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书铁券造句用金书铁券造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13 02:5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2 08:00
金书铁券造句
“金书铁券”的解释
金书铁券[jīn shū tiě quàn] 铁券:古代帝王赐给功臣的铁制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 唐·罗隐《代武肃王钱缪谢赐铁券表》:“赐臣金书铁券一道。”
用“金书铁券”造句 第1组
1、 明朝档案中虽有民间俗称为“免死牌”的“金书铁券”,但与清朝档案相比,整个明朝档案并不算多。
2、 这楼门上供奉着开国皇帝赐下的玉带和御批金书铁券,铁券记杨门救驾九功,可免杨门子弟九死之罪;又在府前设石碑玉坊,着令满朝文武百官至此必须下马通过。
3、 展览中的“金书铁券”是目前世上仅存的四块“免死牌”之一,是明朝英宗皇帝天顺二年(1458年)赐给右军都督府都督李文的。
4、 甘氏族谱记载,孙权曾御赐金书铁券给甘宁,这是一块半圆形瓦当状的金属字牌,上面刻有文字,大意是:凭此铁券,可以赐爵位,给俸禄,免罪。
5、 郝文的双眼瞬间变得狰狞,他的目光死死盯着金书铁券,脸色变得如同死灰一般,他的双唇颤抖着,带着一丝不信:“原来最终的弃子是我!为什么?”。
6、 民间所称的“免死牌”,在古代的正规名称叫“金书铁券”。
7、 “金书铁券”是封建帝王颁发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持有“铁券”的功臣、重臣及其后代,可以享受皇帝赐予的种种特权。
8、 我国民间有“免死牌”一说,但它的官名叫“金书铁券”,是封建帝王颁发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始于汉代。
9、 在这批档案文献中,明代的“金书铁券”名列第八。
10、 由此看来,人大代表这个招牌有点像历史上的金书铁券、免死金牌,人大代表就算肆意违法,执法部门也不会积极执法。
用“金书铁券”造句 第2组
11、 故杞道德、王遇、张祐、苻承祖等拔自微阉,岁中而至王公;王叡出入卧内,数年便为宰辅,赏赉财帛以千万亿计,金书铁券,许以不死之诏。
12、 在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快速发展和变革的时期,大学毕业证已不是“金书铁券”【造 句网】。
13、 村里的老汉李永蔚听说这个消息后,特意找到了谢佐,并告诉他自己是青海李土司西伯府李文的后裔,在他家里珍藏着明英宗朱祁镇颁发给李文的金书铁券。
14、 不管证书如何的权威、由谁颁发,都只能作为消费者判断专家水平的一个参考,而不是绝对的“金书铁券”。
15、 没有谁永远注定是“天之骄子”,名牌大学的毕业证书也绝非“金书铁券”。
16、 大明开国以来,对开疆拓土创建纲治有卓著功勋的文臣武将,依其功绩大小分封为公、侯、伯三等爵位,赐与金书铁券为凭证。
17、 如中国馆藏最早的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纸质公文档案;国内现存唯一一件“金书铁券”,也就是传说中的“免死牌”;光绪二十年科举“大金榜”等。
18、 “丹书铁券”历史上有很多种叫法,俗称“丹书铁契”,又名“金书铁券”、“金券”、“银券”、“世券”等,省称“铁券”。
19、 1月18日,一位参观者在上海档案馆外滩新馆内观看明朝皇帝赐给功臣的“金书铁券”,即民间俗称的“免死牌”。
20、 大家紧盯着工作人员从箱子里一件件抬出四羊方尊、钱镠金书铁券和鎏金铜水月观音像,生怕漏看其中任何一个细节。
用“金书铁券”造句 第3组
21、 而且,从隋代起,“铁券”上的丹砂填字渐渐改为用金填字,故后世又将其称为“金书铁券”。
金书铁券造句用金书铁券造句
用“金书铁券”造句 第1组 1、 明朝档案中虽有民间俗称为“免死牌”的“金书铁券”,但与清朝档案相比,整个明朝档案并不算多。2、 这楼门上供奉着开国皇帝赐下的玉带和御批金书铁券,铁券记杨门救驾九功,可免杨门子弟九死之罪;又在府前设石碑玉坊,着令满朝文武百官至此必须下马通过。3、 展览中...
