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3 17:59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6 21:03
秦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周朝君王虽保持着天下宗主的威权。但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王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天下是处于诸侯国的统治之下的。国家实际上处于四分五裂之状。同时,一些被称为蛮夷戎狄的民族在中原文化的影响或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很快赶了上来。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而秦灭六国后实行了全国统一的文化。秦始皇废除了古代的封国建藩制度,推行郡县制,从中央到地方建立层层控制的统治体系,并采取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措施,使天下真正地成为一个整体,使中国实现了华夏民族的统一、建立起了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6 21:04
制度不同,周代是实行的分封制,各个诸侯国有自己的文化,度量衡等等都是不统一的,秦扫六合,统一中国,度量衡 金钱,文字都实行了统一,才算的上真正的统一!商和夏好像是好多部落组成的吧?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6 21:03
因为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制度..之前的夏商周都不是..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6 21:03
因为到了秦朝,才中央集权制,像货币、文字、语言什么的都要求统一,不像以前,一个国家的货币到了另一个国家就没法使用了,文字也是。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6 21:10
秦之前有夏商周三朝,但是前三朝都是奴隶制国家。秦的是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之所以称为大一统,不仅仅是国土的统一,更包括书同文(统一文字),车同轨(统一车轨),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始形成。是广义上的统一,所以称为大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