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ma镜像快捷键(figma复制快捷键)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13 01:3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9 18:20
1. figma复制快捷键
操作步骤/方法 1 1.打开PS,导入所需素材,并把素材复制,在复制图层上操作。
2 2.选择位于左侧工具栏从上到下数第十一个的【添加锚点工具】,快捷键是【p】。
3 3.在用钢笔工具创建出闭合路径的基础上,再点击【添加锚点工具】,进行调整。
4 4.在形成图形后,绘制的图形自动填充为前景色,即可。 注意事项/总结 在有一定路径的基础上,才可以使用【添加锚点工具】。创建的图形默认填充的颜色为前景色。
2. figma创建组件快捷键
1、准备好需要打开的fig扩展名文件。;
2、接着,打开电脑中的matlab软件。;
3、进入软件操作界面后,点击界面左上角【打开】图标。快捷键(Ctrl + O);
4、会弹出一个打开窗口,找到需要打开的fig扩展名文件,然后,点击【打开】按钮。;
5、然后,便会弹出一个Figure窗口,里面显示刚打开的文件信息。;
6、如需一次打开多个fig扩展名文件,可以按住【Ctrl】键,然后依次去点击需要打开的文件,最后点击【打开】按钮。即可一次打开多个fig文件。
3. figma辅助线快捷键
第一、市场分析
商业分析能体现出做某个产品的商业价值,这是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最宏观的指导性文件,报告就是这个工作的产出文件。简单的说就是行业前景,意思就是这款新的产品是否有商业价值,产品投放后的回报是多少,这一步应该是高层甚至是创始人对整个市场的把控得出的结论,值得一提的是,新产品和已有产品上新模块功能,在此阶段的分析差别是很大的,新产品的分析难度更大;而已有产品由于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据,对行业、用户等都有了较深的理解,做新模块功能时阻力往往会小很多。
第二、产品定位
这个词其实在刚参加工作的同学们听到后,其实挺虚的,我在刚做UI的时候,听到什么产品定位啊,市场分析啊这类的词,其实比较犯困的,想着直接告诉我需求就好了,干嘛还要说这么多虚词,但是工作到3-5年后,其实这些是至关重要的,我认为产品定位的关键信息其实就是指这个产品是干什么的,比如微信就是社交,ins就是照片分享生活,其次就是这个app可以解决什么问题、用户年龄段的分布。
第三、需求阶段
确定了市场方向,就要找到该方向上都有哪些需求是急需被解决的,。在需求环节,你同时也会注意到很多该市场方向上的直接竞争对手和间接竞争对手。这个阶段就跟我们UI很贴近了,市场分析和产品定位都确定后,就该找痛点了,要明确哪些需求是急需被解决的。在这里,PM往往会输出一分竞品分析报告,罗列出竞品的优劣,部分会采用SWOT进行分析。
第四、产品设计
这个环节和UI是密不可分的,因为我们在每次做需求的时候,都会看到这个东西,是和我们息息相关的,最熟悉的工作。pm在这个环节里其实就是画原型,写文档;但其实据我这么多年的经验来说,真正牛逼的pm还是很少的,主要表现在原型绘制粗糙、文档描述遗漏以及在UI设计中,反推了不少优于PM的点等等。还有一个原因是大多数资历较浅的pm善于抄竞品,但是往往不知两个产品是由本质的区别。这个阶段基本是由PM和UE完成,交互完成后,会内部进行交互评审,确认交互方案后方可给到UI设计师。
我们在工作中会看到形形色色的原型交互图,但是画的好的其实少之又少,基本见到的就是下面这种的…是不是很惨不忍睹….
PM要在整个产品规划中达到什么目标呢?产品规划中要达到的目标,其实就是产品价值。产品规划中要明确每个阶段的目标是什么,所有的决策和行为都是围绕着这个目标来进行的,最终以数据等可考核的方式来判断是否解决了问题。这就要求阶段性的目标是明确的,比如用户活跃度、成交量等指标,这些都是验证前面几步是否有效的依据。切忌把产品规划做成空中楼阁,无法执行的假大空文件,会严重影响从0-1产品的生命周期。
第五、需求评审
这个基本是产品需求确认后,由产品拉会,每个负责项目的职能人员参会,一般有PM、UE、UI、RD、FE、QA、这五种职责的人参加,进行评审。会议中由PM进行需求文档(大公司一般用wiki)的阐述,根据经验,一般研发提问题最多,原因是因为评审前PM和UE和UI都进行了确认无误,研发和测试也有提一些风险性的问题,比如这个是否可以直接调用代码,如果不行,可能会进行风险预警;还有技术上是否有难点等等。评审完后,研发会进行一个排期。
第六、UI设计师介入,这里分为几点要说:
1.我们拿到项目后,尤其是从来没做过的,不要急于下手去撸图,先要搞清楚产品的意图目的,其次仔细走查整个产品线(这里主要看一下整体app设计调性,字体字号,间距些),然后我们要去进行竞品分析(这里的分析和产品的分析不太一样,我们主要去看视觉层,也就是说找找参考,看看别家是怎么设计的,然后再结合我们的设计意图去下手去做。)
2.当我们决定下手去设计后,要给我们的整体设计进度进行时间预估,然后给出设计排期,排期要根据页面设计+修改的时间进行计算,这样可以避免项目延期,按我来说,比如10个界面,我给自己3天设计,然后给上游确认后,1天修改,那么就是4天时间,如果时间富裕可以再加一天的缓冲,那么就是3+1+1,就是五个工作日;排期最好用keynote或者excel做一个表格,列出具体页面具体出图时间,细化一下比较好。
3.在设计中,我们一般按照@2x进行设计,确保UI规范的正确执行(这里包括icon是否粗细统一、视觉重量是否一致、字体自重是否统一,间距是否按照倍数、颜色是否跟整体产品调性保持统一呢?)
