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新视界055|居家一定要选个好地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3 17:4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7 08:04
西汉的刘向编了一本书叫《烈女传》,在其《母仪》篇,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孟子小的时候(据说孟子的父亲在孟子三岁时就去世了),家靠近一处坟场,常在坟墓间嬉妖玩乐,做筑墓埋棺的游戏。孟母看到了,就说:“这里不是适合儿子居住的地方!”就离开那里,带着孟子搬到一个市集附近。孟子又学起商人做生意叫卖。孟母知道了,皱皱眉头说:“这里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到了学宫附近。在这里,孟子便玩一些摆放俎豆祭器、揖让进退的礼仪。孟母说:“这里的确是适合儿子居住的地方。”等到孟子长大后,学习“六艺”等儒家经典,终于成为儒学大师。那时的君子就认为,这是孟母善于用潜移默化的方法进行教化。
原文是这样的:
还有一段,网络流传甚广,甚至成为九年级学生的考题,但笔者始终没找到出处:
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东汉时的赵岐《孟子题词》说:“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后世的传统启蒙读物《三字经》里说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也是从《烈女传》演化而来。
孟母三迁的故事,也被人常常用了作为《论语·里仁》第一章的有力注解:
里,古代是指居住单位、居民组织,但一里有多少户,记载不同,如《尚书大传》记为“八家为邻,三邻为朋,三朋为里”,即七十二户。这与《论语·撰考文》的记载相同:“古者七十二家为里。”但《公羊传·宣公十五年》记载为:“一里八十户。” 《管子·度地》记载为:“百家为里。”大概不同的诸侯国的规定不同。里有管理者,《管子·小匡》:“择其贤民,使为里君。”后世还有叫里的地方,如现在的北京还有“和平里”地区、“平安里”大街,都是古代留传下来的。孔子开始教学的地方叫“阙里”,《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颜由颜回父,字季路,孔子始教学于阙里,而受学,少孔子六岁。”
杨伯峻认为,孔子的意思,住的地方,要有仁德的环境才好;选择没有仁德的地方住,实在不够聪明。钱穆则认为:“人能居于仁道,这是最美的了。若择身所处不择于仁,哪算是知呢?”两相对比,还是把里理解为住的地方要有仁德的环境为好。
孔子小的时候,“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孟母带孟子到学宫附近居住后,孟子也开始“嬉游乃设俎,揖让进退”,于是孟母大悦,认为“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孟子为鲁国邹地人,其学宫应是鲁国学宫,是文人聚集之地。看来,到孟子时代,时人也认为习礼仪是真学问。
儒家认为,人非生而知之者,后天的养成非常重要,同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必须有关。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这是儒家一贯注重的问题,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大可能养成仁的情操。
《论语·里仁》大多讲仁的问题。钱穆认为,“礼必随时而变,仁则古今通道”,所以时任《论语》编者把《里仁》篇放在《八佾》篇之后。笔者认为,“礼必随时而变,仁则古今通道”是对的,至于《里仁》和《八佾》谁先谁后的问题,估计当时的编者也没想那么多。
荀子在其《劝学》篇中也说: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