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临床意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3 09:4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2 13:41
中性粒细胞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其数量的增减反映了机体对感染、炎症、损伤、失血、中毒等病理状态的反应。
首先,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以下情况:
急性感染或炎症:如化脓性球菌、杆菌(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真菌、放线菌、病毒(如出血热、乙型脑炎、狂犬病)等。其增高的程度与病原体、感染部位和个体反应有关。如急性胆囊炎和胰腺炎,WBC的升高是诊断的重要指标,而严重感染可能导致核左移和中毒改变。
广泛组织损伤:如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等,早期WBC会显著增高。
溶血和失血:红细胞破坏或出血时,中性粒细胞也会随之增多,成为早期出血迹象之一。
急性中毒:无论是外源性还是内源性中毒,中性粒细胞通常会增高。
恶性肿瘤:非造血系统肿瘤可能导致持续性粒细胞增多,可能与肿瘤组织的分解产物和某些细胞因子有关。
相反,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
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和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
慢性理化损伤、药物反应(如氯霉素)、放射治疗或化疗后的免疫抑制。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血液病(如再障)。
脾功能亢进和甲状腺功能亢进。
某些寄生虫病如疟疾和黑热病。
扩展资料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icgranulocyte)在瑞氏(Wright)染色血涂片中,胞质呈无色或极浅的淡红色,有许多弥散分布的细小的(0.2~0.4微米)浅红或浅紫色的特有颗粒。细胞核呈杆状或2~5分叶状,叶与叶间有细丝相连。其颗粒表面有一层膜包裹,可分1~4型,颗粒中含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酸性磷酸酶、吞噬素(phagocytin)、溶菌酶、β葡糖苷酸酶、碱性磷酸酶等。中性粒细胞具趋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杀菌作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2 13:43
中性粒细胞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其数量的增减反映了机体对感染、炎症、损伤、失血、中毒等病理状态的反应。
首先,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以下情况:
急性感染或炎症:如化脓性球菌、杆菌(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真菌、放线菌、病毒(如出血热、乙型脑炎、狂犬病)等。其增高的程度与病原体、感染部位和个体反应有关。如急性胆囊炎和胰腺炎,WBC的升高是诊断的重要指标,而严重感染可能导致核左移和中毒改变。
广泛组织损伤:如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等,早期WBC会显著增高。
溶血和失血:红细胞破坏或出血时,中性粒细胞也会随之增多,成为早期出血迹象之一。
急性中毒:无论是外源性还是内源性中毒,中性粒细胞通常会增高。
恶性肿瘤:非造血系统肿瘤可能导致持续性粒细胞增多,可能与肿瘤组织的分解产物和某些细胞因子有关。
相反,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
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和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
慢性理化损伤、药物反应(如氯霉素)、放射治疗或化疗后的免疫抑制。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血液病(如再障)。
脾功能亢进和甲状腺功能亢进。
某些寄生虫病如疟疾和黑热病。
扩展资料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icgranulocyte)在瑞氏(Wright)染色血涂片中,胞质呈无色或极浅的淡红色,有许多弥散分布的细小的(0.2~0.4微米)浅红或浅紫色的特有颗粒。细胞核呈杆状或2~5分叶状,叶与叶间有细丝相连。其颗粒表面有一层膜包裹,可分1~4型,颗粒中含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酸性磷酸酶、吞噬素(phagocytin)、溶菌酶、β葡糖苷酸酶、碱性磷酸酶等。中性粒细胞具趋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杀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