4.切图标注,在@2x的设计图中,切图icon/背景。切图分两种:第一可以切刀切(规定好热区,直接按快捷键s就行),第二可以用组件切(规定好热区,直接右键创建组件,然后双进进去,导出即可);命名规范新手肯定是以中文命名,也是可以的,不过还是要按照正确的方式来命名,一般是:在哪里/是什么/状态/倍数。当然你也可以有更明确的规范。一切ok后,可以上传到蓝湖了。但是部分公司现在用figma~也是很不错的。
5.开发完后,我们需要对我们的UI设计稿进行视觉还原,也就是走查联调阶段。强调一下(没有什么是技术写不了的,如果开发说没法做,那么他一定是很懒)这个阶段很重要,据我的经验,有的开发还原度极低,基本50%,有些大厂有个原则是:如果开发还原度低于60%,那么打回开发重新调整后再去走查。基本走查字体字号字重、颜色、间距、icon、边距这些规范类的东西,你会发现开发真的是写的不太好~~~,走查联调基本达到95%就差不多ok了。
走查联调的步骤是:我们要用好几部不同品牌的测试手机去看,因为可能一部手机ok的话,另一部可能会出现小的误差,比如还要兼容适配刘海屏,@3x的屏等等问题,我们在测试手机上把每个界面截图后,放到wiki里,标注问题所在,然后再把UI图贴图给开发做参考,这样开发看起来就很明确了。联调一次如果还有问题,可以有2次3次联调,待开发还原到90%的时候,我们可以搬个小板凳去开发旁边亲自调细节问题,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6.QA测试环节
这个环节其实绝大多数设计师的通俗感受就是:测试就是用来提bug的~没错儿,通俗来说确实是这样的,bug的确是影响整个产品的最大的障碍,项目上线必须确保无bug才行,解bug的优先级是最高的。准确来说,QA是check研发实现的功能与产品、UI、交互设计的是否一致。找些异常情况、及优化,把控项目的质量环节,其实大家可以理解为类似风控吧~
这里有一个小点就是:正式全量上线前会先上线到tips环境,那么什么是tips呢?其实就是为了测试,有时候测试环境的数据和线上不同,可能有些问题在测试环境体现不出来,所以要先到tips,tips环境与线上共用数据。
7.产品验收环节
产品从0-1的过程中,产品验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产品验收的最终结果是上线,不过在此之前可能会经过反复的修改。
产品上线之前需要通过测试、UI验收和产品验收,这是控制产品质量的必要手段。产品验收更重要的是通过产品角度验收开发是否满足了产品需求,侧重点在于业务逻辑,对需求负责。
4. figma 快捷键
3dmax另存为的快捷键是【Ctrl】+【Shift】+【S】 自定义快捷键方法: 设置3dmax快捷键是在“自定义”-“自定义用户界面”-选择“键盘”按钮,在下面就可以设置自己喜欢使用的快捷键了。
5. figma取消编组快捷键
Figma的导出功能异常强大,可以这么说,Figma中的任意一个你能操作的对象都能被你轻易的导出。不论是单个的矢量图形,还是进行了形状组合的复合图形,亦或是多个对象的编组,还是多个画板以及整个画布,都可以导出来,因为Figma的每个对象都有一个叫做export的属性,只需要给你想导出的对象添加上这个属性并进行相应的参数设置,随时随地都能导出来。
我们以导出项目中的一个红色的圆为例:用选择工具或者在左侧的图层面板中,选择这个红色的圆,然后在右侧的属性面板的最下方的“export”属性的右侧,单击“+”号,添加导出属性。
第一个参数,取决于你的项目最后要应用到哪些倍率的设备,比如倍率是2的设备,那么就在下拉中选2X,如果应用于普通屏幕设备,则选1X。
第二个参数表示图片后缀名(注意:不是格式后缀),比如我们把这个后缀名改成“ha”,那么导出的图片都会自带一个“ha”的后缀。
第三个参数不必多说,大家都懂得,图片格式,这个根据自己实际所需来选择,要透明度当然是png最合适。
下面还有个对勾的参数,当选择时表示导出的图片不包含背景,去掉对勾表示连背景一块导出来。
一切参数都设定好之后,点击导出的按钮,你所需的图像就会自动下载下来。
6. figma复制粘贴
不可以的啊!只能打开链接然后看看能不能复制粘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