得"一切智",通过修假观得到"道种智",而修中道观则得到"一切种智"。这种三观的修行过程,按照顺序引导修行者依次获得这三种智慧。然而,在天台宗的圆教体系中,三观被融合为一心,意味着在证得这三种智慧时,它们同时发生,没有前后之分,这是其独特之处。
这个理论源自《大智度论》第二十七章的问答。文中指出,虽然一切智和一切种智看似先后有别,实则在一心中同时获得。这么做是为了引导众生理解般若波罗蜜(智慧的解脱法门),使他们达到清净心。北齐时期的慧文法师阅读此文献后,顿悟了圆教理论的最高境界,他将这一领悟传授给了慧思,慧思又进一步传给了智顗。智顗依此理论,确立了天台宗的核心理念,即一心三观和一境三谛等圆融之理,这也使得龙树被尊为天台宗的祖师。
天台宗的这一独特见解,体现了其修行理论的深度和内在统一性,强调了智慧的融合和同时性,成为其宗派独特教义的重要支柱。
扩展资料
《佛学常见词汇》 谓人如果在一心之中同时修习空假中三观,就可以在一心之中同时证得一切智、道种智和一切种智之三种智。
一心三智《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在佛教的理论中,"三智"的概念被理解为在一心之上同时显现和获得的。在不同宗派中,如别教,修行者通过修习空观获得"一切智",通过修假观得到"道种智",而修中道观则得到"一切种智"。这种三观的修行过程,按照顺序引导修行者依次获得这三种智慧。然而,在天台宗的圆教体系中,三观被融合为一心,意味...
一心三观《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在佛教的天台圆教中,存在一种独特的修行方法,称为"一心三观"或"圆融三观"。这一观念源自《大智度论》和《中论》中的理论,尤其是天台智者大师的解释。一心三观主张,虽然看似有三个观法——空观、假观和中观,但实际上它们并非独立,而是在同一心中相互融合。空观强调一切皆空,无实有之义;假观则...
男人三大智,小智,中智,大智,请问分别都指什么
三、出世间上上智,是佛菩萨之智也。观察一切诸法之实相,能得妙觉,超出二乘之智,故名。说见楞伽经三。(《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释义二 ‘大智度论’卷八十四,三慧品之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1.一切智:即了知一切诸法总相之智。总相即空相。此智乃声闻、缘觉之智。2.道种智:...
华译为无,又云真空,为众音之母,一切字的种子 什么意思?译成现代文...
大日经疏卷七基于中论所说之‘亦空亦假亦中’及大智度论之‘三智一心’,而从‘有、空、不生’等三义来解释‘阿字本不生’之理。又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大日经疏卷十四则以阿字为本初不生之净菩提心,谓若了知其实义,则亦可如实了知自心。盖一部大日经之奥旨尽在穷究菩提心之相,故若就其大...
佛教中的“啊”字有和深意?
啊,乃梵文,其意思为本不生灭,也就是不生不灭之意 啊字在密法中是非常重要的种子梵文,盖因其深意在直契不生灭,所以阿字观是密法尤其重要的观想 阿字的功德利益可以说是非常大的 悉昙梵字阿,为悉昙十二韵之一,四十二字门之一,五十字门之一。又作婀、安、頞、庵、曷、旖、恶、恶、遏。
请问什么叫唯识?
”义林章一末曰:“梵云毗若底,此翻为识。识者了别义,识自相,识相应,识所变,识分位,识实性,五法事理皆不离识。故名唯识。”楞严经五弥勒菩萨之言曰:“我以谛观十方唯识,识心圆明,入圆成实,远离依他及遍计执,得无生忍,斯为第一。”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
男人三大智,小智,中智,大智,请问分别都指什么
三、出世间上上智,是佛菩萨之智也。观察一切诸法之实相,能得妙觉,超出二乘之智,故名。说见楞伽经三。(《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编)释义二 ‘大智度论’卷八十四,三慧品之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1.一切智:即了知一切诸法总相之智。总相即空相。此智乃声闻、缘觉之智。2.道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