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饭寄乡情抒情散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3 20:4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3 07:51
常言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我的老家在粤东,那是一个濒临大海的小渔村。因环境方面的原因,家家会做一种茶饭。茶饭的原料因地制宜,制作方法也简单:将米淘净滤干,加盐、蒜头用油炒过加水闷熟。将荷兰豆、虾米、炒熟去皮的花生米、萝卜干、豆腐丝、菜心、葱、蒜等分别炒好盛盘。黄豆用水泡胀,再用油炸脆。将炒熟的花生米、芝麻、茶叶,生薄荷菜等用特制的擂钵擂碎,冲入滚水制成茶汤。用餐时,碗中盛少许饭,加入各种菜,再舀入茶汤就可享用。
这种茶饭色鲜味香,营养丰富,提神开胃,清凉爽口,是一种颇具潮汕特色又颇为地道的绿色保健食品。
试想,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之时,村姑用竹篮将茶饭送到田间地头,饥肠辘辘、口干舌燥的农夫席地而坐,盛上一大碗香味四溢的茶汤泡饭,将是何等的大快朵颐啊。
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的`母亲亨年93岁,这一定与她一辈子爱吃茶饭不无关系,也不知道家乡的人民是经过多少年的探索才“研制”出这种茶饭的。
当年为躲日本鬼子,母亲随父逃亡他乡60余载未曾回过家乡。历经60年岁月的融合,一般人在饮食、生活等方面大多已入乡随俗。但父母亲一直喜着木屐、摇蒲扇,大有一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模样。在饮食上,父母亲常携家人上粤式酒楼去饮早茶。对广东人一大早起床就要上酒楼“喝茶”,还弄得满桌杯盘狼藉,内地人多有不解且颇有微词。不过,现在粤式早茶犹如雨后春笋风靡大江南北。
由于客居他乡,环境有所差异,十余种茶饭原料中唯独薄荷菜难以寻觅,缺了薄荷菜,茶饭将不成其为茶饭,这可是困扰母亲的一大难题。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既然此地不长薄荷菜,那就自己栽。一封快信寄到老家,满叔就将种籽寄来了。母亲用一个土花钵精心培育了几株薄荷菜。一岁一枯荣,这薄荷菜多年来竟一直充满生机。那只斑驳的擂茶钵,也是满叔从老家带来的,母亲怕失手打烂,用布条包了又包,缠了又缠,小心翼翼地用了近30年。这两样东西简直成了我们家的传家宝。而这制作茶饭的技艺自然也就成了我们家的祖传秘方。
母亲每次煮茶饭吃,祖孙四代会像赴宴席一般早早赶来。夕阳西斜,凉风徐徐。大家围坐在庭院里、竹林下,就着乳黄色的鲜茶汤、清悠悠的荷兰豆、黄澄澄的萝卜干、香喷喷的葱和蒜、沁人心肺的薄荷菜……一饱口福,共享天伦之乐。
有趣的是,我也时常做茶饭,尽管用料和制作方法与母亲相同,但大家吃起来总是感觉味道没有母亲做的那样正宗、可口。真是令人百思而不得其解。
那年,我头一回返家乡寻根访祖,满妈热情备致,稍事寒喧后,满妈就系上围腰忙着到厨房煮茶饭去了。
改革开放后,三伯从印尼返乡探亲,曾专程来看望母亲。母亲没有大鱼大肉款待,吃的就是粗茶淡饭——茶饭一碗。
1993年,我曾在新加坡考察、学习,其间还有一段“吃茶饭认亲人”的故事呢。
六叔当年“过番”闯南洋,现侨居新加坡,与我从未谋面。母亲再三嘱我无论如何也要见他一面。我在下榻宾馆电话与六叔取得了联系,听得出六叔有些戒备心理,但他还是驾车来将我接到家里。叔侄两人在异国他乡第一次相见,起初不免有些拘谨。我将长辈姓名一一通报,又取出家谱和像片给六叔看过。远在马来西亚的堂兄弟闻讯后也即驾车赶来了。后来六婶端上茶饭,不是印度饭或马来餐,我趁势即席围绕茶饭与六叔边聊边吃起来。这时,我们间的关系一下子就变得那样的亲密无间……
这茶饭简直成了家乡亲朋老友间联谊乡情、款待老友、聚会叙旧的最佳媒介。
我以为:日本的茶道确实把东洋茶文化渲染得淋漓尽致,终因过于繁褥、华而不实而未能形成气候。“麦当劳”倒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如若去掉亮丽的包装,体现更多的则是一种商业价值。至于自助西餐,不能不说是琳琅满目、洋气十足,但它里里外外营造的是一种社交场面。在灯红酒绿之中,日日夜夜演绎着政治、商业诸方面的种种交易。
只有这极其普通的茶饭,虽是小农经济的产物,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方式紧密联系,显得是那样的原始与质朴。但它却蕴含着一种淳厚的“乡情文化”。就像水之源、林之木那样,这种文化不但孕育着现代文明,真诚、勤劳、智慧和关爱的基因,还构筑成现代文明赖以生活、发达的坚实根基……
乡情散文:难忘故乡的美味
故乡的黑土地厚重广阔,故乡的河水盛产鱼虾,故乡的井水甘甜爽口,故乡的五谷瓜果蔬菜飘香,故乡的粗茶淡饭把我养大。儿时的我吃过无数次的小米饭拌土豆酱,葱蘸酱,玉米粥咸菜条,玉米面大饼子,熬大头菜汤,豆包蘸糖稀,酸菜炖粉条,葱花大油饼,炒土豆丝……只有过年时才能见到肉类,吃到大米。儿时...
