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7 09:4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09 15:55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孩子想象力无限,那么他的创造力也就无限。世界上很多的科学家,他们的成功都离不开自己的想象。
爱因斯坦在16岁时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人追上光速,将会看到什么现象?”在当时这只不过是一个少年的幻想而已,而刻苦钻研的爱因斯坦却在这个问题的提示下发现了当时物理学中的根本矛盾。10年后,想象之花终于结出了成功之果,震惊那个时代的“狭义相对论”诞生了;又过了8年, “广义相对论”问世。英国物理学家延德尔就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而感叹说:“作为一个发明家,他的力量和多产,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想象力给他的激励。”
既然想象力是如此重要,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如何才能激发并且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呢?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给孩子留下想象空间
很多孩子之所以没有想象力,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家长没有给他们留下一些想象空间。比如在孩子画好一幅画的时候,家长只会简单地给予肯定或者鼓励,却没有根据画的内容,让孩子进行一些想象。同样在购买一些玩具的时候,也仅仅是满足孩子玩耍的需求而已,没有利用这些玩具给孩子以想象的空间,这对孩子想象力的培养是不利的。
一次折纸游戏,秀秀学会折小兔子后,把小兔子贴在了纸上,并且将贴好的兔子拿给妈妈看。妈妈不仅肯定了秀秀的小兔子折得很好,而且还问秀秀:“小兔子生活在哪里啊?”
秀秀就给小兔子画了一个漂亮的房子,还有绿草地、美丽的小花。
接着妈妈又问题:“你知道小兔子吃什么东西吗?”
“它最喜欢吃胡萝卜,我得给它画些胡萝卜!”秀秀高兴地继续做着。
“你觉得小兔子还需要什么呢?”
“还需要朋友、妈妈、爸爸、玩具……”
秀秀开始设计出越来越多的东西。原本只贴了一只小兔的白纸,现在不仅有了漂亮的房子、绿色的草地、美丽的鲜花、可口的胡萝卜,还有爬行的小乌龟、另一只穿着裙子的小兔、大大的蘑菇、飞翔的小鸟、高高的太阳、弯弯的小溪,别提有多热闹了。
这就是孩子想象的空间,一旦有了想象空间,在孩子们小小的脑袋中,就不仅仅是一只兔子了,而是一切和兔子有关的事情。所以,家长在和孩子做游戏时,一定要克制自己的“聪明”,要让孩子做游戏的“主人”,让他们尽情地去想象。
2.对待孩子的问题不要过于理性
对于孩子的问题,父母可以有两种解答:第一种实话实说,非常理性的回答;第二种感性的回答,经过父母的想象之后再做回答。
比如孩子问关于月亮的问题时,理性回答就是月亮是地球的一个卫星。人类已经登上月球了,月亮上的那些图像是环形山。可是对于孩子来说,什么叫卫星、什么是环形山都不知道,又怎么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呢?当然,聪明的家长会告诉孩子关于月亮的一些传说,比如说嫦娥奔月,比如说神秘的广寒宫、月兔仙子。听到这些故事,孩子的想象就能展开了。
如,小草绿了,不要告诉孩子那是春天到了,孩子会说“小草穿厌了黄衣服想换件绿衣服呢”;雪人融化了,不要告诉孩子那是因为温度高了,孩子会说“雪娃娃在减肥呢”……
家长要记住一点:孩子的接受能力大部分停留在感性阶段,而不是理性阶段,只有等孩子真正接触到自然科学的时候,理性才会慢慢占上风。
3.不要让孩子的知识僵化
什么叫知识的僵化?即孩子总以为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对知识死记硬背,没有自己的见解和观念,不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虽然知识学到不少,但是不能灵活应用,最终成了知识的奴隶。
那么怎么样才能不让孩子的知识僵化呢?首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按照课本僵化地进行传授,应该跳出课本,在游戏、现实环境中将知识传授给孩子。比如在教授植物学知识的时候,完全可以在公园里进行,或者在植物园进行,哪一种植物、哪一种花草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去寻找。这样的课堂不仅活泼生动,孩子的思维也将得到拓展。