丹书铁券造句用丹书铁券造句
1、尽管身处异国他乡,海外游子一刻也没有忘记丹书铁券。2、铁帽子王是清朝的称呼,在以前跟免死金牌、丹书铁券差不多功效,这是没有世袭罔替这一说。3、姬傲剑已经意识到武林世家的势力极大,自己颇似有着丹书铁券的柴大官人,一定程度上已经是特权阶层了。4、你卖掉丹书铁券,乃是对太祖不恭!你为...
金书铁券的意思
成语例句:熊召政《张居正》第三卷第17回:“一经受封,朝廷都要给付金书铁券为凭。”
金书铁券
待尘埃落定,千年回望,凭金书铁券之留存,吴越之风,见忠、见智、见朴、见和。一 公元897年,唐昭宗乾宁四年八月,恩荣从都城长安送至杭州城钱镠府中。恩荣分量极重:由铁铸成,形如覆瓦,重132两,正文24行,共325字;副文一行17字,大臣衔名一行25字。字体端楷,字面鎏金,威严大气。此乃金...
金书铁券历史典故
他发布了布告,宣布金书铁券凭证失效,并将滥用金书铁券的官员追放或处死。这个事件成为了一个警示故事,表明了统治者对腐败行为的严惩态度。金书铁券历史典故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反腐和廉政建设的象征,也成为了警示官员不要滥用权力的故事。这个典故也被用来提醒人们要坚守道德底线,远离贪污腐败。
丹书铁契造句用丹书铁契造句
10、“丹书铁券”历史上有很多种叫法,俗称“丹书铁契”,又名“金书铁券”、“金券”、“银券”、“世券”等,省称“铁券”。用“丹书铁契”造句 第2组 11、龙行天下、寒月玫瑰、丹书铁契和翻云覆雨,这些核心人物均站在队伍边缘,似乎在聊天,谈笑风生。12、丹书铁契死死的瞪着我,一双眼睛...
丹书铁券免死金牌真的免死吗?
左边颁给受赐者,右边留于皇宫内府,以待需要时校验两者是否吻合。不过话说回来,这东西是皇帝赏赐的,算不算数那也得看人家皇帝的意思了,皇帝说有用就有用,记住政治家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守信用的人物比如,朱元璋几乎给他的每位大功臣都发了金书铁券,可又是他把人家送上了断头台。哎。
免罪怎么造句
19、甘氏族谱记载,孙权曾御赐金书铁券给甘宁,这是一块半圆形瓦当状的金属字牌,上面刻有文字,大意是:凭此铁券,可以赐爵位,给俸禄,免罪。20、其管押兵官未有指挥,可候指挥到,许于所在官司自陈,亦与免罪。21、限今指挥到日更与展限十日,许令于所在州军出首,仍依元降指挥免罪,特与支破递马驿券,...
铁券简介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的文物中,有一件名为"钱镠金书铁券"的特殊藏品。"铁券",形似筒瓦,承载着中国古代历史的重量,它象征着皇权对功臣的最高荣誉和信任。最初,这些铁券上的誓言以丹砂书写,被称为"丹书铁契"。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进步,梁代改用银字,称之为"银券",而隋代则采用更为珍贵的...
朱元璋登基后给功臣发了免死金牌 最后能善终的人有多少人
廖永忠擅自做主,杀害小明王一事,让朱元璋非常不满。因此,朱元璋降低了给廖永忠的恩赐,将有资格封公爵的廖永忠,封为了侯爵。洪武八年,廖永忠因僭用龙凤等违法之事被赐死。朱元璋杀的第二个功臣是朱亮祖。朱亮祖是元代旧将,跟随朱元璋后,立下了赫赫战功。朱亮祖镇守广东期间,勾结当地豪强,为非作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