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茶发展史(续)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4 02:3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04 08:41
元朝时期,御茶园和官焙机构在宋朝基础上延续,大德三年(1299年),元朝设有120处茶园,四曲溪的焙局*贡茶,数额庞大。据《武夷山志》记载,至正末年(1367年),贡茶数额高达990斤,明朝初期保持,直至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因建宁茶叶枯竭,御茶改由延平(福建南平)供应。
明朝御茶生产对茶农压力巨大,除了基本贡额,还需支付喊山供祭费用。清释超全《武夷茶歌》提到景泰年间(1450~1456年),因茶叶荒歉,喊山仪式仍需进行并负担费用。官府在每年惊蛰日祈求井水清澈以制贡茶,这一传统称为“喊山”。
明朝时期,蒸青团饼茶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炒青芽茶,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命令建宁停止制作龙团茶,改贡芽茶,以防止官吏贪污。《明大政纪》记载,官吏督造贡茶时的*行为,使芽茶品质优于团饼茶。明朝贡茶数额大幅度增加,其中部分是由于层层加码的督造压力。
曹琥进士在弘治年间(1488~1505年)的奏疏揭示了贡茶苛政,指出贡茶导致农民困苦不堪,甚至倾家荡产。清朝时,贡茶范围扩大,如康熙皇帝赐名“碧螺春”,乾隆皇帝则赐予“大方”之名。然而,这些皇家喜好却加重了百姓的负担,陈章的《采茶歌》反映了这种艰辛。
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贡茶的制作方法和种类发生了显著变化。元朝以蒸青团饼茶为主,明朝开始侧重芽茶,清朝则以烘青和炒青茶为主,还诞生了乌龙茶、红茶等新品类。这期间,贡茶对茶区的影响深远,茶类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