其次,要让孩子将知识应用起来,而不是装在脑子里就可以了。如孩子学习了种植花草的知识,可以通过让孩子种植盆花来利用这些知识。那么在种植的过程中知识就变成活生生的经验了,而不是枯燥的文字教条。
4.善于给孩子的思维松绑
所谓给孩子的思维松绑,就是不要让孩子的思维固定化、模式化、理性化。面对自然界的很多问题,孩子可能会有千奇百怪的答案,在很多家长看来,这些答案简直就是“胡说八道”。那么在这里要告诉家长的是,珍惜孩子这些“胡说八道”的答案,那是孩子想象之后的结果。
一天,一个小男孩跟爸爸到公园里去散步。小男孩看见河边的一棵树秃秃的没有叶子了,便对爸爸说:“树叶回家睡觉了。”爸爸马上反驳儿子:“不对,树叶又不是人,怎么可能回家睡觉呢?秋天到了,树叶都落到地上了。”
就这样,小男孩以后再也不敢“胡思乱想”了。毫无疑问,他丰富的想象力已经被他爸爸扼杀了。但是,如果爸爸这样回答小男孩:“对呀,树叶也想家了,所以秋天到了,它也投入大地母亲的怀抱了。”这样的回答不仅会让男孩了解到“秋天到了,树叶会落下来”这个常识,还会保护他的想象力,不至于使他的思维被束缚。
5.鼓励孩子模仿别人
要模仿别人,必须首先想象出别人的样子,这是培养孩子想象力的一条捷径。但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点:模仿绝不是无意识地抄袭,而是把眼前和过去的东西通过自己的头脑再造出来。毫无疑问,在模仿的过程当中,孩子会加入自己的思考、理解和创造,而这些都是孩子想象力停留的地方。
6.鼓励孩子学习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作为*,我们都知道,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是发展想象力的基础。没有知识和经验的想象只是毫无根据的空想,这样的空想对孩子并没有多少的好处。只有建立在知识经验上的想象,才能闪耀出思想的火花。经验越丰富、知识越广博,孩子想象力驰骋的领域就越广阔。
7.鼓励孩子怀疑一切
有怀疑才会有问题,有问题才会有想象。很多孩子之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会把知识僵化,就是因为不懂得去怀疑别人的答案,总认为别人说的都是正确的,跟着别人走就是没错的。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孩子没有创造力,没有想象力,甚至没有提问题的能力。
所以,对于家长来说,应该培养孩子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优良心理品质。善于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是一种极有价值的智力素质,包括观察、好奇、怀疑、爱问、追问等。对于孩子来说,观察怀疑、想象思考以及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可以引导他们去选择新的目标,持续进行学习和研究。
8.鼓励孩子参加创造活动
创造活动特别需要想象,想象也离不开创造活动。因此,让孩子积极参加各种创造活动,是培养想象、特别是创造想象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小梦是个想象力比较弱的女孩子,老师让她画一朵红花,她就仅仅画一朵红花,而别的小朋友都知道在小红花上画一些小蝴蝶、小蜜蜂,地上还有小草之类的东西。所以,在小朋友的心目中,小梦就是一个“木头孩子”。
那该怎么办呢?小梦的父母陷入了沉思。
后来,小梦父母听说附近开了一个针对孩子的创造班,即在这个班里面孩子可以自由创造、自由发挥,小梦父母将小梦送到了这里。
果然过了不久,小梦的想象力丰富了不少,现在叫她画一条小鱼,她还知道要给它一些水,不然小鱼要渴死……看着小梦的变化,父母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9.让标准答案走远一点儿
任何一个孩子天性都好探索,但中国的孩子与外国的孩子相比,创造能力与创新能力却差得不止一点点,为什么呢?很简单,中国有很多标准答案,而在国外,这种情况却很少出现。
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都会以“标准答案”来教导孩子,正是这些“标准答案”让孩子的思维带上了沉重的枷锁。所以,聪明的家长在告诉孩子问题答案的同时,不要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儿童期是孩子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家长请帮助你的孩子把思维“枷锁”打开,并为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尽情激活他们的想象力!