乡情散文:姨姨
表弟读到中学毕业,就跟人去新疆干装潢去了,几年下来没挣来一分钱。眼瞅着快三十岁的人,找不上媳妇,姨夫和姨姨急得茶饭不思,到处托人说媒。在两年前,表弟和一位小学同学结婚了,而且是作为备胎,和表妹一样,姨夫和姨姨不是很满意,但没有办法,如果错过,将意味着什么,四处借钱,总算把儿媳妇娶进门。 表弟读到中...
乡情散文:月光下的回忆
文:梁行 图:来源网络 六月,天气一往如故的晴朗,在透过枝叶的万丈霞光里,我真实闻到了夏天的味道。凤凰花开满树红,荷花摇曳送清香。抖落几许夏季的翠绿和暖色夕辉,一轮明净的弯月,早早地爬上天空,妩媚娇羞。夕阳落尽,月影缠绵,晚风轻吹,飘来阵阵淡雅花香。夜幕下的绿树在夜风中婆沙摇曳,远...
茶的散文左右
篇一:茶 茶,中国之国粹也。起于秦汉,盛于唐宋。潮汕茶道,又名潮汕功夫茶,是我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在我国古老的茶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茶道之一。潮汕功夫茶名盛天下,你可能听说过甚至品尝过它的茶韵,但你可曾品尝过它蕴含的浓浓乡情?沿海地区的人多好品茶,潮汕地区大概是其中之最了吧。似...
乡情散文:又见炊烟
我越想越委屈,饭也不吃,一个劲地哭,哭着哭着睡着了。 第二天中午,在外面野了一上午的疯丫头一进家门,就看见灶台上有满满一大碗紫红紫红的桑仁。“呜,我的天那,太好吃了,好甜,嗯,好甜!……”感慨发完了,桑仁也所剩无几了。随手一抹,早上刚换好的白上衣就变成了半紫半白的彩衣。“呀!娘看见了,又...
乡情散文:故乡,心灵的净土
山里人生活淳朴,自种自食,每日粗茶淡饭,却也身强体健,而且个个高寿而终。病了,就到山上采些草药,熬汤喝下,第二天就生龙活虎了。他们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淡泊名利,心胸豁达,就跟泥土一样朴实。山里的天永远是蓝的,山里的草木也含情,山里的泉水亦甘爽,山里就是天然的大氧吧。印象最深的,还是故乡的云海...
乡情散文:回忆小时候拉风锨
那时既不求面包牛奶,也不求精肉素菜,粗茶淡饭能吃饱肚皮就是幸福。打我记事起就常听大人说,我们的生活又比父辈们小时候强多了,起码不再挨饿受冻,但还是常常为吃和烧犯愁。解决吃是大人们的事情,他们跟着生产队长的哨声上工下地,一年到头忙碌不停,年底就靠挣的工分多少换取粮食,常常是细粮少粗粮多。妇女们常常...
乡情优秀作文
乡情优秀作文1 乡情啊乡情乡情,啊乡情那一望无际的草原,悠扬的马头琴,牛羊唱着歌,“哞……哞、咩……咩”它们随着马头琴那优美的节奏,撩起了大草原晨曦的帷幕。 清晨,草原上的小绿草用天然的露珠洗了个澡。小花伸了个懒腰:“啊!新的一天开始了!”牛羊早早的起来了,它们盘算着如何安排一天的旅程。等一切都恢复...
乡情散文:城里的月光
因为有各种各样的灯光照亮,城市被剥夺了夜的黑,即使太阳落在了山的那一边,城市的夜晚也是灯火通明的“永昼”。因为有了明亮的灯光,城市视月光如敝履。尽管月亮是世界的月亮,但月亮却沦落为城市真正的广寒宫。无数个夜晚,我徜徉在歌舞升平的城市灯光里,在公园漫步遐思或者跑步健身,埋伏在地面的...
乡情散文欣赏
乡情散文欣赏1 时光苟延残喘,无可奈何。无可奈何的又岂止是时光? 距离会阻断却不会泯灭。南北方的差距已让我措手不及,措手不及到让我吃一碗面都会感到幸福。我不知道我在怀念什么,是门前的小花园?是阳台上晒太阳伸懒腰的猫儿?是满树的柿子儿枣儿?是那并不整洁的柏油马路?是一个挨着一个的柴火垛?是那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