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3 17:2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9 18:42
古代战争就是人口争夺,国富不如地广,地广不如人多
在中国古代的战争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最重要的是人口数量。公元226年,诸葛亮带领军队,在街亭打了败仗后,第一次带领军队向北讨伐的诸葛亮,不得已马上撤兵。当时他还下了一个死命令,必须要当要把当地的一千多个家庭,都带到自己的控制范围下,其实这样做的目的非常简单。
诸葛亮要把这些人带回去的原因,无非就是要抢夺人口,人口的多少,对于蜀国来说真的是太重要了。因为当时总人口只有700多万,魏国的人口占450万,蜀国的人口有94万,吴国的人口有210万。蜀国是这三个国家中人口最少的一个,所以他们必须想尽办法去争夺更多的人。
其实当时诸葛亮想要去讨伐魏国,重要的是增加蜀国的人口,人口数量的多少和国家领土面积的大小,两者之间是息息相关的。拥有更多的人,才能拥有更多的土地,才能拥有更多的士兵,所以说三国之间,战争就是为了抢夺更多的人口。
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大量的人口从非常富裕的地方,搬到了辽东附近。当时陕西和汉中一带,因为比较安全,所以北方的逃民大多数都去了那里。当时那个地方的人口也急剧增长,因为当时许多国家,都为了争夺人口想尽一切办法。
公元215年到公元219年,当时曹操和刘备为了非常富裕的地方,进行了一场长达四年的持久战争,最后刘备终于打赢了这场仗,控制了当时比较富裕的地方。按照曹操的性格,他肯定不会就这样罢休,于是,他又组织军队,亲自带领军队,又夺回了当时失去的领土。
公元209年,曹操与孙权开始争夺领土争夺人口,百姓们一听将要发生战争,所有的人口都跑到了吴国的地区。这次曹操想要收复那个地方的决心又失败了,用发动战争的方法去争夺人口,反而失败了。
当时十万多户家庭,集体向南迁往吴国,孙权当时非常高兴,白白的增加了几十万人口,增强了自己的兵力。孙权实力的不断增长,让曹操感到非常困惑,所以说出了那句,生儿子一定要像孙权一样。
公元754年,唐朝进入了一个非常鼎盛的时期,在这一年,唐朝的官方统计的人口是891万户,总人口竟然达到了5291万人。但是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公元780年,政府能够控制的人口数量,从891万户减少到380万户。时间又来到了公元807年,这时政府统计的人口数,竟然减少到了244万户,比最鼎盛的时候少了接近650万户。
就是因为人口的急剧减少,所以才导致国家收的税收越来越少,国力也越来越衰弱。在唐朝末年,还有一些诸侯开始划分自己的领土,不向国家交纳贡税,所以说唐朝就越来越弱。国力也没有当年那么强大,人口的急剧减少,带来的连锁反应,导致士兵的数量越来越少,军队的质量越来越差,最终导致外地来入侵的时候,没有足够的士兵去抵御他们。