10.用童心去激发孩子的想象
我们经常会评价一个人童心未泯,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些人的想象力像孩子一样丰富,行为也经常跟着自己的想象而变化。这也给家长提供了一个培养孩子想象力的方法:利用孩子的童心去激发孩子的想象。
一天,妈妈去幼儿园接利伟回家,天正下着小雨,妈妈和利伟撑着伞边走边聊。
忽然,利伟调皮地说:“妈妈,小雨点‘砸’着妈妈的头了,好痛!”边说边做痛苦状。
妈妈说:“没关系,小雨点跟你开玩笑呢。”利伟听后高兴地笑了。
“你想想,小雨点还会跟你干什么呢?”妈妈很喜欢问利伟这一类带有想象力的问题。
“我不知道……”利伟嬉皮笑脸地说。意识到孩子有思维惰性之后,妈妈启发利伟:“比如说,小雨点会在你的头上……”
“小雨点在妈妈的头上跳舞!”利伟兴奋地说。 “对呀,小雨点还在你的鼻子上滑滑梯呢!”妈妈指着她鼻子上流下的小雨滴说。利伟可乐坏了,干脆跑出了雨伞:“小雨点还在妈妈的头发上荡秋千!”
“你说得真好,再想想,还有呢?” “小雨点还会在妈妈的头上跳蹦蹦床,小雨点流到妈妈的眼睛里假装是妈妈的眼泪,小雨点滴到妈妈的脸上给妈妈洗脸……”利伟一口气说了很多。
“妈妈,我好喜欢小雨点!我真的真的好喜欢小雨点!”利伟在雨中兴奋地说。在他眼里,这糟糕的天气因为有小雨点而变得乐趣无穷。
从利伟和他妈妈的身上,我们得到这样一个启发:孩子的想象力是最丰富的,但孩子的想象力也是需要挖掘、需要培养的。家长需要做的就是耐心倾听孩子的解释,用童心去激发孩子更多的想象。
11.引导孩子多试验
孩子的思维是无边无际的,当他们学习了新鲜知识,有了新想法,家长就应该鼓励孩子多做实验,以验证自己的想法。在想法得到正确、科学的验证之后,他不但更会满怀*地去想象,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创造能力。
宏达一放学回家就高兴地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我们学空气了。原来空气这么神奇,没有它,人们就没有办法生活。”
“是吗?我怎么就看不到空气呢?你能给我证明它的存在吗?”妈妈像是在故意考宏达,说着便给他准备了做实验的工具——杯子、塑料袋、水等。
宏达因为妈妈的这句话变得活跃起来。他把空塑料袋口攥紧,并不断往里捏,直到塑料袋变成一个气鼓鼓的包,嘴里还嚷着:“空气,我已经抓住你了,看你还往哪里跑!”
最后,他将空杯子口朝下倒着压入水里。可是,空气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从杯子口里冒出来。他着急地看着妈妈,妈妈笑着提示他:“想象一下潜水员是怎么呼吸的。”宏达眨了眨眼睛,让杯子在水里慢慢倾斜,终于有气泡从水里冒出来。他高兴地对妈妈说:“妈妈,我把空气倒出来了。”
12.鼓励孩子讲故事,读故事,记日记,画画
讲故事能促进孩子的想象能力,父母要多鼓励孩子自己编故事并讲给身边的人听。这样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也促进了孩子想象力的发展。
阅读故事同样能促进孩子的想象力,毕竟依靠父母的讲解,想象的余地是有限的,而自己阅读则可以主动地进行再造想象的训练。因此,父母应该给孩子购买一些童话、神话、民间故事书等,这能够启发孩子想象力的作品。
对于孩子来说,除了讲故事、阅读故事之外,记日记也是锻炼自己想象力的一个好办法。鼓励孩子把好的故事记录下来,不断修改,这样就能通过不断想象让孩子的想象能力不断提高。
除此之外,画画同样也能激发孩子的想象能力,父母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多接触各种图画。例如,一些景色优美的风景图片和知识性、趣味性较强的图片,可以让孩子自由联想。总之,通过不断地锻炼,孩子的想象能力必定有所提高。
13.鼓励孩子幻想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它虽然脱离现实,但是却能让孩子在这种非现实状态创造出未来事物的新形象。
郭沫若在《科学的春天》一文中指出:“科学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这也就是说很多科学的发展都是靠着幻想而实现的。比如说人们幻想在天上飞,于是就有了飞机;幻想在海底游,于是就有了潜艇……
父母要鼓励孩子进行幻想,即使具有常识性的错误,父母也不必非要去纠正孩子。因为孩子正是由于缺少常识的*,才可以想出一些*想不出的想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