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3 10:1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9 01:16
治理好天下需要贤明的君主追问“君之主在心"是什么意思追答个人觉得这句话意译比较好。我的理解有两种,一是君主应该抓住民心,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而是君主要想治理好天下,在于他的本性要好,要是明君。
治理好天下需要贤明的君主
唐甄的人物评价在唐甄思想深处,仍把国泰民安的希望寄托在贤明君主身上。他说:“天下之主在君,君之主在心。”唐甄提出的为君之道仍然没有跳出儒家的思想圈子。
唐甄如何评价君主专制制度?尽管唐甄的民本思想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但他未能完全摆脱对贤明君主的依赖,认为国家的主导力量在于君心(天下之主在君,君之主在心),他的为君之道仍处在儒家传统的框架内。这体现了他思想中的局限性。
孟子的著名言论有哪些?【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文】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 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17)仁则荣,不仁则辱。 【译文】...
宋明理学的精神内涵是什么?也就是说,人君应当成为遵守封建纲常伦理道德(天理与道)的楷模。人君之道要惟义所在,“道必充于己,而后施以及人;是故道非大成,不苟于用。然亦有不私其身,应时而作者也。出处无常,惟义所在。” 人君如果不行义,则不能得天下,不能服民心,“王者如天地之无私心焉,行一不义而得天下不为。” 反之,“举措合...
君为臣纲指的是什么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是谁提出的?这表明汉代起,在中国社会占据思想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相较于儒家始创时期的孔孟学说发生了很大变异。朱熹沿用汉代无名氏在《礼纬·含文嘉》中说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强调建立“三纲五常”的重要性,但必须做到“心术公平正大,无偏党反侧之私”,就是说君心要正。他说:“天下...
...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释义:古时候是将天下人看成是主,将君主看作是客,凡是君主一世所经营的,都是为了天下人。现在将君主看作主,将天下人看作是客,凡是天下的地方没有一处能够得到安宁的,正是在于为君主啊。因而当他未得到天下时,使天下的人民肝脑涂地,使天下的子女离散,以增多自己一个人的产业,对此并不感到...
孟子的经典语录带翻译【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17、【孟子语录】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文】上天给予的时运比不上地理上的优势,地理上的优势比不上人们团结合作。 18、【孟子语录】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19、【孟子语录】省刑...
翻译《孟子.离楼上》在上位的人搞好了政治,出行时让行人回避自己都可以的,哪能一个个地帮别人渡河呢?所以治理政事的人,对每个人都一一去让他喜欢,时间也就太不够用了。”【原文】:离娄下·第三章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王曰...
读《孟子》有感也就是说即使是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暴晒它一天,寒冻它十天,也不能生长起来。孟子是雄辩家,他善于用譬喻,语言简洁利落,却能引人深思,其实,我们不论做什么,学什么,都应该专心致志,持之以恒,而一曝十寒,三心二意是永远成不了大事的。“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学习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