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各家论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7 16:3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09 10:20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在中医经典中被广泛讨论,其理论依据丰富,体现了仲景医理的精妙之处。
在《尚论篇》中,指出当表邪未除,且伴随里水逆上时,仲景巧妙调整,以茯苓和白术为主要治疗手段,去掉了桂枝。去桂的原因在于桂枝可能已误用,但其功效并非全然被否定,其他药物如芍药、甘草、姜、枣等在调和阴阳和脾胃方面不可或缺。此处强调了在方剂调整中保留了原有的指导思想,体现出仲景处方的深意。
《伤寒贯珠集》进一步阐述,对于表邪夹饮的情况,应先治其根本——饮邪,而非单纯攻表。因此,桂枝汤中的桂枝被替换为茯苓和白术,旨在逐饮于内,而非驱邪于表。这种策略不仅能缓解满痛,还能使表邪无处附着,自然得以解除。
《古方选注》认为,茯苓、白术、芍药和甘草是治疗太阳经水饮的有效组合,但若单纯解肌或下法不当,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因此,该方去掉了桂枝,用茯苓、生姜代替桂枝来行阳,芍药则保留以收阴,避免辛甘发散于表,而是采取利水和培土的方法,体现了与五苓汤表里两解的相似理念。
最后,《伤寒论类方》指出,方剂中的加减调整,实质上是对主药桂枝精神的延续。虽然桂枝被去,但方剂的初衷并未偏离,这正是仲景方剂灵活应用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